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旅游区新闻>>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
 

北上无音讯·归来有忠魂(组图)
来源:增盈
作者:曾莹
浏览次数:
2025-04-29 08:57:5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引子:一个民族的脊梁不仅在于曾有多少英雄为她赴死,更在于后世能否让他们的精神永续长存!--张晋湘

    202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我发起倡议并完成一项重大使命:重走长征路,敬“初心水”取“忠魂土”。

    90年前,86000名红军战士怀揣着对革命的理想,告别故乡,渡过于都河出发,踏上漫漫征途“长征”。他们的初心,如同于都河水,清澈而纯粹,只为一个信念——拯救民族于危亡,为人民谋幸福。这就是“初心水”的定义。

    这些来自各个苏区的子弟,万千红军将士带着信仰和忠诚投入这次远征,长征胜利结束时仅存活7000余人。血战湘江、鏖战腊子口、翻雪山过草地,多少人倒下时仍望着北方的星,却再未能抵达。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忠骨散落山河,只留下“北上无音讯”的苍凉记载、历史的遗憾。我作为开国将军后代带着使命,发起倡议: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全程,在重大战役发生遗址、烈士陵园、纪念场馆、重要会议旧址等节点,向英烈们敬献于都河“初心水”,表达我们深切地怀念,采集回“忠魂土”,接烈士的灵魂返回苏区、返回故乡!使“北上无音讯”成为“归来有忠魂”!

    一抔忠魂土,万里赤子心。九十载风雨沧桑,三十九处血沃之地,终于在这一刻,让我们以最庄严的方式完成了历史的叩拜,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2024年12月21日冬至。作为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举办了庄严、肃穆、隆重的“致敬长征·忠魂归根”主题活动。90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开始了一场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远征。90年后警车鸣笛,铁骑护航,全城迎接39份忠魂土归来,安放在于都县烈士纪念园。

    今日苏区的红土不再等待未归人,而是以母亲般的胸怀拥抱这些散落山河的忠魂——他们用生命丈量的土地,终究成了回归的航图。这一抔抔饱含三十九处战地英魂的土壤,实则是共和国最厚重的奠基石,每一粒都镌刻着“人民”二字的分量。后世的人们永世不忘有这样一群中国人曾经为了信仰万里长征,为这个国家无名牺牲,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情。

    据“中国纪念馆”网的报道:这一场跨越90年的追忆,牵动了数以万计的网友早早地守候在直播间,等待“忠魂土”的安放,向英雄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新媒体平台联动长征沿线28个市县融媒体中心和近20家主流媒体全程直播。全平台观看人次超5000万,还有超过30万的网友大力点赞、深情的留言、转发,体现了崇尚英雄人心所向。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告诉我们:长征从未结束,只要初心如于都河水般清澈奔涌,英雄的精神就永远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与我们同行!

    附:为“敬初心水·取忠魂土”使牺牲在长征中“北上无音讯”的英烈“忠魂归根”活动的部分经典留言。都很感人,推荐阅读!

    一、张晋湘(原47军退休,1970年入伍,历任军参谋教员,团参谋长、团长、旅长等职。)

    感谢曾莹组织的这次意义非凡的活动,您的缅怀、纪念、传承的精神及执着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打动着每一个人:一抔忠魂土,万里赤子心。八十余载风雨沧桑,三十九处血沃之地,终于在这一刻,让我们以最庄严的方式完成了历史的叩拜。当于都河的初心水浸润湘江畔的殷红土地,当腊子口的碎石混着娄山关的砂砾,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魂归故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一次神圣补全。这些无碑无冢的英烈,曾以骨为界、血为标,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上刻下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今日苏区的红土不再等待未归人,而是以母亲般的胸怀拥抱这些散落山河的忠魂——他们用生命丈量的土地,终究成了回归的航图。这三十九处战地精魂的土壤,实则是共和国最厚重的奠基石,每一粒都镌刻着“人民”二字的分量。从“北上无音讯”到“忠魂有归宿”,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告诉我们:“长征从未结束,只要初心如于都河水般清澈奔涌,英雄的精神就永远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与我们同行。"

    将“忠魂有归宿”接续在“北上无音讯”之后作为续篇,并非简单的历史补白,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庄严承诺。当年,万千红军将士踏上征途,血战湘江、鏖战腊子口、翻雪山过草地,多少人倒下时仍望着北方的星,却再未能抵达。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忠骨散落山河,只留下“北上无音讯”的苍凉记载。但“无音讯”不等于“被遗忘”,“未归”不等于“无家”。今日的“忠魂有归宿”,正是对历史最深的回应——你们的牺牲,我们记得;你们的信仰,我们传承;你们的英魂,我们迎归。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让那些长眠在异乡的忠烈,终于能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他们誓死守护的苏区热土,回到他们出发时回望的故乡。

    “北上无音讯”,是历史的遗憾;而“忠魂有归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告慰。一个民族的脊梁,不仅在于她曾有多少英雄赴死,更在于后世能否让他们的精神永续长存。〔2025年清明〕

    二、马秋科(军人后代、退伍军人)

    献给“敬初心水,取忠魂土”活动的诗

    久违了于都河的水,还是那么清澈甘甜。喝上一口吧!让它淌入凝固的胸膛。我与你长眠花开的草地,把覆盖的土,让亲人们捎回去,去看一看,看一看,昔日的战友和父老乡亲。为了劳苦大众,为了新中国,那年,你十八,我十五。   (2024年12月24日下午 於临沂)。

