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东固——中央苏区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历程
2009-06-23 09:59:51
作者:张旭东、祝彦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摘  要: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形成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汉口八七会议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从东固会师到长汀决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从赣南到闽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基本形成。其中东固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井冈山、东固、中央苏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提到东固革命根据地,很多读者对此比较陌生,原因就在于建国后很长时间里没有东固革命根据地这一正式说法。实际上,东固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东固会师前的一路转战和到达东固革命根据地后的所见所闻,从转战赣南到东固会师再到东进闽西,毛泽东已经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看到了燎原之势,最终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恐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毛泽东在建国后多次谈到,他一生忘不了三个地方——井冈山、东固、延安。
    一、 从汉口八七会议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1927年,随着蒋介石四一二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先后爆发,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会议批判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对于会议确立的总方针的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按:指马日事变),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1]对于怎么夺取政权问题,毛泽东在八七会议前后鲜明地提出“上山”的思想。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要调毛泽东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去结交绿林朋友。[2]八月九日,毛泽东在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说,湘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3]。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虽然八七会议已经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实行这个总方针,党在这样一系列重大决策问题上缺乏经验。毛泽东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了过人胆识和求实精神,正如瞿秋白在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所说的,“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4]。毛泽东从实际出发指出:“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拥卫或去夺取政权,这是自欺的话。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对于土地问题,毛泽东指出:“要能全部抓着农民,必须没收地主的土地交给农民”。[5] 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原本是要攻打长沙的,毛泽东带兵攻打浏阳受挫,5000多人的起义部队只剩下1500多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次我军所到之地农民并未起来,远不及北伐军到时农民的踊跃。大多数农民甚恐慌不敢行动,恐怕军队失败大祸临来的心理充满了农民的脑筋”[6]。在起义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决定退兵文家市,在文家市召开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议决退往湘南”[7]。在转移湘南途中的三湾,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三湾,毛泽东还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和地方结合起来,要取得地方的支持,一方面我们把伤病员交给他们,他们可以把我们的伤病员安置好;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枪给他们,帮助他们发展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打垮。[8]这多少已提出了武装斗争要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结合的思想。   把初创时期弱小的革命军队,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毛泽东走向胜利的又一个起点,即上山割据,开拓“以乡村为中心”的新路子以壮大力量,这也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10月7日,毛泽东和他的部队到达井冈山的第一站——宁冈茅坪。这时,他从报纸上看到南昌起义军在广东失败的消息,放弃了准备去湘南的想法,坚定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接下来便是沿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界一路游击,扩大革命影响,同时一路调查井冈山周围的情况。10月27日,这支部队几百号人终于从大井走上了茨坪,从而在井冈山正式安下了家。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就这样诞生了。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毛泽东创建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起点。
    在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得到了发展,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总结反围剿的基础上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对于建设根据地问题,毛泽东一直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粟裕回忆道:“毛泽东同志很注意对部队进行建立根据地思想的教育。他常说,人不能老走着,老站着,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坐下来就靠屁股,根据地就是人民的屁股。毛泽东同志深入浅出的比喻,很有说服力。”[9] 1928年5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批评了右倾悲观思想,反对逃跑主义,提出深入土地革命,加强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任务,坚定了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决心和信心。正是由于对政权建设的重视,才形成了1928年5月—7月的湘赣边界割据的全盛时期。对于土地问题,毛泽东把“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的政策,把它看作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之一。1928年10月在湘赣边界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自己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贫苦农民分得了田地,革命和生产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从而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
    经过一年多来的井冈山斗争,其中包括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1928年10月——11月间,毛泽东先后写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作,对一年多来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毛泽东认为“工农武装割据”是党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这标志着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试述毛泽东的东固战略转折及历史意义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新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发展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