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朱先树散文集》>>正文
我距离老师多远
2013-04-10 17:32:40
作者:高立宪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朱先树老师为我的第二本诗集写序时,我尚未认识他。杨光治老师多次向我夸赞他人品文品好。但我寄稿过去时还是怕他不理睬,他毕竟是个名人啊。然而,一个月不到,便收到他的序文,信短但热情,解释信迟复原因,有电话号码,欢迎我来京。

    鸿雁传书,礼尚往来。我不断地寄稿过去,他总是每信必复,既鼓励又中肯地批评。

    “你的几首诗,可读都在于立意,而在艺术表达上,除了目的性外,灵动性似还弱些,把新锐的东西表现得较为平实了。”

    “诗思还要广阔些更好,精巧的工艺品是美,宏伟的建筑设计也是美,二美同在,但功利的选择是在后者。这不是要你改变什么,而是要你理解美的相对存在性及其价值不同。”

    “潜心于自己的写作,广涉博取,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色,否则太累,也难于成就自己。神经纤细会对周围事物敏感,酿成艺术的香醇,但过于纤弱则是会受伤的。”

    他的谆谆教导给我极大的鼓舞,使我相信他便是上帝派来做我老师的人。1998年9月,我等来了上京的机会。火车清晨5点到京,我打的到他家楼下时,天刚刚亮,不敢太早上去打扰,便把行李箱放在石凳上,在花园赏花。玫瑰开在清晨,更加娇艳美丽。我扶花闻香,独自享受浪漫。而当我转身,发现行李箱不见了。

    行李箱装有我去开会的资料,一般人得到是垃圾,但对我很重要。所以,初见老师.来不及打量他,我便开始哭诉遭遇。他马上陪我下楼寻找。转来转去,问了好几个人,又往附近的巷子里窜。东西当然找不回,但我渐渐地平静了。老师有让人宁静的魅力。他清瘦、清高,声音清亮,额上的皱纹像溪流。他亲切、谦逊、温和,使我觉得他像亲人,而不是什么名人。他买来早餐,让我先吃。我的鞋坏了,领我去补。啰嗦地介绍附近的旅馆,让我选择。夜晚我从他家出来,定要送我。我只顾说话不看路,常被他提醒前面有柱子,有积水,有石阶。

    可能因我尚存几分稚气,也可能出于对我的同情,不仅老师,连他的夫人李宝云阿姨也对我很好。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宽容关爱,我便更无拘无束。我们很快便熟悉起来。我喊老师不带姓,好像我是他惟一的学生,他是我惟一的老师。同样地,姨也像是我一人的,若别人也简称她为“姨”,我会嫉妒。我喜欢这甜蜜的错觉。姨与我母亲同龄,性格也颇相似,有几分阳刚之气,而我与母亲不能沟通的能与她沟通,她能传达给我人生的经验,我对她更多一分敬意。在姨面前,我更容易忘记老师是名人。

    我第二次上京,买一把青菜便登门。而姨说:“你还是客气了,朱江回来(朱江:老师之子),从不买东西,只说妈——,我想吃什么什么。”第三次,索性住在他家,霸占书房。我回到珠海仍常打电话“骚扰”。熟悉后,老师也不客气,常常责备我性格大大咧咧的,处世无经验,不敢交际,见识面窄,批评我过于情绪化,以及我的理想主义。而我总顶嘴辩白,一反击便滔滔不绝。最后,总是他以沉默的方式挂出免战牌,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姿态。待我冷静,哪怕暗地里承认他对,表面我也不认错。我有点“欺负”老师脾气太好。姨最爱看我与老师“吵架”,她好做公正的法官,时而替他说话,时而又庇护我。姨熟透了老师的思维方式,能对他的长篇大论做简单明了的概括。

