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胡兰精神有传人
2023-03-03 14:33:45
作者:谷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今年1月12日,是个永远值得人们铭记的日子。

    70年前的这一天,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15岁的候补共产党员、巾帼英雄刘胡兰不幸被叛徒出卖,被阎锡山“勾子军”和地方“复仇队”抓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面对躺倒在铡刀下6位本村革命烈士,她一声怒吼:“我咋个死法?!”面对敌人的恶狠狠的回应“一个样”,刘胡兰此时面不改色,视死如归,她从容地系紧头上裹的白头巾,环视了一下现场的众乡亲,算是最后的告别和坚定的鼓励,而后昂头挺胸向前走去,毅然躺倒在敌人的铡刀之下,献出了15岁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刘胡兰的牺牲,重于泰山,万古流芳!

    1947年3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陕北转战途中,曾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次日,中共晋绥八地委做出决定,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57年1月12日,经中共文水县委、文水县人民委员会报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建立的刘胡兰烈士陵园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后经多次扩建和改建,成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71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将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改名为刘胡兰村。

    ……

    70年来,刘胡兰已经成为文水县乃至山西省的一张名片,一张感天动地、引以自豪的正义、敬仰、气节的化身。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先后为刘胡兰烈士题词,无数来自国内外的观众都曾来刘胡兰纪念馆参观,留下感佩、崇敬的文字。全国各地众多以“刘胡兰”名字命名的工农兵战线上的班组团体,已经成为先进和模范的特殊符号。无数标有刘胡兰名字的回忆文章和文艺作品——戏剧、歌剧、话剧、电影、图书、绘画等作品,层出不穷,至今方兴未艾……

    人们没有忘记刘胡兰,刘胡兰精神正在神州大地上长久辐射、发扬光大!

    长江后浪推前浪,胡兰精神有传人。今天,在纪念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从难以数计的忆人忆事的浩瀚篇章中,采頡几朵浪花,以飨读者。

    宣讲刘胡兰事迹和精神的人

    要说最早采访和宣传刘胡兰事迹和精神的人,不能不提一个老革命文艺战士——魏风。

    魏风曾在晋绥军区战斗剧社工作,1947年2月,剧社随晋绥独二旅在文水县开栅镇驻扎时,他从《晋绥日报》上看到了刘胡兰英勇牺牲的消息,深受感动和教育,感到这样伟大的英雄,这样动人的事迹,应该好好学习、大力宣传。看完报纸,他心潮澎湃,立即向旅部首长提出前往实地采访的请求。首长们很支持,但一看地图,事发地云周西村处在敌占区,距离我军驻地还有三四十里路。让他单独一人去吧,太危险,派部队和他一起去吧也不方便,经再三考虑,决定此事先放一放,遇机会再说。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部队有军事行动,魏风也随军出发了。天亮时,部队在一个较大的村子里宿营。魏风不知道此村是何地,后来问了一个老乡才知道是大象镇。当他问到云周西村时,对方说离这儿只有5里路,还指了东南方向给他看。魏风喜出望外,他忘记了行军的疲劳,直奔旅政治部,向主任报告了这个意外情况,再次提出前去采访的要求。主任欣然同意了。正好文水县长也在场,主任将魏风介绍给他,县长当下写了封介绍信,让魏风去找云周西村的一位负责同志,请他帮助。就这样,魏风连饭也顾不上吃,带着县长的信直奔云周西村。

    云周西村,是晋中平川上一个抗战堡垒村,素有“小延安”之称。这里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掩护干部、支援粮食和军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此时被阎锡山集团刚刚祸害过,满地是鲜血和残迹。在当地一位老乡帮助下,魏风找到村里的负责同志,来到了刘胡兰家。刘胡兰的妈妈胡文秀同志向他悲痛地讲述了胡兰英勇就义的经过,魏风一直听了两个小时,直到胡妈妈哭得说不下去了,魏风激动得无法再记录才停下来。随后,胡文秀拿出刘胡兰烈士就义前留给她的手绢和万金油盒给他看。为了做纪念,征得烈士父母的同意,魏风带走了这两件物品。后来,在那位负责人的带领下,魏风来到了刘胡兰就义的现场——村南一古庙前,看着烈士鲜血染红的雪和冰凌,他默默地摘下帽子,向烈士致哀……

    中午,魏风回到大象镇后,立即去旅部汇报。首长们听后热泪纵横,也对刘胡兰烈士十分崇敬,并作出决定,立即派部队去云周西现场追悼刘胡兰同志。就这样,魏风和旅政治部宣传科黄科长,带着各个连队的近百名战士代表在云周西村追悼了刘胡兰等7位烈士,还用手绢和毛巾把烈士鲜血染过的土块包起来,揣在怀里,他们决心用刘胡兰烈士的革命精神鼓舞日后埋葬蒋阎王朝的战斗,鞭策人民军队永远前进!

