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俞梅荪:周恩来总理的泰国养女(组图)
2021-03-05 10:10:10
来源:英语教学与研究
作者:俞梅荪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编者按:2021年1月8日,是周总理45周年忌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曾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担任顾明(周总理的秘书、国务院副秘书长)的秘书,在中南海从事立法工作十年的俞梅荪先生,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史实,和大家一同缅怀周总理。周恩来总理没有亲生子女,但是抚养了很多孩子,包括李鹏、孙维世等。今天,俞梅荪先生为大家介绍周恩来的一位泰国养女的故事。

周恩来秘书的秘书俞梅荪

    2016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海棠依旧》电视剧,以周总理工作和生活每年海棠花盛开的中南海西花厅大院为背景,再现他执政27年的风雨历程,包括其泰国养女的传奇故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海棠依旧》首映式,我见到身着旗袍,肩披彩巾,来自曼谷的周总理泰国养女68岁常媛夫妇携儿孙三代六人。该片共41集,第16至34集,不断穿插叙述她的传奇故事。

▲2016年6月26日《海棠依旧》首映式,周总理的泰国养女68岁常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门口签到,左为她的4岁孙子常周周。(俞梅荪摄)

▲《海棠依旧》第16集:1956年8月,12岁和8岁的泰国兄妹来到北京,多次被周总理和邓颖超接到西花厅作客玩耍。(俞梅荪)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精彩亮相

    二战结束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无力控制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处于冷战时期。朝鲜战争后,中美之间的矛盾激烈,美国试图围堵新中国。

    1955年4月18至24日,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政府首脑(代表16亿人口,当时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的第一次峰会: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事务和参与世界事务,努力发展经济为共同愿望。

▲1955年4月17日,周总理抵达雅加达机场,参加万隆会议。

    4月19日,会议第二天,伊拉克外交大臣贾马利攻击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而激起轩然大波,锡兰总理发言有反华内容,我国被一些国家群起而攻之。周总理在午间休会赶写发言稿,下午4时45分上台作补充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之间可以互相了解和支持,不是互相疑虑和对立。各国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妨碍求同和团结,和平共处……”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1955年4月19日下午4时45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作“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补充发言18分钟,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次日,周总理发表简短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远东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一声明顿时传向全世界而深受赞扬。(中美关系随后缓和而开始大使级会谈)

    在会下,周总理与各国首脑频繁接触,广泛沟通,从早忙到深夜,每晚只睡一二小时。他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与会者的广泛赞誉,均成了朋友,日后前来我国发展友好关系。他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南南合作”成了万隆精神,进而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传承至今。

▲万隆会议期间,周总理会见东道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

▲万隆会议期间,左起,周总理和翻译、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亲切交谈。

▲1955年4月24日,周总理在万隆会议闭幕式发言。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为各方人士签名留念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1日,中国代表团租用的印度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众号’在印尼上空爆炸,中国代表团13位成员遇难,是台湾特务的破坏。周总理原定乘这架飞机,因缅甸总理吴努要求在万隆会议之前,与周总理会谈。周总理提前数日乘国内航线到昆明,换乘汽车前往缅甸。”周总理秘书姚力和卫士长成元功均如此叙述。

    在万隆会议之前一个月,姚力前往印尼打前站而操办会务,直至会议结束,目睹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折冲樽俎的全过程。99岁的姚力回首往事,侃侃而谈,激情燃烧。

▲周总理秘书99岁的姚力精神矍铄

▲1956年12月15至17日,周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巴瑞在云南省畹町市参加“泼水节”(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使用的车。(黄海斌2016年摄于畹町博物馆)

    上世纪50年代,中泰两国分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大阵营。美国在东南亚组建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总部设在曼谷。泰国政府追随美国,不承认新中国。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与泰国外长旺亲王接触,请他共进晚餐。旺亲王回国,对泰国披汶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帕他诺泰(简称“桑”)说:“谁说周恩来是土匪?他是中国的绅士、王子,他是天才的外交家。”桑认为,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上,泰国离不开美国,但应同时与中国交往,这是小国在大国之间的生存之道,希望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转向友好。

