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难忘那童年欢乐时光看大戏——记薪火相传的田村的文化活动(组图)
2021-02-02 15:49:25
作者:陈步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编者按:近几年,我有幸组织参与了省内外的一些文化活动,先后组织过京剧、快板书、京东大鼓和西河大鼓的演唱会、研讨会报告会,近距离的与艺术大家学习沟通,聆听欣赏那些老玩意的艺术韵味,感受“好东西”的个中魅力,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每每这时,便想起我在老家冀州田村的童年轶事,想起在那艰苦清贫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田村的一代代艺术家们活跃在舞台上的音容笑貌,他们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应该永远感谢他们对田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是他们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艺术的升华了我们的心灵、促进了田村的文明建设,提升了田村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文化服务贡献度。但我们更应感谢田村的父老乡亲,感谢深厚的“戏迷粉丝文化”,是他们对演员的包容信任和全身心的支持,才孕育了不断涌现的文艺人才,并使其健康茁壮的成长为“名角”。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音响,没有固定座位,没有保暖设备,数千人坐在台下冒着严寒一呆就是几个小时陪伴着演员,认真得观看演员们表演,尽管有些演员还不够专业、有些稚嫩和粗糙,表演也有不少瑕疵,但从来没有人起哄倒好,全是充满爱心的呵护点赞支持。有的时候一场戏、一个节目在一个地方连演数场、甚至数十场,观众仍是乐此不疲的前来捧场,从来没有出现腻烦。您说,有这样的“粉丝”、有这样的沃土,田村的文化活动焉能不活跃不丰富。每当我向一些知名艺术家说起此事,他们都叹羡不止。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把我孩提时代的一些美好的回忆汇报给大家一起分享。由于年代久远(半个多世纪),难免挂一漏万,请多多担待,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出大家的佳作,当不胜荣幸。

    我们生长在农村,小时候都盼着过年,因为那个时候温饱没有解决,平时大人都省吃俭用、吃糠咽菜瞎凑合。但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方、露富、攀比”,不仅蒸熟好多早卷、粘窝窝等干粮(放在半人高的水缸里、可吃十余天),而且过年那几天还能吃上昼思梦想的饺子和炖肉,同时,还能穿几天新衣服“显摆显摆”。当然,更令人难忘的是村里唱大戏。因为那个年代连个收音机(只有几家能收一个台的矿石收音机)都是奢侈品,信息通道很少,文化生活很贫乏。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有这难得的文化活动,而且大多是大队里出钱,群众免费观看。有时白天也有演出,更多的是晚上演出。一到晚上,人们都把门一锁,拿着板凳前来看戏,可谓是人山人海一座难求。

    那个时候各村都有大小不等的戏台,条件好的上面还盖着顶棚,有后台、有乐池、有前后幕布,点上几个汽灯(用煤油纱罩、靠打气喷油亮灯,其亮度赛过当今的1百瓦灯泡,没万行要打两回气、或者换纱罩),一晚上演唱几个小时。每年开始唱戏时那兴奋难耐的心情确实让人记忆深刻。开戏前,要打三通鼓乐(戏前预热,演员做好准备)打完第三通后,就开始演戏。那个时候大都是古装戏,我们年龄小对古装戏似懂非懂,就觉着演员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彩色衣服、脚踏厚底靴,头戴雉鸡翎,画着不同的脸谱穿来走去哼哼唧唧的蛮有意思。听大人讲:演的曲种是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演的曲目有《窦娥冤》《四郎探母》等,当时戏台底下里三层外三层的有很多人在看戏,我们最喜欢和小伙伴在人群里窜来窜去,还有很多小贩们在卖很多好吃的零食、玩具和连环画册。

    我们田村是个大村(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人才济济,从来不乏文艺人才。这其中当属著名的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孙来奎。

