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局·新华网福建频道·东南新闻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主办
首页 最新播报 红色视频 领袖故事 红色记忆 古田精神 导游词集 红色游记 精品线路 领导名片
红色景区 人文景区 生态景区 旅游信息 福建地图 交通指南 当地特产 周边景点 交流园地 红色网盟
闽西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图)
2011-03-29 12:34:41
来源: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作者:吴升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国民党第六专署和龙岩县当局在策动业主团向农民收租夺田的计划失败后不久,又企图以开办试验农场为名变相夺田。1939年11月,龙岩县政府在龙岩城郊的罗桥、大洋两村强行圈占42户农民共200多亩良田,插上农场界牌,不准农民耕种。中共闽西特委、龙岩县委及时识破顽固派的阴谋,指示西陈区委和邻近几个区委,以良田被占的农民为主,发动邻近村农民配合进行斗争。开始,西陈区委组织农民与县政府唱对台戏,秋收后继续种麦子,但县政府派出荷枪实弹的保安队强行犁掉麦田60余亩。县委就通过展览现场照片揭露顽固派破坏协议,强夺民田的罪行,争取社会的同情与支持。接着,西陈区委组织2000农民进龙岩城请愿,游行队伍先后到国民党龙岩县党部、县政府和第六专员公署门前示威和递交请愿书,县长、专员不得不当众表示愿意赔偿农民的损失,并将请愿书转呈上峰,暂缓开办农场。但是事后,顽固派强行开办了农场,并提出:(一)田地由政府租用三年,每年亩租金16元;(二)农场的农活雇用当地农民来做;(三)肥料向本村农民购买。在这种情况下,龙岩县委和罗桥、大洋村党支部决定改变斗争方式。在农场开办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先后采取各种斗争手段,如:教育农民提出要田不要租金,保留归还良田权利;动员当地和外地农民不给农场当雇工;控制农场灌溉用水;发动农民破坏或抢收农场作物等等。为支持罗桥、大洋两村的斗争,还发动城郊四乡农民不向城里运送蔬菜、柴火和其它副食品,不进城挑粪和清垃圾,造成城市居民对农民群众的同情和对政府当局的强烈不满。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国民党龙岩县政府不得不于1940年底停办试验农场,还田于民。农民的保田斗争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1940年夏收前夕,国民党龙岩县政府在策动地主收租夺田失败、开办农场计划破产的情况下,又变换手法,借口支援抗战,提出向农民征收“军米”,强迫每保出卖米谷3000斤,压低价钱至三分之二左右,并决定先在东陈、西陈、铁山三个区收起,然后在全县普遍收买。这乃是强加给农民的一项额外沉重负担。龙岩县委及时揭穿这是变相收租的诡计,并发动农民群众坚决抵制,先是指示东陈等三个区的党组织,利用其掌握控制的保甲长,同时争取联保主任,通过他们出面向国民党区乡政府当局为民请命,申诉农民无法上交军米的各种理由。接着在早稻收成季节,组织发动三个区的数千农民向地方当局请愿,强烈要求免交“军米”,许多农民还同国民党派到乡下催收军米的军警发生冲突,各区区长因此纷纷向县政府告急,县长只好把收买军米的责任推到国民党汀漳师管区。于是三个区的党组织又通过30多个保甲长到师管区为民请命。国民党军政当局眼见收买军米不但困难重重,而且搞得民情鼎沸,怨声载道,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于是,反收买军米的斗争又取得了胜利。
    与此同时,中共永定县委在革命支点村领导群众开展保田斗争,采用合法与非法相结合,根据国共和谈达成的协议,规定土地革命时期所分配的土地应维持原状的条款,据理力争;当地主带武装来逼租时,则采取拖和躲的办法,或改换土地座落名称等,使地主无法收到租;对个别恶霸地主则进行镇压,使其他地主不敢作恶。而在上杭的古田、蛟洋和白砂部分乡村,自土地革命分配后,一直维持保留土地革命果实。地方实力派傅柏翠在古蛟地区还仿效十九路军颁行的“计口授田”办法,搞过试点,又采取抽死补生办法,三五年调整一次,后来经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许可,农民分得的土地列册陈报批准,确定了产业权。
    1943年,国民政府要求各省先后订出办法择区试办。由于国民党福建当局特别不满龙岩“迄今全县四分之三土地,尚存留生授死归不纳地租”的现状,便把龙岩当作试办扶植自耕农的实验区。
