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朱先树散文集》>>正文
访台散记
2013-04-12 10:43:29
作者:朱先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槟榔小姐

    槟榔树是热带的一种很有名的植物。辞书上说槟榔树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子就叫槟榔,长椭圆形,橙红色,有芳香味。因为北方没有,我没见过,也没吃过,只在想象中十分美好地存在。

    台湾产槟榔,公路两旁常有许多卖槟榔的小亭,如一间电话亭大小。售货的大都是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儿,有的货亭上还有槟榔的招揽广告,所以这些售货女孩儿,人们都叫她们“槟榔小姐”。

    从台北、台中到日月潭,一路上我的确见到不少这样的槟榔货亭。同行的台湾诗人朋友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槟榔小姐”的故事。主要是说,“槟榔小姐”是公路沿途车祸之源,这颇让我吃惊和费解,原来是因为“槟榔小姐”都很漂亮,使得司机们开车总是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常常不小心就撞到别的车上,或将车开出公路外面了。“槟榔小姐”成为了具有磁性魔力的诱惑,于是就生出这许多美丽的悲剧故事来。

    当然我以为这不过是一种夸张而已,我们一路上就未见过这样的悲剧情景。人们为了赞美“槟榔小姐”,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了,非要以这种极端的恶作剧似的手法去表现她们美的诱惑力不可。

    我坐在车上,沿途见到的槟榔货亭,售货的也的确是一些打扮入时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儿,但由于车匆匆而过,都没看清她们是不是真有诱惑人的表情。槟榔货亭和“槟榔小姐”只不过是一种事实的存在,“槟榔小姐”的美的诱惑,和诱惑之后的喜剧或悲剧,我已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了。

    谷关之夜

    我不知道谷关的历史,不,实际上是根本不知道这个地名。

    车到谷关,天已经完全黑了,也没见到多少灯光,因为是在夜行中进入谷关的,所以也不知道这里是城市还是集镇。

    进到谷关大饭店,大厅宽阔,靠楼梯处是收银台,也算气派。进入二楼房间,才看出这是一个老饭店,设备也还齐全,但仍有些陈旧感。不过在路上赖益成先生曾告诉我们,说住这个饭店,好处就是有温泉热水可以洗浴,于是吃过晚饭,我就回房间洗澡了。待我从容享受温泉水浴,洗去一天旅途劳顿之后,从浴室出来,同屋的高洪波已不在房内。我穿好衣服休息一会儿后,想应当到街上去看看,可是找了几个房间,同行者大多不在房内,也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想他们肯定也是上街游逛去了。于是我赶快走下楼来,在饭店外的停车广场上,四面却是一片漆黑,也见不到一个人影,我已分不清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也找不到哪里是通向街上的出路。绕场一周,只见远处有稀落的灯光,我不敢冒然行走,只好放弃了上街的念头,仍然回到房间。这时所有的房门都关着,也不知别的房间谁还在房里。

    看了一会儿电视,也没有什么有兴趣的节目,于是我又踱步出房门,再次下楼来。这时发现楼外的一凉亭里,坐着的正是我们的人,他们在那里有说有笑,我奇怪第一次出来并没见到有人啊,也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聚在那儿的。于是我也走了过去,加入其中。高洪波正在那里表演他的功夫茶的倒茶功夫,颇得大家赞赏。石桌上还放着花生糖果,大家有说有笑,热闹亲切之极。后来有人提议讲笑话,古今中外,文雅粗野,无所不有,无拘无束,大家时儿侧耳倾听,时儿捧腹大笑。最后杨牧讲一个笑话,要大家竞猜,并宣称猜中者还能从他那里领取奖金。竞猜笑话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之后,以后的结局如何?大家七嘴八舌,说出了许多答案,结果没有一个猜对的。杨牧得意地揭开谜底,说是生下了一堆毛毛虫!这又引起大家一阵欢笑。直到11点多钟,因明天还要赶路,大家虽然都无倦意,也只好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到外面一看,这谷关原来既不是城市,也不是集镇。饭店对面有一些楼房建筑,中间是大峡谷,一座吊桥连接两边,景色别致优美。这原来是中横公路上的一个站,因在幽静的山林中,车少人少,给人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虽然只在这里住了一个夜晚,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深刻印象。

