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定胜负 细节影响成败——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役讲解词
2009-06-23 09:39:42
作者:丁仁祥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红军将士就是靠这种顽强作战、一往无前的的精神,以三把锋利的尖刀把敌人的牛角尖给钻通了,这就是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的旗开得胜之战——东固白云山、富田之战。这一仗的成功,为以后的战斗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实现了毛泽东“慎重初战,首战必胜”的战略意图。5月19日,红军3、4军和3军团乘胜追击,在吉水白沙痛歼敌47师、43师逃敌一部。5月21、22日,又在永丰中村胜利打完了第三仗。5月26、27日接着打下了广昌城;到30日、31日又攻下建宁城。至此,半个月内横扫七百里,接连打了5个胜仗,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敌1.1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2万余件。毛泽东自己说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 ‘围剿’”,⑦高兴之余,他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光辉诗篇:“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⑧上半篇写的是白云山战斗场景,下半篇写的是战役全过程。伟人的笔墨,给这次战斗留下了传奇的色彩。
    总结一下这次反“围剿”的战斗历程和经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条脉络:在战略上坚持“诱敌深入”,把仗放到根据地来打。因为根据地的条件,人民的条件是红军制胜的根本法宝。战场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在战术上要善于审时度势,抢抓战机,同时要善于创造战机。该等的时候耐心等待,该抢的时候分秒必争。战机既有天时地利之分,也有人的因素创造,二者在于把握。勇猛顽强、一往无前是一个能打胜仗的军队必不可少的精神和重要保证。
    讲解到此结束,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注释:
    ①:《陈毅关于朱毛军的历史状况及报告》,原载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第371—373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②、③:见《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1929年7月—1930年4月》(1930年5月),转引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第86、9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④:见《彭德怀自传》第172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⑤: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⑥、⑧: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见《毛泽东诗词集》第4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⑦: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1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用兵录——大柏地战斗(1929.2.10-11)
·下一篇:井冈山——东固——中央苏区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历程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