    早在1942年春,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就派出省府地改局秘书林诗旦出任龙岩县长,并“以解决土地问题相委”。林上任后在省府派出的土地问题专家屠剑臣的“佐理”下,依据国民政府的扶持自耕农的政策精神,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是:“将有纠纷的土地,由政府依法实施征收,转售与需要土地的农民,其所需资金向中国农民银行贷款。以领地人分期缴付之价款归还原业主”。林诗旦等拟定的方案被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所采纳并报国民党行政院备案。这样,从1943年9月起至1947年12月,扶植自耕农分五期在龙岩县的20个乡镇实施。此外,国民党当局还在闽西的其它县推行过这一政策。推行的结果,也使得在共产党力量较为薄弱的乡镇的有些农民被迫倾家荡产缴交地价款。据新中国土地改革前的调查,在闽西实际推行“扶植自耕农”的地区有龙岩、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的39个乡,67970人。
    国民党在闽西所搞的“扶植自耕农”运动,其根本目的是在维持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对现实的农村土地关系进行某种有补偿的调整,藉以缓和阶级矛盾,争取农民。这样做的实质是强迫农民交出土地,承认地主土地业权。这种名不副实的土地调整政策,由于没有群众基础;并且耗时太长,代价巨大,而收效又甚微,因而难以在闽西全面推行。所以,到了抗战后期,当中共闽西党组织恢复活动,重建自卫武装后,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反对“扶植自耕农”的斗争,迫使龙岩国民党当局只好于1947年底将扶植自耕农的办事机构也取消了。这样,国民党吹棒一时的“扶植自耕农”的土地政策最后也在闽西以失败而告终。
    经过长时期尖锐复杂的斗争,在敌强我弱的不利情况下,闽西党组织领导广大群众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阴谋,终于部分地保住了土地革命的果实。保田的地区和范围包括龙岩全县3/4的耕地,上杭古蛟、白砂等地的19个乡、34689人、84946亩耕地,以及杭永边的西溪、东溪、金砂、下溪南、上杭县丰稔等部分乡村和岩永靖边、岩永边、永和靖边的金丰、湖雷等部分支点村,特别是西二乡所属的赤寨、肖地、芹菜洋、七桥、光坑等10多个自然村的3000多亩土地。据新中国土地改革前调查,闽西有龙岩、上杭、永定等县的15个区、83个乡、14.6万人口的地区,约有20多万亩的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直至全国解放。这是全国罕有的奇迹,是闽西红旗不倒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保田地区甚至还保留一年一度“抽死补生”、“抽嫁补娶”的调整土地习惯,这也是中国农运史上的奇迹,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
    闽西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创建并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区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岁月里,闽西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战斗,终于迎来了全区的解放,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闽西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永远值得后人牢记和珍惜;闽西老区人民的光辉业绩和艰苦创业的老区革命精神,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闽西是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
·下一篇:家乡最后的老红军
·假期结束 “战斗”开始——我馆下周将推出纪念邓子恢同志诞辰120周年展览(图)
·新春送祝福 真情暖民心——我馆前往长汀县大同镇新民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组图)
·林伟将军亲属向我馆捐赠文物(组图)
·我馆召开2015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组图)
·我馆工作人员赴京拜访慰问闽西籍老红军(组图)
·我馆工作人员赴武汉商讨引进中山舰博物馆出水文物到我馆展出事宜(组图)
·猜谜送展迎新春 志愿服务暖人心——我馆参加市直机关工会工委“迎新春,猜谜语,送红联
·南阳暴动逞英豪——记罗化成烈士
·毛泽东认姑母
·我馆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教育片《邓小平登黄山》(图)
福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福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福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