    据魏风撰文说:“在那战争的年代里,我经历过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但这一次却是我不曾见过的。我从来没有那样激动过……”

    后来,部队到达娄烦后,魏风向“战斗剧社”全体同志报告了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大家热烈讨论,认真学习,并决定写个戏,宣传刘胡兰精神。魏风利用转战的间隙,三天三夜就赶写出刘胡兰的话剧初稿,经过修改和排练,很快和观众见面了。虽然因时间仓促,剧本写的很粗糙,但由于真实反映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演出效果很感人。第一次演出,台上台下的人都流泪了,有的战士竟失声痛哭起来,有的当场高呼口号,有的用石头打台上的敌军官“大胡子”,有的甚至推上子弹,要枪毙台上的“敌人”。

    后来,“战斗剧社”由晋绥军区调到了第一野战军,魏风也和刘连池等战友讨论、分别执笔五天,将话剧“刘胡兰”改编成歌剧,经多次上演,鼓舞了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

    胡文秀,刘胡兰的继母,她是宣传刘胡兰最多的人。

    1986年3月10日,不幸病故,享年65岁。中共文水县委原书记张法道怀着悲痛的心情在追悼会上讲话说:“胡文秀同志是闻名于世的贤妻良母,在她年轻的时候,抚育了刘胡兰;在女儿投身革命以后,她支持了刘胡兰;在刘胡兰牺牲后的漫长岁月里,她满腔热情地宣传刘胡兰的事迹,传播刘胡兰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鼓舞了五大洲100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国际友人。”

    胡文秀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17岁时,就是村里抗日妇救会的成员。1940年2月,19岁的胡文秀和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结为夫妻,她一方面要侍奉年迈的公公婆婆,承担全家八口人的家庭重担,另一方面还要为抗日工作忙碌,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月,刘胡兰被反动派杀害后,胡文秀强忍悲痛含着热泪,掩埋了胡兰子的遗体,向来村悼念的解放军指战员控诉敌人的罪行,宣传刘胡兰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部队指战员的战斗士气。从此,她成了刘胡兰事迹和精神的义务宣传员。

    1950年2月,胡文秀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决心把自己一生献给党和中华民族的事业。为让子女继承刘胡兰的未竟之业,她先后把两个女儿——刘爱兰和刘芳兰,两个儿子——继英、继烈都送到解放军部队当兵磨炼。

    她以传播刘胡兰事迹为己任,把弘扬刘胡兰精神,当作自己毕生的头等大事。为宣扬刘胡兰精神,她经常进工厂、下部队,到学校和农村作报告,足迹踏遍了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青年人从她的朴实而真挚的语言中,受到了启迪和鼓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涌现出很多劳模、先进和三八红旗手。

    践行刘胡兰精神的英杰

    刘芳兰,是刘胡兰的三妹。刘胡兰牺牲那年,她才半岁。是从母亲讲述中,她从此知道了自己有一个铡刀下英勇牺牲的姐姐,令她难过,更令她骄傲!

    1963年秋天,刘芳兰初中毕业,她学习姐姐精神,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还亦农亦武,当了民兵。

    1964年10月1日,文水县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全县举行民兵射击比赛,当轮到刘芳兰上场,她用三种姿势射击,九发九中,获得全县民兵射击比赛第一名,赛场上掌声四起,她被誉为“神枪姑娘”。

    射击比赛结束了,一位老大娘迟迟不肯离去,说:“我要好好看看刘胡兰的妹妹。”当刘芳兰走过来,大娘上前握住她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激动地含着热泪说:“真不愧是胡兰子的妹妹,有了你们,我这老婆子就放心了!”

    胡兰就义传千古,精神传承有来人。老大娘的话,代表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心声。

    同年底,根据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和上级军事机关指示,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胡兰大队决定成立“刘胡兰民兵班”,刘芳兰在母亲的说服动员下,不仅报名参加了民兵班,还担任了第一任班长。在她的带动下,女民兵班很快成立了。同年12月24日,县人民武装部为“刘胡兰民兵班”举行了命名典礼大会。

