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韵律
2021-10-11 13:53:46
作者:吴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什么叫韵律?

    人常言:红花要有绿叶配。这红与绿搭配出来的和谐应该就叫韵律吧?!

    怎么搭?怎么配?今年我受约写一部反映毛泽东同志在龙源口镇(原秋溪乡)创建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的电影剧本,来到了阔别十几年的永新县龙源口镇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到镇上后,年轻的党委吴书记因要下到村里去处理一件紧急事务,特嘱咐办公室一同志陪我随行。

    龙源口镇位处于永新南部,距县城16公里。是“龙源口大捷”的发生地,是歌曲“十送红军”的首唱地,是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乡党支部)的所在地……

    说她地红,红透了全镇183平方公里名符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而她地绿呢,该镇与我随行的小吴告诉我说,龙源口镇主要表现在“六个一”。即“一山一水一座桥;一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绥远山;一水,被称为小丽江的龙源河;一桥,中国革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老版叁元人民币图案上的”“龙源口大捷桥”;一塔一舞一支部;一塔,佛教古塔阿育塔;一舞,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盾牌舞;一支部,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秋溪乡党支部)……

    这里红得发紫,这里绿得透彻。

    红与绿在这里,正在演绎出一场活声活色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戏 。

    龙源口是个大镇 ,下辖1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和112个村小组。全镇6621户,总人口24484人。下设14个党支部,有党员647名。

    说到党支部,我立即想到了毛泽东同志1928年上井冈山到该镇(原秋溪乡)后,亲自发展了以李松林为支部书记的首批五名中国共产党员。在残酷的斗争中,这五名中共党员有的被国民党活剐,有的挖心,有的沉潭,全为革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更让人痛心和愤慨的是他们五家全被反动派斩草除根,没留一个子孙。事隔数十年后的今天,一踏上这块热土,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也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今的第一党支部所在地怎么样了?这五名英雄用热血浇灌的土地上的人民现在怎么样了?

     理所当然,我的第一站就是“秋溪乡党支部”所在地了。

    从镇上到“秋溪乡党支部”旧址约五六华里路程。一路走来,满目小楼林立,村村绿荫如盖,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每村每户都很干洁清静;小巷口、村道边,无处不见村里的保洁员的身影穿梭其间捡垃圾、扫落叶、排污水……把村子打理得整洁安静光鲜靓丽。那天天气闷热,我正撕根冰淇淋解解渴,没想当我正撕包装纸时,身边突然站过来几个正上学路过的孩子,他们的眼睛都盯着我欲剥下的包装纸。我以为乡下的孩子没吃过这东西,赶紧从随身带的冰壶中想掏分给他们。可他们都摇着头说:“爷爷,你把这张包装纸给我们吧,我们随路给你扔进垃圾箱去。”我愕然了!难怪每进一个村子,都会让我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产生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陪同的小吴告诉我,镇党委为打造兴新农村,把红根留住、传承,让全社会更多的人们到这块红色热土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不仅有配套的红色教育基地,更有把这块红土地上的人居环境治理好的规章制度;用红色的传统,绿的环境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让全镇乡亲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镇党委专门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分片组,分村组,包干负责,定期考核。

    看着满目青砖碧瓦的小楼,望着潺潺而过的小溪,望着林间小道旁的茂密树林……

    这是一片绿的世界。

    难怪该镇上的几个红色景点,天天游人如织。

    游客在这里接受了红色的传统教育,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

    我们一行进入龙源口村头,只见当年的红军练兵场上人山人海,红旗飘动。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红军斗笠”编织大赛。

    听到“红军斗笠”这四个字,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当年“千顶斗笠送红军”的动人场面……

    那年,毛委员带兵进三湾,红军缺衣少食 ,连遮风避雨的雨具都没有。我们龙源口的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农会的号召下,一夜之间,龙源口镇所辖的黄琪、泮中、南塘三个村的乡亲把一千来顶斗笠送到每个红军的头上。这事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知道后,十分感动,他把原来的“南乡斗笠”改名为“红军斗笠”。

    这是对龙源口乡亲的一种褒赞和感恩呀。

    当时在红军战士中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

    “小小斗笠头上戴,
    避风遮雨防日晒,
    乡亲恩情比天大,
    坚决打倒反动派。”

    今天,在上百名编织选手中有老中青少。当我发现一位八十多岁的参赛老人时,忙走过去问:“老人家,你这么大年纪,还能编呀”?