    “你们要做泰中友好的使者”

    1955年12月,泰国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到仰光拜访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商谈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签署《共同声明》。桑派人秘密访华,为改善两国关系迈出了一步。

    披汶总理积极支持与中国的交往,开始经贸合作,但泰国官方仍坚持反华立场,支持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1956年8月,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之际,桑毅然把子女12岁和8岁兄妹送到北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试图促进交流,成为泰中友谊的使者。兄妹俩多次被周总理和邓颖超接到西花厅作客玩耍,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关爱下生活和上学,长大成人。

    周总理在出访亚欧11国之前,委托外事官员廖承志照顾泰国兄妹,廖承志把两孩接到自家常住下来。廖母何香凝根据泰语发音,为其起了中国姓名:常怀(怀念泰国)、常媛(美丽女孩),受周总理首肯。

    1957年9月,泰国披汶总理调整政府的内外政策,改善对华关系,却加剧与军人集团的矛盾,发生军事政变,披汶总理被推翻流亡国外,总理首席顾问桑等两千人被以亲共亲华罪名逮捕。常媛兄妹无法回国了,周总理说:“你俩就是我的孩子。”周恩来沉着应对泰国政局变幻的艰难局面,派密使前往泰国,辗转见到狱中的桑,捎去常媛兄妹的信,使桑免除牵挂。

    桑坐牢8年,桑的夫人把桑和周总理来往的信件资料,用塑料袋封好,秘密埋藏在曼谷家中地下得以保存。

    因泰国政局的恶化和反华,常媛兄妹学会并熟练掌握中文后,不愿再学习泰语,不愿做泰国人。周总理开导其不要忘记祖国和母语,还为其请了泰语老师。在学校,同学们纷纷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他俩也希望带上红领巾。周总理说:“你们要当好泰国人,要做好泰国人民在中国的友好使者。”

▲1961年少年常媛和周总理

▲2015年4月21日,中泰建交40周年之际,常媛在曼谷家中展示1961年少年时与周总理的合影。(新华网记者李芒茫摄)

    1966年“十年文革”开始,全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排外之风愈演愈烈,常媛兄妹的处境十分艰难。1967年,北京大学的常怀被迫离开中国;之后,常媛被邓颖超送到河北农村成为下乡知识青年。1970年,常媛和英国留学生恋爱而要随其前往英国。周总理给英国使馆写证明信,使其得以顺利前往。

    1972年,常媛随泰国代表团访华担任翻译,与周总理久别重逢。

    1975年初夏,邓小平接待泰国代表团后,向重病的周总理汇报。得知泰国总理克立将于7月1日访华并建交。周总理抱病出席两国建交的签字仪式,成了生前签署的最后一份外交协定。

▲1975年7月,在北京305医院,重病的周总理会见泰国总理克立,这是他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国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之后,常媛的儿子出生,起名为“常念周”,寄托常氏家族对周总理的思念。

▲在曼谷常媛家中墙上的相片,邓颖超奶奶亲吻小孙子常念周。(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1978年,常媛带着两岁的儿子常念周到北京,邓颖超奶奶亲吻小孙子常念周。(新华社记者李颖翻拍)

    “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

    2015年4月21日,中泰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常媛在曼谷家中接待新华社记者李颖专访。她说:“当时泰中两国互相排斥和敌对,泰国站在美国反华的第一线。我父亲桑是泰国政府反华政策的主要策划者和宣传者。”然而,周总理在万隆会议的热情友好和儒雅风度,特别是提出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赢得广泛赞誉,深深触动了桑。

    常媛说:“周总理是说话看着你眼睛的人,用真心交往。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没有‘软实力’这个词。可实际上,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他在国际舞台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周总理让所有接触到他,领略过他风采的人们而折服,让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人们都能信服他,进而信服中国。”

    如今已成老者的常媛夫妇带着儿子常念周夫妇,携四岁和一岁的两孙子,大孙子叫“常周周”,一家三代六人千里迢迢前来参加纪念周总理去世40周年的电视剧《海棠依旧》首映活动,我感受到他们对周总理的深情厚谊。

