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毛泽东的东固战略转折及历史意义
2009-06-23 09:51:07
作者:丁仁祥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内容提要:1929年2月,毛泽东在东固与红二、四团会师,通过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观察学习思考,毛泽东的革命战略发生了一个重大战略转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在指导思想上由公开的武装割据向公开武装割据和秘密武装割据相结合转变;在战术方法上由固定区域割据向变动不居打圈子政策转变;在战略目标上由小范围零星割据向大范围的连片割据转变。这种战略转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是毛泽东创建中央苏区的起点,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毛泽东、东固、战略转折

    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东固,在东固前委分兵讨论会上作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即放弃打回井冈山的原定目标,转向赣南闽西游击。这应该是毛泽东在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时的一个重大战略转折。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对历史事实的阐述,少有关注战略转折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这一战略转折所推动的历史进程及意义也关注不多。本文试从这一方面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以期引起大家共同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毛泽东的东固战略转折是什么?
    之所以说1929年2月间发生了毛泽东在东固的重大战略转折,基于以下历史事实:一是毛泽东1929年3月20日以前委名义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在东固休息一星期,与江西红军二、二两团会合,并与赣西赣南特委接上了头(在于都)。安置了伤病,及李文彬(赣军最精锐部)追至东固,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①二是毛泽东1929年4月13日以前委名义给湘赣边特委去信说:“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边界群众政权的形式有由公开割据改变为秘密割据的必要,”“各县赤卫队有组织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必要”;“守势的根据地的观念,以后应该抛弃,大小五井、九陇等地,再不必固守了,强敌来了就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对付他。”②三是毛泽东在3.20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两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有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③毛泽东的这三段论述,已把他自己的战略转折意图说得一清二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指导思想上由公开的武装割据转变为公开武装割据和秘密武装割据相结合。第二,在战术方法上由固定的公开区域割据转变为盘旋式的变动不居的打圈子政策。第三,在战略目标上不再坚持固守井冈山一个山头,大胆抛弃那种守势的根据地观念,把战略目标转变为赣南闽西20余县更大范围的割据,且与井冈山(湘赣边)相连接。这三个方面的决策,可以说是毛泽东对他自己在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战略的重要发展和转折。
    二、毛泽东东固战略转折的史实依据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的历史事实来印证毛泽东在东固发生了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
    1、首先还是毛泽东自己的记载。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在福建连城新泉给林彪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四军党的集体的讨论,从支部到前委历来是如此的,各级党部会议,特别是前委纵委两级会议,不论是党委会、全体会,应到委员之外,差不多每次到的有非委员的负责同志参加。……大的问题,如井冈山之出发问题讨论,东固之分兵讨论,此次之争论及分兵问题讨论等,总是征求群众意见的。”④这里明确记载了在东固召开了前委会议,讨论的议题是分兵问题,并总是征求群众意见的。另外毛泽东在3.20信中也明确记载,在东固休息一星期,及李文彬部追至东固,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也应指的是这次东固前委会议。