    孙来奎自幼聪明好学自学成才,1945年大连解放,他以特有的艺术灵感和饱满的热情,探索创作道路,接连编唱了不少新鼓词,有《庆祝解放》、《文盲吃亏》和《农村乐》等,紧跟形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祖国新貌,很多段子被大连市广播电台录制播放。他还担任了大连书词联合会负责人。新中国建立前夕,孙回到故里,为家乡人民演唱鼓书,足迹遍布冀县、南宫、威县的较大村镇。他“放下鼓板拿起锄杆,放下锄杆又拿起鼓板。”他既演唱传统曲目,也演唱自编新鼓词。抗美援朝时,他编唱了《可爱的祖国》;开展互助组运动,编唱了《互助组的棉花》;合作化高潮时,编唱了《二大娘下地》等。这些新曲目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积极鼓动作用。

    孙来奎博采众家之长,行腔雄浑,字正韵圆,口齿清楚,节奏明快。他靠说唱塑造的古今人物栩栩如生,书中喜怒哀乐,通过他逼真演唱引起听众共鸣。

    20世纪50年代是他创作和演唱丰产时期。1960年由河北省曲艺工作室编选、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孙来奎鼓词选》。田光所撰《孙来奎的创作道路》一文,对孙来奎创作和演唱给予高度评价。1958年全省曲艺大汇演,他创作的《新旧接生法》博得全场喝彩阵阵,获作者、演员一等奖。同年在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中,《五千一》的创作与说唱使他一举荣得“曲艺标兵”的称号,声名鹊起。1960年《曲艺》杂志发表文章,号召全国曲艺工作者“学习孙来奎,赶上孙来奎”。1961年,全国曲协授予他“曲艺标兵”称号。并在全国文艺界群英会上受到毛泽东接见合影并参加了天安门城楼国庆观礼。

    孙来奎再度回乡后,请孙来奎说书的接踵而至,他带着为自己伴奏的外甥张世卿、儿子孙广州和受到真传的大女儿孙秀云走乡串村,在基层巡回演出不辞辛苦,演唱的有《呼延庆打擂》《随唐演义》《黄九龄》和《平原枪声》《抗日游击队》《刘四姐》《欢迎工作队进村》(1964年四清工作队)等现代节目。孙来奎开始在田村十字路口后来在南街陈动臣大院说书(卖票),那时远在数十里的邢台南宫等地的听客下午两点带个干粮来听书,傍晚在茶馆二分钱买壶水,听完书回到家就天亮了,足見其艺术魅力和影响力。他用大鼓曲艺形式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成为农民最喜欢的艺术家。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搬个凳子听孙来奎的西河大鼓成了我们村和周围百姓的一大享受。他的西河大鼓不仅演唱风格独特,而且连说带唱、以说为主,借用了相声的幽默和评书的技巧,完全可以和单田芳刘兰芳媲美。故事生动情节紧凑丝丝入扣紧扣人心,常常在紧关节要的地方把惊堂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等明晚再说”,搞得人们心痒难熬、意犹未尽、夜不能寐,憋了一天,早早地买票入场等他来解昨天的“扣”。有的老街坊晚上“憋得”实在睡不着,常常半夜去敲他的门,非要让他“把扣解开”说出主人公和故事的结局,使他哭笑不得。很可惜,全国驰名的艺术家孙来奎因患肺结核,于1971年49岁英年早逝,当地兴起的西河大鼓热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至今令人痛惜不止。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田村的文化活动群众基础十分扎实,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比比皆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掀起了创作现代节目的高潮。内容越来越“现代化”和接地气,重点表现工农兵现实生活尤其是农村的风土人情。有评剧、歌曲、快板、三句半、小短剧等,都是歌颂时代、褒扬先进、针砭落后的题材,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北街陈立根和东街宋秀群“父女俩”载歌载舞的《逛新城》、真是词美歌美人更美,至今人们记忆犹新。陈云棉、陈梅菊、陈德水、陈清良、陈立忠、马梦群、陈俊彦、王秀耕、陈汝康等表演的评剧《审椅子》《花为媒》《三丑会》《兄妹开荒》等剧目,令人耳目一新,还应邀外出表演,在县里还获了奖。孙来奎长子孙广州是个多才多艺的帅哥,他的山东快书成为最亮眼的一个节目。