    热情能干的姨是家长,好像太阳,把家里照得温暖光亮。可爱的小孙女像月亮,给家人以温柔的心情。在家中,老师没地位,但最幸福,不用操心,想写作就进书房去。他不懂逗小孙女,只会握住她的手说:“来,让爷爷亲亲。”厅中对着电视机的柔软的长沙发是姨的专座,她身体不好,躺在上面还是不太舒服,但是安慰。假若老师先坐在沙发上,姨一出来,他便马上让座。一起散步时,当姨增生的骨质又引起疼痛,他会停下来替她捶背。宽敞的书房是老师的,六七个书柜摆满整整齐齐的书籍,大部分是诗集,像一排排列队站岗的士兵,等候首长来检阅。而同样是编审的姨,常年在卧室里的写字台看稿,光线不足,靠近厅中电视机,常常是刚放下家务拿起书稿,未看几页,门铃或电话又响。据我观察,他们一点也不懂浪漫,但长期以来相濡以沫、共甘同苦、互敬互爱所建立的深厚感情,却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老师从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那段时间他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与姨结婚,他内向温和,稳重沉静,姨开朗豁达,果断干练,一个学中文,一个学戏剧,互补又同道,简直是天仙配。

    1971年,文化大革命后重新分配工作,他去商务印书馆哲学编辑室研究西方哲学。这段经历把他的世界观修炼得更加笔直,他总是辨证地看问题,冷静又客观,为他后来长于对诗坛作全景式关照打下扎实的基础。1978年起,他在诗刊社搞理论编辑,二十多年来,写了大量评论文章,对新时期中国新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他是“上园派”诗评家的代表之一,其他有阿红、吕进、杨光治、叶橹、袁忠岳等。他们主张稳健的开放,尊重诗歌创作的艺术事实和新诗自身的文体规律,对新诗文体规律的总结和新时期诗歌创作与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年,左右不讨好地结束了有关朦胧诗之争的持久战。老师还长期负责诗刊刊授工作,扶持了不少新人。翻开他的著作目录,便可见到诗坛上熟悉的名字:叶延滨、林希、李钢、傅天琳、李松涛、李自国,赵恺、韩作荣、胡鸿、华舒……好一片美丽的花。

    老师身在诗坛重要位置,研究诗歌的流派、著作和发展,对中国新诗创作进行年度概评,而我以为,他对诗歌普及工作所作的贡献更为可敬。《假如你想作个诗人》、《诗的基础理论与技巧》、《诗歌创作技巧百例》等著作都是为广大诗歌爱好者和诗的初学者而编著的,前者曾是80年代重庆出版社的畅销书之一。

    “我由于工作关系,接触不少年轻的爱好诗歌的朋友。他们爱读诗,也喜欢写诗,但其中许多人对诗的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知识并不多。因而往往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他们读诗一般只凭直感,判断是非的标准也很简单:“好”或“不好”,或者说对某首诗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而对诗歌作品本身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自己写的诗,自我感觉都很良好,而给别人看却又不能得到认可,他们投寄稿件到编辑部又难于发表,甚至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于是他们苦恼,或者怨天尤人,或者怀疑自己是否是这块料子。因而对诗失去信心,甚至逐渐失去了对诗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诗的损失。” (《诗歌创作技巧百例》后记)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老师满怀振兴诗坛的愿望,以及对广大诗歌爱好者的热爱。

    “说老实话,作为编辑,天天读作者的来稿来信,眼睛都起茧子了,一般也难于动情,而经常又要接待来访,送往迎来,也变得无动于衷,遇与未遇也不大当回事。”(摘自《给天才以生长的泥土》一文)

    编辑工作,确实辛苦忙碌,十分繁琐,然而老师责任感很强,又善解人意,处处替作者着想,总是轻易被作者的真诚所感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人家从那么远来,能不……”这已成为他日常的口头禅。

    老师平易近人,对工作兢兢业业,向来是有口皆碑的。1992年,他患胃癌,手术割去胃的五分之四。那时,他以为生命接近终点,在病床上还替作者写序,不想人生留下遗憾。那时,熟悉或不熟悉的诗友,从刊物得知他患病的消息,从全国各地寄来慰问信或钱物,像雪片一样多,惹得他一次次热泪盈眶。一个失业的湖南女工,也寄来20元钱……后来他回赠了一批书籍。