    2、肖克同志的回忆。肖克同志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在东固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改编部队。前委开会研究今后行动,准备部队分兵,朱、毛、陈分开行动。为此,将1纵队改编为两个纵队,即把3.4支队分出来,组成2纵队,纵队司令由朱德兼,对外称刘忠(朱德的化名)。……二是传达了六大决议。在东固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由毛党代表亲自传达“六大”决议,共传达了三次。”“在东固住了一星期,赣敌李文彬率3个团进逼,张与仁旅也进窥东固,此时我们得悉井冈山已经失守,彭德怀率红五军突围下山,正向赣南活动。本来我们下山是为解井冈山之围(危),井冈山失守,就得重新考虑战略方向。前委开会研究,‘乃决定抛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跟踪穷追政策。’”⑤这里也明确记载:在东固,既召开了前委会议,讨论战略方向和分兵问题,又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三次传达党的六大精神。
    3、赖毅同志的回忆。他说:“在东固,部队开了很多会议,连队都开了会,当时我们连召开了连支部会议。”“我们在东固休整了一周。为了迷惑敌人,将团的建制改为纵队的建制……营改为支队,连改为大队,排改为中队。二十八团和三一团的连级干部都交换了。此次改编,到了长汀才实施。”⑥他作为一个下级军官,也提到在东固开了很多会议,分兵是在东固决定的,长汀实施。
    4、张际春同志的回忆。他于1958年9月发表在《星火燎原》(2)上册的回忆录上写道:“在东固休息了好几天,红四军和江西2、4团举行过联欢会。毛泽东同志并在会师后的干部会上,对党的第六次大会方针和目前形势、任务又作了详细报告,给了全军很大的鼓舞。当我军在东固地区与江西红军独立第2团、第4团会师之际,江西敌军李文彬第21旅本来已经于我军离开宁都城的当天就进入了宁都县城。这个敌人一向是很骄傲的,但是因为他们的同伴刘士毅部被我击败,而我军又与江西独立第2团、4团会师,增加了他戒慎恐惧的心理,所以缓慢了他的行动,好几天才追到东固。我军曾经计议会合2、4团在东固附近打击这个敌人,但是考虑到我军休息不够,弹药不足,而江西2、4团又还缺乏同敌人主力作战的经验,无全胜把握,乃暂时放过了他。”⑦这里说的也是两次会议,一是传达党的六大精神会议,二是计议与李文彬部是否打一仗的会议。
    5、张宗逊同志的回忆。他回忆说:“东固是红军独立二团、四团的游击根据地……红四军在东固休息了一个星期。这时,赣敌李文彬旅追到宁都县城,但是鉴于肖致平等部惨败的教训,他们小心翼翼地慢慢向前走,几天才逼近东固。前委曾经考虑和红二、四团共同在东固附近歼灭这股敌军,但又想到红二、四团没有和敌军主力作战的经验,只好作罢。……这时,红四军前委鉴于赣敌追近,并得知井冈山的红五军已向赣南转移,即向福建边境前进。”⑧这里同样明确说到了前委决策暂不与李文彬部打一仗,而是向福建边境转移。
    6、《陈毅传》写道:“在东固的休整仅一个星期,赣敌李文彬旅3个团又向东固进追,张与仁旅也进窥东固。前委开会研究战略方针。这时若以东固为陈地加以死守而与强敌作战显然是不利的。红二、四团的公开斗争和秘密斗争相结合的优势在两军对阵时将完全丧失。红四军来东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救援井冈山,此时却得知井冈山已经失守,红五军及三十二团已突围。这样,前委‘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反变定不可的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跟踪穷追政策’。”“陈毅参与作出这一决定并始终赞成。他在9月1日给中央的报告中不无自豪地写道:‘以闽西赣南为游击区域,相机与湘赣边界取得联系,恢复井冈山附近群众割据。’”⑨这里也明确了是前委决策,陈毅参与并赞成这一决策。
    7、朱德同志《在编写红一军团战史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有关历史事件:“一九二九年初,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决定向赣南发展,到东固和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会合。下山时,红四军有四千八百人,到了东固还有四千人。这是游击战争的困难时期。部队稍事休整,即向福建行动。三月中旬,长岭寨一战取胜,占领汀州,打死敌旅长郭风鸣。这就打开了一个新局面。”⑩这里明确讲到两点,井冈山下山后到东固会师前是“困难时期”,从东固到长汀后,“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以上史实,均是当事人自己的回忆,有决策层面的,也有中下级干部层面所了解的历史事实,应是可靠可信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东固,前委召开了决策性的会议,(目前尚无详尽的会议直接史料),实行了重大战略转折,毛泽东是这一战略转折的主导,得到了广大官兵的拥护。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再论毛泽东的东固战略转折及历史意义——兼析毛泽东4.13《前委来信》
·下一篇:井冈山——东固——中央苏区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历程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