    常媛(西林·帕他诺泰)说:“泰中一家亲,要代代相传。”

    天黑时分,我随常媛全家走出人民大会堂东大门,来到广场,送他们上了中巴车,悄然离去。

    风云际会,命运安排,当年有国有家而难回的常媛兄妹,在周总理和邓颖超身边学习生活14年,要比和其父母相处的岁月更长,与中国结下不解情缘。

    2016年7月,我的《海棠依旧》首映式纪实报道被有关网站和30来个微信公号推出,点击达50万,引起广泛关注。上世纪60年代常媛在北京中学的两位同学分别找到我,说是看到常媛的消息而兴奋,要联系久别的老同学。

    周一兵(上海学者)来信:“80年代,常念周就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年我住北京,看着他长大,久违许多年,不知他长成什么样了?从本文图片终于看到如今成年的常念周而释怀。”

    金德安(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工作期间与常媛相识)来信:“常媛大姐的父亲桑·帕他诺泰,为中泰建交做出极大贡献。常媛大姐在中国学习生活了多年,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情,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为增进两国交流和合作努力工作。她感恩周总理和廖承志(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帮助,她的两个儿子取名‘念周’和‘念廖’分别毕业于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的优秀学生,像其母常媛那样积极投身中泰文化交流而做了许多实事。常念周在其成人礼的那年成立扶贫基金,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为云南贫困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子女开办培训班,传授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受到好评。常家三代致力泰中两国友谊的事迹传为佳话。”

    2017年1月8日,周总理41周年祭日,萧伟光(北大博士校友)来信:“关于‘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领袖的魅力是何时凸显出来的?值得思考,大概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秩序的形成而息息相关。帝制时代,君王一般都在深宫之中,如象棋中的将帅,微服私访其实是不被主流观念认可的,要各司其职而不能越俎代庖。周总理是中国文化熏陶与西方文化冲击背景下诞生的“先进中国人”的伟大代表,极具智慧,极富魅力,是我最仰佩的革命先辈。初中开始,语文老师就讲了很多周总理的各种小故事,诸如周总理和美国记者关于作为抗美援朝战利品的一支钢笔的对话,等等,对周总理的机智与幽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6年6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海棠依旧》首映式,左起,常媛和她正在签到的丈夫。(俞梅荪摄)

▲《海棠依旧》首映庆典,左1常媛之夫(背影)、左3起,常媛之子常念周抱着儿子常周周、其妻(右)。(俞梅荪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俞梅荪:情系西花厅 怀念周总理(组图)
·下一篇:无
·俞梅荪:情系西花厅 怀念周总理(组图)
·特稿:童心向党迎百年 学习伟人做先锋——周恩来红军小学举行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暨
·特稿:惊蛰到春光俏,艾灸养生很重要!(组图)
·特稿: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23周年——万寿阳光老年公寓(组图)
·特稿: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呼吁社会关注保护动植物!(组图)
·罗援:主席家中婿 寻常一布衣——为王景清老团长送行(组图)
·特稿:院线电影《大山里的希望》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天津承德商会举办(组图)
·1984年,李讷隐姓埋名回韶山,完成毛泽东生前的遗愿(组图)
·特稿:老红军王兆相的黄土情结(组图)
·特稿: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呼吁社会关注保护动植物!(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俞梅荪:周恩来总理的泰国养女(组图)
俞梅荪:情系西花厅 怀念周总理(组图)
《爱我中华——周学茂书画作品展》在周恩来纪念馆隆
“笃学立志,树厚德少年”周恩来童年励志故事走进淮
周恩来故居成立翔宇宣讲团(组图)
倪文涛:童心向党迎百年 学习伟人做先锋——周恩来红
特稿:童心向党迎百年 学习伟人做先锋——周恩来红军
特稿:惊蛰到春光俏,艾灸养生很重要!(组图)
惊蛰到春光俏,艾灸养生很重要!(组图)
特稿: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23周年——万寿阳光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