    民兵,既是“民”,又是“兵”,是不脱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接受同级武装部和地方党委的双重领导。在那激情燃烧的日子里,刘芳兰带领全班民兵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开展学雷锋活动,刻苦练习射击、投弹和刺杀等军事技术,取得了一些成绩,逐步完成了从民到兵的角色转换。然而,在带兵过程中,一连串的问题出现了,班里有的人爱耍爱闹,有的人性格孤傲,有时候因为针尖那么大一点小事,弄得别别扭扭的。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公社民兵营组织了一次实弹射击,班里有几个民兵吃了“鸭蛋”。

    “这民兵班长我干不了啦!”面对来到跟前的公社书记,芳兰感到一肚子委屈。书记耐心给她做了思想工作。当天晚上,胡文秀妈妈也知道了刘芳兰心结,给她回忆了刘胡兰的一段往事。

    1946年,咱们这儿搞土地改革运动,当时敌我斗争很激烈,混进党内的坏人破坏土改,群众很不好发动。可是你姐姐不知道什么叫困难,整天东家进西家出,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斗地主。一次,她到给地主扛了多年活儿的老长工家里,讲了半天,老长工还是不作声。你姐姐就用许多地主压迫剥削穷人的事实耐心说服他,“地主吃咱穷人的肉,喝咱穷人的血,害了我们多少年;你一年受死受活,全家人没吃少穿,还欠人家的债。今天咱们要和这些害人虫清算这笔血泪账。不要怕,有毛主席和共产党给咱撑腰,就一定能打倒地主彻底翻身。”经过一番动员,这位老长工提高了觉悟,在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控诉了地主压榨穷人的滔天罪行,这一下把全村的穷人都发动起来了。”

    胡妈妈最后说,你姐姐经常说‘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

    听了妈妈的话,芳兰消除了畏难情绪,勇气更足了,她有针对性地做民兵的思想工作,带领民兵刻苦训练,全班的军事素质很快得到提高,并在当年北京军区组织的军事大比武中一举夺魁;此外,该班还先后为越南、老挝、朝鲜等外国党政军代表团进行军事表演120余次,受到一致称赞。

    1966年的国庆节,对刘芳兰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她代表刘胡兰民兵班应邀参加山西代表团,出席了北京天安门国庆节观礼活动。记得9月30日晚,他们在人大会堂参加了国庆招待会,还住进了中南海。会后,周总理亲临住地看望各省代表团。在山西代表团的住地,总理与每个代表成员亲切握手。当代表团长介绍到刘芳兰时,总理问她:“你是老几?”芳兰激动地回答:“我是老三。”总理说:“我看过你们射击比武的报道,你枪打得很准呀!”日理万机的总理竟然很了解自己的情况,芳兰激动得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理这时鼓励说:“你要向你姐姐好好学习啊!回去后,代我问你妈好。”总理的这次接见和亲切话语,刘芳兰终生难忘。

    50多年来,刘胡兰民兵班坚持弘扬革命传统,队员多次为当地学校学生宣讲刘胡兰的故事,宣扬刘胡兰精神,成为出色的校外辅导员;她们还排练了舞蹈《胡兰魂》等18个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受到父老乡亲的特列欢迎。

    1996年9月,刘胡兰民兵班沿着当年红军东征的道路,宣传刘胡兰的事迹,为当地人民群众做好事。同年,她们还参加了北京军区组织的新老英模座谈会,与天安门国旗班战士一起“学公报、话人生、讲奉献”,还与北京军区第一通讯团结为“精神文明姊妹班”,共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动动作用。

    50余年来,刘胡兰民兵班在军事和地方两条战线上建功立业、发光发热。1968年,该班主动请缨,改造村东的盐碱地,经过三个冬夏的连续奋战,将这块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千亩盐碱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丰产田。1982年,该班承包当时无人敢承包的胡兰生产大队的300亩果园。她们买来书籍,从零开始学习果树栽培技术,当年收入1.8万元。其示范效应,带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村推广。此外,在上世纪80年代,该班还利用空闲时间经营食品、开办饭店,养鸡、养猪场等,组织妇女开展编制、刺绣等手工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经济。近年来,该班多次利用节假日慰问本县抗日军人和军烈属等,为人民群众做好事、送温暖,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2012年,在吕梁军分区、文水县人武部的帮助下,将刘胡兰英雄民兵班作为常备民兵应急分队,常驻人武部,至此,该班走上一条正规化学习训练的新道路。

    刘胡兰精神的实质就是牺牲精神,就是甘为人民的利益吃苦受罪,甘为理想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刘胡兰民兵班就是践行刘胡兰精神的模范集体。50年峥嵘岁月,50年风雨历程,刘胡兰民兵班70余次受到解放军四总部、公安部、全国妇联、北京军区和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三八红旗集体”、“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班”、“基层建设红旗单位”、并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到2014年为止,50年来,刘胡兰民兵班换了19任班长,出入队员318名,培养出31名国家干部、28名大学生,56名共产党员、26名解放军战士,该班受到中央军委、解放军总部、北京军区等多名首长的亲切接见。