    田村学校是个较大的学校,三里五庄的孩子都要赶到这里上学,文艺骨干也很多,老师有李占慧、陈幼林,学生有陈洪臣、陈兰真、陈云霞、宋金花、田敏、陈步峰、陈英文、陈英民、陈幼飞、朱尚华、杨永琪、田永根、宋金水、陈甲欣等,演出的多是自己创作的短平快的小节目,因为紧跟形势来的快,被称为宣传战线轻骑兵。其中有天津快板、对口快板、数来宝、对口词、双簧、歌曲、三句半,有时候还到各村巡演。田村大队党支部对文艺演出很重视,经常邀请学生们给村民们演出专场,有时开大会前后也请学生们演节目助兴。其中陈幼林、陈洪臣表演的双簧、陈云霞、宋金花的诗朗诵、陈幼飞陈英民的天津快板《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和宋金水的快板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陈步峰朱尚华杨永琪演唱的天津快板等节目,还参加了“吴吕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各村巡回演出。

    经过1965、1966年的预热,到了1967年,“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开始风靡全国,随着大喇叭和收音机的滚动播放,一股现代京剧热席卷大地,掀起了学唱样板戏的热潮。样板戏最大的特点是对京剧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故事题材都是歌颂工农兵的现实题材,时代背景距离较近,大部分内容都能听懂,大部分唱段都能学唱。尤其是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的时代性故事性艺术性群众性更受百姓欢迎,因为好听好懂好唱好学,因此,普及程度更高一些,几乎人人会唱,有的能把整场戏唱下来(尽管不够专业)。大队小队每逢开会,总要请几个京剧爱好者来上几段,唱的最多的当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闹工潮”“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各村纷纷成立京剧团争相排练“样板戏”。在吴吕公社的十七个村子里,吴吕村排练的《沙家浜》和田村排练的《红灯记》都很出彩。当时在国家教育部工作的陈德才司长回家省亲,主动办起了现代京剧辅导班,重点教大家演唱《红灯记》里面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浑身是胆雄赳赳”和《沙家浜》“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等选段,起到了一定的启蒙普及作用。

    1968年,“田村京剧团一团”成立,团长由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金水担任,紧锣密鼓的排练了现代京剧《红灯记》。主创人员有马梦群陈立忠扮演李玉和、陈金水扮演鸠山、陈宝珠扮演李奶奶,高正玲扮演李铁梅、陈幼林扮演王连举、朱尚中扮演特务,陈俊年陈德水宋金木担纲琴师,陈木超老先生担纲鼓师。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演员都是半路出家、都是学历不高的清一色的农民,几乎没有任何京剧功底,既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也没有录音录像可学,就是凭着听大喇叭和收音机(我是1972年在公社广播站才接触到十分稀有的黑白电视、节目少、信号差)里听到的的记忆,凭着一腔热情和一份执着的热爱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模仿。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大家如饥似渴的学习、废寝忘食的练习,几乎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当时扮演日本鸠山队长的陈金水,为了背台词可以说是通宵达旦如醉如痴,连去公社开会的路上也惟妙惟肖的背诵台词,当大声喊道“李玉和,你要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话,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时,竟然使行人吓了一大跳,纷纷以诧异的目光盯着他,他却仍然念念有词、浑然不觉、若无其事的扬长而去。路人对他指指点点,有的说他敬业专注,有的说他走火入魔是戏痴,有的则质疑他是不是有“精神病”,到也成为当时的趣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辛勤努力,11场戏终于排练成功了,在村里连演数场竟然场场爆满,人们惊叹这些土包子演员与戏匣子里的演员差别不大,竟可以假乱真。

    (《红灯记》是由《革命自由后来人》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耿巧云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全剧共十一场来,分别为:第一场自“接应交通员”,第二场“接受任务”第三场“粥棚脱险”,第四场“王连举叛变”,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第六场“赴宴斗鸠山”,第七场“群众帮助”,第八场“刑场斗争”,第九场“前赴后继”,第十场“伏击歼敌”,第十一场“胜利”。