    三、温有发(红军烈士后代)

    曾莹大姐你好,你真是我们红军后代的恩人,我的红军爷爷温忠坤,温忠林就这样回于都了吗?爷爷你真的回来了吗?我经常以泪洗脸,爷爷你好吗?爸爸临终前说要我找到你,把你接回来,孙儿真的好想你们,现在终于可以去拜祭你们了!〔2024年冬至〕

    四、*卫星(某军队院校退休领导同志)

    长征至今90年,留下的子孙多少代,留下的故事千千万,曾莹大姐背负使命,历经艰辛,泪洒长征路,带去“初心水”,洒在了90年前英雄牺牲的漫漫征程,用心、用泪、用血取回代表英烈忠贞无畏灵魂的“忠魂土”,返回苏区在故乡的大地入土为安,告慰父辈,告慰天下,把父辈的英魂,把长征的故事洒向了云天!向我敬爱的曾莹大姐致敬!

    五、丁良跃(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

    202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由开国将军曾雍雅的后代曾莹策划组织发起的“敬初心水·取忠魂土”--于都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活动,我也有幸参与、见证了接长征中“北上无音讯”牺牲的英烈们的忠魂回到苏区、回到故乡入土为安。历史的足音,唤醒一代一代相守相忆,一代一代人的长征终未忘记,因这是赓续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红色血脉,是根植于革命先辈不变的传承基因,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牢记红色历史,延续革命血脉,默默耕耘,持续奋斗,是一种力量、一种伟大的长征精神!先烈们的忠魂长存天地!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砥砺前行,让盛世如您所愿!这段经历使我受了深刻教育,将永驻心间,也许五年、十年后,我仍会忆起,仍激情万分,心潮澎湃!

    六、李骁竣(红军连长烈士后代、赣县区沙地镇攸镇卫生院院长)

    “红军阿哥,你何时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赣南苏区出发长征,出发时8.6万人,到达陕北7千多人,长征时真正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多少统计不了,随军出发有不少挑夫、民工群众,加上长征一路上“扩红”,这个数字当时无法统计,牺牲了多少人?时间地点?是谁?哪里人?太多的不详。

    于都籍开国将军曾雍雅的女儿曾莹女士做了一件大好事,凭着毅力、带着敬畏之心重走长征路,从于都出发时带了于都河的河水,历经长征途中每一处战役遗址、烈士陵园、纪念碑、重要会议旧址等,洒上于都河水,并取了39份长征中重要结点的泥土,将这些洒满烈士鲜血的“忠魂土”安置在于都县烈士陵园,当地党政军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敬初心水,取忠魂土”这个活动是个伟大创举!从长征集结出发地,苏区故乡带来的家乡水足以慰藉红军先烈的心田,带回战场上洒满红军将士鲜血的“忠魂土”安放回苏区和家乡,从此忠魂归根,入土为安,这个寓意足以告慰红军先烈。这个创举非常有意义!

    七、易克美(红军烈士后代)

    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曾莹大姐发起的长征沿线重大战役遗址,烈士纪念碑/园,或重要会议旧址敬献于都河的”初心水”,并采集39份”忠魂土”的活动,我是跟随大姐历时二十多天、行程6300多公里的亲历者,我们用独特且饱含深情的方式,向红军英烈献上最诚挚的祭奠。告慰烈士英灵,从此“北上无音讯”的英烈士,终于魂归长征出发时的苏区。同样我两位烈士爷爷的英灵也接回了家,爷爷已魂归故里入土为安。从此以后我们想爷爷时,随时可以去烈士陵园祭拜,去告慰爷爷和所有的先辈先烈,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我们享受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他们就活着!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不敢忘记,我们要永远铭记!我们一定会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如今盛世如您们所愿,您们安息吧!

    八、管冬梅(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科长)

    @曾莹大姐:“敬初心水,取忠魂土”这八个字紧扣致敬长征行主题,一舍一取,一出一进,有呼有应,有生有成,接回来一抔抔忠魂土一字排列,就是一条长征路,安放到于都烈士纪念园超级震撼,具体直观。

    “致敬长征·忠魂归根”主题园区19.34米*10.18米代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红飘带路线图25米代表长征两万五千里伟大的征程,39份“忠魂土”按照长征沿途重要节点(取土地点)安放。

主题园区夜间图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孤军北上之三十《终点与起点》(组图)
·下一篇:无
·北上无音讯·归来有忠魂(组图)
·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青杠坡下祭忠魂,红色基因代代传(组图)
·王花龙:清明思英烈 鲜花祭忠魂——金寨县中小学校多维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
·特稿:清明思英烈 鲜花祭忠魂——金寨县中小学校多维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
·张玲:清明时节忆忠魂:建瓯多样化祭扫活动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特稿:清明时节忆忠魂:建瓯多样化祭扫活动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朱芹:缅怀英烈祭忠魂 抚今追昔励初心
·特稿:缅怀英烈祭忠魂 抚今追昔励初心
·黄晓婷:志愿描红祭英烈 一笔一画铭忠魂(组图)
·特稿:志愿描红祭英烈 一笔一画铭忠魂(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