2022年9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寻找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的过程,经过多方查找,最终确定英雄王成的原型就是山东省莱阳的于树昌烈士。
王成的原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第73师第218团通信连步话机员于树昌。第73师第218团1969年改称为第68师第203团。笔者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政治部组织处工作过。于树昌作为全军通信兵的英模,是经过组织上认真审核宣扬的典型,通信兵新兵入伍教育就要求以于树昌为榜样,练就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在北京通信兵大礼堂门口有两个全军通信兵的英模雕塑,一个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一个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于树昌烈士。
退休前任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电影《英雄儿女》编剧毛烽同志,对前来采访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政府干部王作东说:他在创作时参考了1956年出版的纪实通讯《志愿军一日》中第23军战士于树昌的故事。2003年7月26日,在接受《沈阳晚报》记者采访时毛烽同志说:开始写这个剧本时,每天以2000字的速度进行着,但写到王成如何牺牲时却卡住了。一天,他突然想起了在朝鲜战场上保留过两个厚厚的《志愿军一日》通讯集。它可不是普通的一本书,而是前线战士亲手记录的真人真事,其中步话机员于树昌的壮举,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树昌在参加281.2高地的争夺战中,经过一整夜的战斗,连队官兵除他之外全部牺牲,他不断用沙哑的声音呼唤炮火支援。战斗到了中午,敌人从三面包抄上来,他连续呼叫我军炮火:“快打周围50公尺!打30公尺!打20公尺!”团长孙斌急切问他:“你在什么位置?有何危险?”他庄严急切地呼喊:“别顾我。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最后,他高喊:“首长同志,亲爱的战友,再见啦……”接着,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成群的敌人,同魔鬼同归于尽。读此,片中王成的形象瞬间脱颖而出——从呼叫炮火支援,直至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节,不加任何虚构,把于树昌的事迹搬上银幕。由于战地记者洪炉的通讯《顽强的声音》因蒋庆泉被俘没有发表,毛烽在写剧本时还不知道有蒋庆泉这个人,王成的原型就是英雄烈士于树昌。
在《英雄儿女》电影中扮演王成的刘世龙同志,2010年10月25日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王凤阳、邱瑞贤采访时说,“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报告文学里的原话,不是为了戏剧编出来的,所以才能打动观众。王成的故事是真有其人,他的原型是一位叫于树昌的志愿军战士。近几年来,有些人说王成的原型还活着,王成的原型有好几个,我觉得这是亵渎历史上真实的英雄。起码,在我们拍片的时候,王成原型只有一个,就是于树昌。
2010年6月26日上午,在长春同仁医院住院的原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步话机员蒋庆泉老人,他在接受《长春晚报》记者陈玉峰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是王成的原型,真正的原型是志愿军战斗英雄于树昌。但在一次战斗中我被敌人包围,确实喊出了‘向我碉堡顶开炮’。我认为,在那种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任何一名战士都会这样做!”
应当说,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像王成这样的战斗英雄,在我英勇的数百万志愿军战士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王成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突出代表。
抗美援朝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本文参考了央视焦点访谈、黑龙江王作东等公开报道的媒体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