    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70年拍摄了京剧艺术片《红灯记》,在全国热映后,又掀起了新一轮学演样板戏的热潮,田村于1971迅速成立了“田村京剧团二团”,继续排练现代京剧《红灯记》。除了陈金水担任团长和艺术指导外,其他主创人员面貌一新,还吸收了田村高中的学生和跟着武学泰斗刘鸿雁(河北武术协会主席)老师习武的学生(陈登礼陈经志等)加盟,大大增加了最后一场武打的戏份,也成为当时一大亮点。人高马大相貌堂堂的孙广发扮演李玉和,短粗胖的陈俊亮(武功也很棒)扮演鸠山队长,稳重大方的陈秀芳宋金花扮演李奶奶、年轻活泼的陈幼敏扮演李铁梅,陈志强扮演交通员,陈经志扮演叛徒王连举,陈登礼扮演磨刀人,陈步峰扮演鸠山的副官候宪朴,朱尚华扮演特务,陈会亭扮演慧莲,陈洪仑陈幼廷等扮演八路军和鬼子,陈志申等担任剧务,除了孙广发陈俊亮外,其他演员大都13岁—17岁,年轻化和武打精彩成为京剧二团的鲜明特点。琴师陈俊年在冀县可是响当当的一流的琴师,他拉起京胡来可是出神入化,艺术水准高、既是导演也是定海神针,他领衔京胡,二胡仍由陈德水、宋金木担任,多才多艺的孙广州担纲司鼓。当时可谓人才济济,还有两个李玉和的扮演者陈志强、宋金灿(每天把砖烧热了,包好放到怀里当暖水袋用),他们演唱的京剧十分专业地道有味道,但因为个头诋、海拔不够,不符合当时英雄高大上的审美要求,只能当B角,但他们每天也到场一块排练,和大家一起研究推敲人物角色和演唱的韵味。令人难忘的是,那个时候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全是无私奉献,尽管如此,大家热情很高,都有一种自豪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感,走到大街上也令人刮目相看,常常被人直呼“李玉和”“李铁梅”“鸠山先生”,他们也乐于答应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后来,田村京剧团有幸代表吴吕公社的17个大队到冀县大礼堂参加“冀县样板戏展演”。与门庄乡西堤北的《沙家浜》和小寨乡的《智取威虎山》位列前三甲。去冀县展演前后,剧团经常应邀步行到各村巡演。十冬腊月寒风刺骨,每天晚上演完回家已经深夜,大家乐此不疲。尤其是扮演谁李玉和的孙广发同志,为了真实再现李玉和赴刑场气昂昂的形象,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竟然只穿一件破烂不堪血迹斑斑的白衬衫演完全场。回到家一个晚上也暖和不过来。后来,他“女儿”李铁梅心疼“父亲”,便从家中找了一件毛衣给他套在里面御寒。此事也成为一段佳话。还有几个扮演鬼子和游击队的演员,为了体现真实 用真刀真枪格斗,结果出现了几次扎伤,后来才改成用木头的。

    1972年,田村中学高三班,还排练演出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田敏扮演阿庆嫂,陈英文扮演刁德一,田永根扮演胡传奎,陈步峰扮演刘副官,朱尚华扮演刁小三。琴师:陈俊年和上海籍老师孙贵生。值得一提的是,武学泰斗刘鸿雁老师,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田村高中任教,带动了学生们的习武之风,带出了一大批徒弟。而且刘老师和徒弟经常在田村集会时,应邀表演武打节目和武术表演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刘鸿雁老师后来调到河北体工大队,使体工大队由全国垫底到连续五年名列前茅屡获大奖。刘老师后任河北体育副院长、河北武术协会会长)。

    另外,年已八旬的多才多艺的陈以清老师回忆:上小学时,村里和学校文艺活动都很丰富、可谓比翼双飞交相辉映。学校里排演的有歌剧《刘胡兰》,陈迎春演刘胡兰,郭兴邦演大胡子,孙春生演伤员,陈庆祥演石头。评剧《柳树井》,东马冢孙九雪主演。评剧《小女婿》马孟群演田喜,陈素贞演杨香草,陈云绵演媒婆,王甲田演小女婿。村里排演过评剧《刘巧儿》,崔汝勋演刘巧儿,陈俊彦演刘彦昌,陈汝康演赵柱儿,王秀耕演二婶。评剧伴奏陈俊江。陈幼林演过《小放牛》等节目。