    他郑重地回答我:“能,能,这手艺不能忘呀,当年红军为穷人打天下那阵,我们哪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没上阵哟。今天我们编斗笠就是让下一代,再下一代永远记住红军的恩情啦!”

    这时我发现每个游人的背上几乎都背着一顶“红军斗笠”穿梭于红色景点之间。那是一抺中国红啊!

    老人说得太好了。编斗笠是在记住红军,游人买斗笠也是在记住红军呀。

    大赛刚一结束,龙源口桥头的“乡村大舞台”上突然传过来一阵紧促的战鼓声。

    这里正在表演一场威武雄壮的国家级的非遗保护项目《盾牌舞》。

    说到盾牌舞,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那是1926年,双枪女红军贺子珍来到南塘村,她以盾牌舞表演队的名义秘密组建了一支农村武装——农民暴动队。这支暴动队的队员个个舍生忘死,英勇无比地投入到硝烟滚滚的七溪岭战斗之中。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暴动队党代表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来人们每年都会以盾牌舞的表演形式来缅怀和纪念这位英雄。

    这时,一位九十多岁的老暴动队员坚持要儿孙扶他上舞台,他要用当年的豪情再现一个老暴动队员的血性:

    黄竹剖篾织盾牌,
    舞起盾牌威风来,
    削尖黄竹当长矛,
    矛冲盾挡打世界。

    是呀,郭沫若先生在《宿永新》一诗中高度赞扬永新血性男儿;“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从龙源口走出去的李湘军长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战场,将一腔热血挥洒在保家卫国的疆场上。这,就是永新龙源口血性男儿的典型代表!

    后来,我专门采访了这位老队员。他掷地有声地告诉我:“同志哥,我们的矛和盾什么时候都得用,这是一种本事呀,有本事才能保家,才能卫国呀。”

    把一个纯武术的民间舞蹈提高到了“保家卫国”的高度,这不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一种家国情怀,更是对广大游客的一种长效警示。由此又使我想起了“盾牌舞传承基地”上的那副对联――

    卫国保家南征北战打天下
    血性男儿东平西定定乾坤

    龙源口镇,您是一块红色地标,您是一个绿色家园。

    红与绿的韵律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种完美而和谐的结合,应该就是一种韵律。

    据说,这里有红色景区二处,景点二十多个;绿色景区四处,景点三十多个。而随着旅游业在该镇的兴起,很快带动了该镇的绿色产业生产;葡萄的种植、黄桃树的种植、旅游区的民宿业也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于各旅游区。而龙源口的红与绿的韵律也得到了大型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井冈山》和红色电影《三湾改编》剧组的青睐,纷纷走进该镇取景拍摄。据说反映该县农民共产党员贺页朵誓死保护入党誓言的电影《誓旗》,也把拍摄的目光投向了这块红色宝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发生在通道转兵重要地带上的红色印记
·下一篇:无
·特稿:发生在通道转兵重要地带上的红色印记
·特稿:百年成就皆为序章,开创未来再写新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
·特稿:石家庄市经济学会2021年年会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讨会在正定举行
·特稿:宜章
·特稿:少先队员敬念“小萝卜头”增强法扬英烈意识(组图)
·特稿:王希林烈士的二、三事
·特稿:广府古城“虎口夺枪”
·特稿:延安精神与知青岁月的为民情怀(1)上——赴陕北延川县委党校政治轮训纪实(组图
·特稿:军旅书法家王成志挥毫泼墨敬书电视剧《毛岸英》(片尾曲)《日月同光》(组图)
·特稿:《国家之宣示 历史之警告》——聆听习主席“10.9”讲话有感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吴谷:韵律
特稿:韵律
立见真章:发生在通道转兵重要地带上的红色印记
特稿:发生在通道转兵重要地带上的红色印记
郝明亮:百年成就皆为序章,开创未来再写新篇——习
特稿:百年成就皆为序章,开创未来再写新篇——习近
石家庄市经济学会2021年年会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特稿:石家庄市经济学会2021年年会暨“脱贫攻坚与乡
赵富华:宜章
特稿:宜章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