    1968年4月,刘芳兰参了军,在某军医大学毕业后,当了某部队医院内科军医。后来,调到武警山西省总队门诊部工作。

    在省武警总队机关门诊部工作的刘芳兰,处处都体现着“英雄妹妹”的风采。工作虽然平凡,给病人看病,则需有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战士病了,需要住院,刘芳兰亲自与院方联系,安排好床位才能心安。她常说,干什么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96年八月十五团圆节,正赶上刘芳兰值夜班。第二天她要随“刘胡兰民兵班”一同与“天安门国旗班”在北京相会。她多想在这次“走红军路,继承革命传统,话人生、讲奉献”活动中,与国旗班的战士们见上—面。有人劝她,明天就要出差了,这个夜班就别值了。刘芳兰说,谁家都想团圆,还是我值班吧。这天,她去得特别早,值班室电话铃响,她快步去接,不觉脚下一滑,跌倒了,左腿骨折。没能与国旗班卫士们见面,成了刘芳兰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

    1997年1月12日,是刘胡兰就义50周年纪念日。那天,刘芳兰在女儿的陪同下,拐着—条腿,来到云周西村这片熟悉的土地。在这里,她见到了当年曾是刘胡兰入党介绍人、专程从新疆赶回来的吕雪梅老人,两人相见,亲切万分,有说不完的话题。

    弹指一挥间,在新世纪,刘芳兰退休了,住进了省城某军休所。闲赋下来,她给女儿带孙子,也常给女儿讲述刘胡兰的故事,勉励她继承英雄烈士刘胡兰大姨妈的遗志,在工作岗位上勤奋为人民工作,不给烈士大姨妈脸上抹灰。

    2016年,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同时为纪念即将到来的刘胡兰烈士就义70周年,军休所组织退休老干部排演配乐合唱节目《刘胡兰》,邀请她报名参加。刘芳兰不顾自己年近七旬,身体不好的现状,欣然应邀参加排练演出。那天,伴随着“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的伴奏旋律,在舞台的昏暗的灯光下,刘芳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样的台词:

    “姐姐,我想你!想那些和你一起牺牲的乡亲们!我现在是省军休×所的退休军医……”

    英雄烈士的妹妹演唱姐姐,一时间传为佳话。《刘胡兰》节目除在省城演出外,还在石家庄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捍卫刘胡兰精神的老人

    浩瀚的天空,不全都是阳光明媚,也不时伴随着阴云和风雨。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时任胡兰公社党委副书记的胡文秀开始热情接待全国各地来参观的红卫兵,宣讲刘胡兰的事迹,但不久,她就受到冲击,有人说她是刘胡兰的继母,虐待过刘胡兰,生活上经常克扣刘胡兰,甚至村里贴出大字报说胡文秀出卖了刘胡兰等等。一时间,人妖颠倒是非淆,胡文秀成了“罪人”,后来还被打成“走资派”,一直受到红卫兵、造反派的批斗,不仅身体遭到严重摧残,还连带家里丈夫和子女跟着陪斗受罪。

    刘景谦,是刘胡兰的亲生父亲、胡文秀的丈夫,自1940年他与胡文秀再婚后,就一直默默地支持爱女胡兰和妻子从事革命工作,宣传刘胡兰事迹和精神。造反派曾经企图从他这里挖“猛料”,硬要他说出胡文秀虐待刘胡兰的“事实”。本来就不善言谈的刘景谦,被来人一逼问,更是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沉默良久,还是耐着性子说:“老胡出身清白,她对这个家是有贡献的,你们不要瞎闹!”

    一句话惹恼了造反派,老刘又被戴上“保皇派”、“一丘之貉”的帽子,遭到围攻。后来,他们将胡文秀隔离审查,并三番五次前来做刘景谦的工作,要他一定站稳立场,不要上阶级敌人的当。老刘仍以沉默对抗。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后来,刘景谦和三女儿刘芳兰商量,若长此这样下去,不仅家里不能平静,胡文秀身体也要被整垮,讲解和宣传刘胡兰精神也将损失一个重要人物。父女俩决定经北京上访,去找多次接见过母亲的周总理申诉冤情,推动情况的好转。

    1967年4月,刘景谦和刘芳兰来到首都北京。

    父女俩一路向人打听,总算乘坐公交车,来到天安门旁边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找到了中央文革接待站。他们填写了表格,说明了来意,要求见总理反映情况。中央文革接待站的同志知道他们是英雄刘胡兰的父亲和妹妹后,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把他们安排到建国门外的一所中学住了下来,并对他们父女说,他们马上把情况向上级汇报,让俩人先耐心等一下。 

