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大院士、一位大学校长、一个知名教授,但张老师却从来没有在乎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是始终心系患者,保留着自己最本质的初心,实在令人敬佩!”刘清泉说,在武汉的近距离接触里,张院士的言传身教令他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老头儿真的是‘拼了’!”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三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4月16日上午9点半,张伯礼和刘清泉这对抗击疫情战场上的“最强搭档”功成挥手,道别武汉,凯旋回程。
武汉疫情阻击战告一段落,但“最强搭档”的故事还在继续。为更好地开展康复者治疗工作,6月底,刚刚返程两个月的张伯礼和刘清泉接到任务——二人将再次携手,重赴武汉,开设康复门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康复管理工作。据悉,张伯礼将于六月底出发,而刘清泉则因参与北京疫情防控专家组指导工作,于七月初启程。可以预见,这对抗击疫情战场上的“最强搭档”将再次开启新的征程!
大家之言:“想要中医走出国门,先走遍中国”。
此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名声鹊起。在社会大肆称赞中医药的神效之下,刘清泉却始终保持清醒。“中国没有特效药,但有特效的治疗方案。这是中西医协同救治的结果。”他表示:“中国大地上不应该出现中西医对立,二者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无独有偶。2月24日,当白岩松问张伯礼院士如何看待“中西医孰强孰弱的争论”时,张伯礼院士直言不讳地表示:“无聊、无知、没有意义”。
张伯礼认为,争论这个没有意义,治好病是最重要的,中西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西医对于急性、重病抢救手段无可替代,而对慢性病改善、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我们中国人应感到幸福,有两套医学保证健康,有什么不好呢?何必分你的、我的,一定要争个高低,10个手指头不一样长,但缺一不可。”
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多年来,我国始终重视中医药的振兴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提到该话题。
在刘清泉看来,除政府以及社会的重视外,中医人自己也应“自信、自强、自立、自觉”。“不要把中医妖魔化和虚无化。学中医就像学做中国菜一样,没学会、做不好,不等于它不好吃。”
谈及中医药的发展,刘清泉直言,中医想要走出国门,首先要走遍中国。“如果连中国的西医都不认可你,你走出去谁能认可你?因此,要让全国的西医对中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掌握它;而我们中医也要全面传承掌握中医技术,守正创新,使中医药获得更多生机。”(编辑:李慧;审核:熊文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