    这几年,农村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尽管通俗歌曲很流行,但田村人还是痴迷京剧、评剧等老玩意,每年冬天尤其是春节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文工团、锣鼓队、京剧队纷纷成立,京剧评剧票友不仅人员多,而且层次很高,可谓高手如云,演唱起来韵味十足。已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尤其是2019年,建立了新的田村文化中心大舞台,村民们有了固定的文化场所,可以尽情的展示学习交流共享,与其他文艺团体的联谊交流也日益多了起来。戏曲、舞蹈、架鼓等文化活动异常活跃,较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点赞,一个新时代的文化新村正向我们走来。“我是田村人,我骄傲,我为田村做贡献。”“田村有我更亮丽,我为田村增光彩,”已形成田村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走,到田村听书去、看戏去!”的品牌效应正在绽放新的异彩。

(为文化新村建设献计献策。右起:老教师陈以清、老教师陈幼林、冀州市粮局局长陈经志)

(2017年4月,冀州田村陈氏圆谱祭祖座谈会在冀州宾馆召开,并在田村举行陈氏圆谱祭祖仪式。来自国内外的陈氏宗亲济济一堂,寻根问祖交流感情,探讨陈氏文化。中国服务文化总服务师陈步峰向理事会赠送“一家亲”“一脉相连”书法和一套服务文化书刊。左起:。左起:来自台湾的陈传新、冀州粮局局长陈经志、解放军某部陈戌印部长、陈步峰、来自台湾的陈传智、来自巴拉圭的陈传庚、常务副理事长陈朝峰 )

    附:资深专家艺术家点赞古堡田村 为文化新村建设助力增辉

    1、国家一级演员、河北梆子李保国扮演者邱瑞德点赞。

    “我是河北梆子李保国扮演者邱瑞德。”看了陈步峰教授写的《难忘那童年欢乐时光看大戏》很感动。冀州田村底蕴很厚人才济济,在那相对清贫的时代,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创作了一系列的文艺佳作,而且不到三年竟然成立了两个京剧团,连拍两部大戏,现在又成立了阵容整齐的田村文工团、建起了文化中心大舞台,既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又普及了培育了人才,我为你们祝贺点赞,希望你们为建设文化新村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2、保定市文旅局付调研员、保定军校纪念馆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永祥

    我是保定市文旅局付调研员、保定军校纪念馆长、京剧演员马永祥。看了陈步峰教授写的《难忘那童年欢乐时光看大戏》很感动。没想到冀州田村的戏曲文化底蕴这么深厚,有这么多京剧人才,演了这么多的好节目。我从你们那里看到了振兴国粹京剧的希望。高手带民间、京剧振兴的希望在农村,希望田村的票友们为弘扬国粹京剧艺术、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名村在创新经验再创新辉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资深专家艺术家点赞古堡田村 为文化新村建设助力增辉(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资深专家艺术家点赞古堡田村 为文化新村建设助力增辉(组图)
·张驰: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一等奖作品)
·习近平: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特稿:节气灸:“生发阳气,调顺肝气”,养生之始,在于立春!(组图)
·特稿:毛泽东视察成安纪念馆三次整修情况(组图)
·特稿:红旅第七路:瞻仰开国领袖故居(组图)
·特稿:红旅第七路:瞻仰开国领袖故居(组图)
·特稿:参观百年故居,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特稿:红旗漫天红歌扬 赤胆忠心向太阳——2020毛泽东节·社会主义改造篇红色之旅纪实(
·特稿:广东南雄市委领导叶济熊、林军到市老促会调研指导工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难忘那童年欢乐时光看大戏——记薪火相传的田
特稿:资深专家艺术家点赞古堡田村 为文化新村建设助
张驰: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一等奖作品)
习近平: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节气灸:“生发阳气,调顺肝气”,养生之始,在于立
特稿:节气灸:“生发阳气,调顺肝气”,养生之始,
姜海明、李盛堂:毛泽东视察成安纪念馆三次整修情况
特稿:毛泽东视察成安纪念馆三次整修情况(组图)
特稿:红旅第七路:瞻仰开国领袖故居(组图)
李金奎:红旅第七路:瞻仰开国领袖故居(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