    当天下午,周总理派一个姓周的秘书接见了他们,刘景谦像遇到亲人一样,这个平日不善言辞的人,此时却讲了很多,将刘家在运动中的遭遇,胡文秀受迫害情况,以及自己的不解、愤懑等情况,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刘芳兰也在一旁插话,补充着爸爸的谈话。

    周秘书始终认真地听着,认真作了笔记,最后安慰了父女俩说,情况我全了解了,我一定要尽快向周总理汇报,你们就住着等我消息吧。大约三四天后,周秘书来了,他对刘景谦说:“大伯,很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总理本来是要见你们的,只是快过‘五一’节了,他外事活动特别多,实在抽不出身来。他说,你们反映的问题,他一定尽快处理,请你们放心,并请你们转告胡妈妈,周总理说啦,要挺住,要坚强,天下继母也有好的嘛!”

    后来,山西省革委会办公室接到了来自北京周总理办公室的电话,说胡文秀是个好同志,请立刻纠正对胡文秀同志的批斗。从此,整斗胡文秀同志的风波烟消云散了。

    在宣传刘胡兰的事迹,保护刘胡兰的亲属,捍卫刘胡兰的精神的战线上,已故的原武警山西省总队后勤部政委张俊山是一个突出代表。

    张俊山与刘胡兰同龄,1964年,他时任榆次军分区宣传科长,在云周西村(今胡兰村)蹲点成一月之久,更多地与刘胡兰的亲属和乡亲接触,他被刘胡兰的故事所吸引,所感动,所鼓舞,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刘胡兰情结,深深坎印在他的脑海之中。刘胡兰民兵班成立后,张俊山就把这个班作为一个民兵工作的典型来抓,多次来胡兰村进行采访报道,有关文章和报告文学,刊载于省内外各报刊杂志,在军内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967年冬季,张俊山接到胡文秀在太原给他打的电话,说是有话要说。此时,他已调任山西省军区文化处长。于是,他按约定,来到本市儿童公园东面的一家小客栈。原来,最近文水县伴随着武斗和抄家风日盛,胡文秀家再次受到冲击,造反派几乎每日都要来她家,纠缠早已澄清的老问题,连家里子女也受到骚扰。为了给三女儿刘芳兰找个避难的场所,无奈,她带上芳兰上省城找到了张俊山,求他帮忙。为保护刘胡兰的亲属,张没有二话,将刘芳兰秘密接到家中暂住,以避风头。对来人则以侄女相称。不久,征兵工作开始了,张俊山征求了刘芳兰同意后,便亲笔给省军区政委张日清写了请示报告卡,内容如下:

    军区首长:

    女英雄刘胡兰的妈妈胡文秀,被造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多次批斗,其女刘芳兰还得陪着妈妈被揪斗。现在北京护校招生,我想让刘胡兰的妹妹当兵去护校学习。妥否,请首长批示。

    当时,军区全体机关人员正在二楼会议室开会,张俊山走到主席台上,将报告卡呈给时任省军区政委的张日清。张政委看后,拿出钢笔刷刷几笔做了批示:“鉴于这种情况,同意刘芳兰去护校学习,可办。张日清。”

    张俊山很快拿着首长批示,火速赶到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办通了有关手续,刘芳兰就这样成了解放军的一员,彻底跳出家庭“苦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天津市“八一礼堂”的军队记忆(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天津市“八一礼堂”的军队记忆(组图)
·特稿:南雄市老促会到乳源瑶族自治县交流学习老区建设经验(组图)
·特稿: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关怀下一代成长,雷锋精神进校园
·特稿: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关怀下一代成长,雷锋精神进校园
·特稿:六安市18项优秀科研成果获省表彰
·特稿: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的前后经过(组图)
·特稿:学习,发扬雷锋精神!
·特稿:学习,发扬雷锋精神!
·特稿:七律·写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外一首)
·特稿:七律·写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外一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谷峰:胡兰精神有传人
特稿:胡兰精神有传人
天津市“八一礼堂”的军队记忆(组图)
姜建军:天津市“八一礼堂”的军队记忆(组图)
特稿:天津市“八一礼堂”的军队记忆(组图)
肖锋:南雄市老促会到乳源瑶族自治县交流学习老区建
特稿:南雄市老促会到乳源瑶族自治县交流学习老区建
南雄市老促会到乳源瑶族自治县交流学习老区建设经验
特稿: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
郭书文: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