    他是胡鸿的诗歌老师,曾替她的一本诗集写赏析,评介“她的诗把忧伤写得这样美丽,又把美丽写得如此优伤。”胡鸿在世纪末给一位肝癌患者献上一份爱心,对方用垂死的生命拯救了她的诗心,胡鸿热泪再次涌起。我流着热泪阅读有关文字,以为这是诗的力量,更是爱的火炬的传递!

    老师的著作,没有咄咄逼人的气焰,不像某些名家的文章卖弄多于传授。他只是纯粹地传授知识,给人豁然开朗的清澈感。翻开他的著作,我便为他文笔的亲切所感动,为他的理性之光所迷醉。他出版的书早已销完,有两三部书稿因如今出版业与经济挂钩而暂时“难产”,我很为今天一些诗歌朋友没机缘读到他的著作而可惜。我想拥有他的全部著作,而他的样书不多,不能每本送我,有些我只能借读。我摘录他的诗论精华,打印成册,寄赠一些诗友。给诗友的复信中也常引用老师的话,“寻找自我与现实的交叉点”,“应坚持自我,不能盲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山头,哪怕这个山头很小,”“切忌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艺术上一个作品重复了,就是废品。”“一首诗的好坏主要看思想与艺术的统一,题材对诗来说并不是重要的,而重要的是如何去表现……”老师知道后很感动,把我借还的样书奖给我。我记得那时我气得流泪,直蹬脚,因为昨晚为抄完那本书我三更未睡。老师有点不知所措地说:“你看,这个高立宪,赠书给她还不高兴!”

    老师以诗评家成名。其实他也写过现代诗和古体诗,中学时就发表过诗作,一首诗能赚两元钱稿费。我看过他大学时的照片,那时的他看起来很纯洁。俊秀文静,目光温顺,头发乌黑浓密,很有文人气质。但有几分清苦的童年带来的忧郁。我相信,老师的清高、善良、温和将贯穿他的一生。他患胃癌时曾经头发全部秃光,康复后又奇迹般长出满头黑发。我对姨说,若我开始习诗时就认识老师,可能我早就成名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假若能早日相识,在老师与疾病作斗争,在姨忧心如焚地奔波之时,或许我能分担一份痛苦,至少也会成为那些关心他的诗友们中的一员。而我认识老师时,他那自然美丽的卷发已经花白;每次相见,他最大的变化是头发又少了。这令我在背后伤感。与老师相聚的日子,点点滴滴都烙印在我的心中,我温暖地思念他们,同时也思念姨所述说的那人,在9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借着烛光,他伏在书桌上奋笔疾书至三更……他领回一群学生,挤满屋角和床铺,包饺子,嘻嘻哈哈……

    老师生活俭朴,穿衣不太讲究,如今仍保持每天喝粥的习惯。长期以来,他埋头工作便废寝忘食,无论多迟下班也要赶公交车回家自己煮食,他从不自上馆子,经常下午两三点才吃中餐,他从未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这源于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做过苦力,捱过贫困,而且经历过亲人尽失的悲痛。惟一的哥哥被国民党抓去当兵,一去不回。家在河畔,父亲以拉纤为生,屋无一间,地无一垄,住的是茅房。他小小年纪便去帮拉小纤。如果不是解放,共产党动员贫农孩子上学校,他不可能成为今天著名的诗评家,而是极有可能是另一名纤夫。当时,因课本缺乏,没有一二年级的课本,他便从三年级读起。双亲四五十岁才生他的,在他读高中时,他们已年老体弱,无法多挣口粮,更是常常挨饿。1960年,父亲病饿而死。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时,母亲正患重病在床。母亲是他惟一活着的亲人,她在病中他怎能离开?他想放弃上京求学的机会,在家陪伴和照顾母亲,而母亲非要他去不可。一个搪瓷茶缸盛着的半碗饭,便是他从四川到北京两日两夜的全部粮食;他所带的包裹,仅一条没有外罩的旧棉絮。进了大学,学校发助学金、粮票,常年挨饿的他俨然是进入了天堂,十分感激党的恩情。可是不久,传来母亲挨饿病死的消息……我看过老师去年回乡的照片,其中好几张是他站在父母的坟墓前照的。芳草萋萋,绵绵情怀,只化一声呜咽。在失去最后一个亲人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共产党就是他的亲人,姨就是他的亲人,广大爱好诗歌的朋友都是他的亲人,他的心始终满怀感激。

