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正文
第二十二章“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
2007-07-04 16:34:14
来源:《东行漫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作者:阎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挨近村边的地,是一家家的菜园子,嫩嫩的蔬菜叶儿,一片青绿。过了菜地再往南,下个土坡儿,地势低了些,有一大坑塘的芦苇。芦苇塘的中间有一条路,路两边都是一丈多高的苇子,苇缨儿几乎要搭在一起。仰头看,上面露着“一线天”,村里人把这段路叫做苇地筒儿。穿过这个筒儿,便豁然开朗,面前是块辽阔的稻田——夏种麦,秋种稻,一年两熟。
    此刻,稻穗已经变得金黄,一片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像平湖,如大海,平展展一望无际,多好的一块庄田!
    中央机关的人,每人拿一把镰刀,集中在村边的稻场上。一会儿便分到各家各户,随着下田割的乡亲,穿过苇地,走向稻田。
    红爆爆的太阳顶在头上,割下来的稻子,过不了午就晒得半干了。割稻的人们不断地直起腰来擦把汗,把搭在肩上、掖在腰里的手巾都湿透了。可他们心里都是那么乐和一边割还一边说笑呢:
    "岸英,你来这里以后,也没给你工作呀?怎么让你经常来跟我们下地劳动?"
    毛岸英没随中央机关一块儿来,晚来两个月。刚来还没安排工作,主席就让他跟西柏坡的老乡一起干活。这么一来,互相便熟悉了,像一个村里的乡亲似的,什么话都可以说了。岸英一边擦汗一边回答他们:
    "我正在学习嘛!"
    "学习?上中学,还是上大学?"
    "上的劳动大学。"岸英笑笑又答。
    "劳动大学在哪里?"有人认真地问。
    "就在这里。"
    "怎么我们没看见?"
    "你们还是我的老师呢,怎会没看见?"
    大家愣了一下子,都哈哈大笑了。
    "照你这么说,俺们都是劳动大学的大学生啦!"一个小伙子一边说着,把割下来的一抱稻子扭身撂在背后。
    "是谁让你来上这个‘大学’的?"
    "是我自愿投考的呗,还要人强迫?"
    "趁早甭上啦!"
    "为什么?"
    "这个‘大学'不用学就会!"
    "可我学都学不好哩!"
    "听说你在苏联早大学毕业了,还用得着学种地?"
    "不种地哪有饭吃!"
    “种地有我们哩,你只管打仗的事就行了。"
    实际上是主席让他来劳动的。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出来。
    他刚来那天,行政处有人来通知中灶管理员小康:
    "毛岸英同志来了,你帮助安排一下生活。从今天中午起,就到中灶食堂来吃饭。"
    这个食堂说是中灶,其实跟大食堂也差不了多少。因为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吃饭,比大灶稍微好一点。比如,大灶一天可吃到一顿细粮,中灶有时可吃两顿。但伙食标准是有严格规定的,包括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在内,他们是决不让超过规定的。
    已经到了开饭时间,管理员小康专门等在食堂门口,却不见岸英来吃饭。等别的同志已经吃完了,还不见来,他只好到毛主席的住处去找。走不远遇上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小李子告诉他:"毛岸英到西柏坡村里帮老乡收割稻子去了。"
    小康沿着柏树坡前的小路往西,逢人便打听。他把一家家的稻场都走过了,也没找到人,最后来到村西头一块大场上。这是几家连在一起使用的一个大场,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牵头毛驴,毛驴拉个碌碡,正在转着圈儿轧稻子呢。
    小康走上前去打问:"老大爷,你见没见一个二十五六的同志,穿一身灰土布制服,没戴帽子,留个分头,个头儿不小……
    "你是不是找毛岸英?"老人问。
    "对对,就是找毛岸英。"
    "刚才跟咱一块儿摊完稻子,这会儿到地里去帮俺割啦。”
    "你的地在哪儿?"
    "在南二节。过苇地筒儿一直往南,好打听。"
    小康心思,领导让我负责安排毛岸英的生活,我却连人都找不到!这第一顿饭就没来吃,谁知他到什么地方去吃了?或许还饿着肚子呢。吃晚饭以前,我一定要早些把他找来。于是他便回到食堂安排了日常工作,然后即顺着老大爷指的路线,来到村南那块广阔的稻田之中。
    稻田正中有条东西大渠,从这里引来的滹沱河水。大渠又分横支渠、小夹渠……河渠纵横成网,稻田畦畦成行。也不知什么年代,什么样的人,把这千家万户的土地,安排得这样整齐壮观,培养得如此肥沃,如此让人喜欢!
    大小水渠的渠堤,就是田间的道路。堤坡上和路的两侧,都点种了茂密的玉谷和黄豆,所以,走在田间路上,也像走在庄田中央。这块稻田地块虽大,因为排列了一二三……节,每节又分南北中,故小康并没费力便找到了南二节。但人却没找到,还没有收工的人告诉他: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二十一章总司令为谁抬棺
·下一篇:聂荣臻题词
·后记
·第三十三章东方的黎明
·第三十二章洞中数月,世上千年
·第三十一章他在临终之前
·第三十章兵临北平城下
·第二十九章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第二十八章寒风雨雪花落去
·第二十七章决战中原
·第二十六章夜行千里奔濮阳
·第二十五章空城不是计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