    据我了解,老师有大爱,做父亲却不太称职。1969年,姨去湖北“五七”干校,一去两年,她走时朱峰才一岁,托人照看,老师一有空闲便亲自照顾。父子两人单独相处所建立的感情想来是很美妙的,只是那时朱峰太小,尚未有记忆,而老师向来感情不外露,自然也不会提起。我们就权当那时的老师是位好父亲吧,只是姨回京后,他便很少理会孩子,家事全交给姨,一心扑在事业上。由于长期缺乏感情交流,父子间几乎无话可说。他时而也训斥孩子,但宛若几声干咳,毫无作用。姨说,假若他对自己的孩子也像对待学生一样,也不至于如此。侥幸两个儿子有位好母亲,自己也算争气。或许,越严肃的父亲越有可能成为儿子的偶像。朱江10岁左右也曾迷恋过写诗,得到母亲的赞扬,便把几首诗稿投《北京晚报》,每天一放学就翻报纸,盼着找到自己的名字。老师出差回来,姨把此事说了,老师只是淡淡地说“过段时间他就会冷下来。”姨提起往事时哈哈大笑,她说那时她以为他们家要出一个大诗人呢。而我却有点不敢面对朱江。因为正是许许多多热爱诗歌的“我”,夺走了他该享受的父爱。

    经济大潮对诗坛的冲击,也曾使他一度无奈、困惑。由于他寻找诗的出路时始终离不开对现实的思考,所以他最终能拨开云雾见月明。他明白,“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缪斯女神已从神坛上走下来,自谋生路;诗要面对时代现实,关注现实生存状态。许多流派由于提不出自己的文本,所以消失了。我主张‘情到真境诗自真’。”(摘自唐德亮文《五月诗城》朱先树语)他主张多元发展,在艺术上采取宽容的态度,给予探索性的作品以一席之地,不过认为仍应当有主潮。他始终认为,每一个诗人都应当努力寻找自我与现实生活的交叉点,从这里出发去进行创作,无论用何种表现方法,客观描写或自我表现都会写出好作品来。

    一个人才华卓越并不意味着能获得别人的敬重。才华通常招来嫉妒、羡慕或佩服,而高尚的人哪怕是小人物也令人尊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格堕落的现象如此普遍,高尚的存在本身就是给追求真善美者最大的鼓励和安慰。我敬爱我的老师。不单只为了学诗,更想学习他如何做人。老师是名人,而在他工作的文联大楼,以及他所住的作协宿舍楼,名家多如繁星,名人在名人堆里很平凡。因为老师从不张扬,不露锋芒,多一分冷静和宽容,使他更显得平凡。他在60岁生日之际,我拙写了《秋天的献词》献给他,他在回信中写道:“赞颂的词句,美丽动人。但人生乃‘耳顺’之年,应当清醒,有自知之明乃为高境界也!”我知道,任何想讨好老师的行为都是白费心机,不过老师也知道,我有真诚抒情的权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诗坛春意几许——《诗刊》编委、著名诗歌评论家、著名诗人朱先树访谈
·下一篇:
·目录
·走进大瀑布
·冰山记行
·天池
·山不在高
·故乡的河流
·荔乡散记
·北海印象
·访台散记
·谒韩文公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