    车过梨山

    梨山,既不是城市,也不是村庄,在中横公路上,算是一个高山站。山坡上有一些商店房屋建筑,特别是道旁一排密集的水果摊,倒使这里显出一种繁荣景象来。

    上午9点多钟,车到梨山,大家下车后就去逛水果摊。这里的梨、苹果、水蜜桃等各种水果琳琅满目,但我们不能买,一是没有台币,另外价钱也太贵,一斤水蜜桃要250元台币,合人民币60多元,一斤只有两个,这让我十分感慨,北京的水蜜桃,好的也不过一、二元人民币一斤,就是说,在这里买两个桃,在北京可以买两筐了。但是台湾的朋友们价值观和我们不同,他们买了不少水果,招待我们,吃着这高山水果似乎不容易,别有一番滋味,也许会让我们永远难忘。

    我们的兴趣是照相,为这次旅行留下纪念。我在一个水果摊前想和一个高山族打扮的妇女照相,结果她提出要买她的水果,否则不照。但我一面和她聊天,一面随行的朋友还是偷拍下了两个镜头,这种猎奇的成功,使我心中窃喜,感到十分满足。

    梨山属高山区域,历史上这里是原住民区。据说1949年后,特别是1956年兴建东西横贯公路经过梨山,参加这项筑路工程的众多官兵,付出了极大的艰苦和牺牲,路修成后,就以“荣誉国民”的尊荣留下来,告别枪杆,扛起锄头,开发山区,成为这里的“移民开发者”。他们垦地、建房、种树、种菜,建立了高山农场。数年后,苹果、水蜜桃以及高冷蔬菜等,成为了这里的农产新品。而今这里就成了山林开发区,我们也不知道这里汉人有多少,还有没有原住民。我提出要和那位少数民族打扮的妇女照相时,她拒绝的理由有一条说她不是高山族,但我见她并不理直气壮,这就说明,这里即使是原住民,由于汉人的入侵和同化,也使他们失去自我民族观念了,离开梨山时,我们在车上看到山坡上零星或集中地分布着许多建筑房屋,显然这里也由于和外界方便的交通往来,并不显得隔绝,发展也与现代化同步的。但据说这种发展,现在又有了新的限制了。因为山林开发,垦地种树等,虽然有经济效益,但对生态是一种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因此很有可能还会进行新的移民,恢复原自然生态。如果是这样,这倒是一种长远的为人类生存造福的设想。那么梨山将来很可能只有山而没有梨了,我想即使如此,这种超前设计和远景规划肯定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日月潭记游

    可以说知道台湾的人都知道日月潭,我是读小学时从地理课本上就了解日月潭是台湾的风景区,“日月潭水清又清”,这是我们小时候唱的关于台湾的一首歌里的歌词,如今到了台湾,又到日月潭参观,从向往到现实,算是实现了美好的夙愿。

    日月潭原是日潭和月潭的合称,这是我原来并不知道的。我们是下午两点左右由台中到达日月潭的,随即就安排乘游艇游湖。游艇经过开阔的水面,一直开向“日月涌泉”,快接近东面山下时,沿岸是一片片苇草丛生水面,偶有鸥鸟飞落。这里虽然是旅游胜地,但仍保持着一种宁静和原始的生态景象,的确是十分不易的。而靠近山脚处,一柱水花,从湖底涌出,时高时低,这就是有名的“日月涌泉”了,这涌泉又为这静谧清幽增加了一种动感。这“日月涌泉”原来是为发电,从浊水溪上游开凿的十多公里长的引水隧道引来的水而形成的,这表面的自然景观,原来是民工们的智慧和血汗筑成的啊!为了观赏这一奇特美景,游艇在距涌泉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大家在赞叹中,不停地举起照相机拍照,都希望把涌泉水柱收藏在镜头里。我也照了几张,可惜后来冲洗出来时,只是一片远景,和实景的感觉已大不相同,这一方面是我的“傻瓜”照相机太“傻”,另外也是我的照相技术有问题,我这才明白了人们常说的照相也不一定真实,这原来还包含着一种美学原理呢!

    参观涌泉之后,游艇便调头向湖心的光华岛开去,在临岛的浮桥码头停舶后,大家都拥到了岛上。据史料记载,原来的日月潭水位低,这光华岛就是原来的珠仔山,这山如一座金字塔,环山住着许多邵族原住民的部落。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总兵吴光亮还在山上修建有正心书院,可见这珠仔山(光华岛)原来也是不小的。1934年日本人为开发日月潭兴建的发电所完成,日月潭水位全面升高了25米,从此大部分陆地淹没水下,珠仔山也就仅剩下很少的尖顶突出水面,这就是光华岛。我不知道是否从此日潭和月潭才最后合为一潭统称为日月潭的。

    现在的光华岛实际上很小,方圆不过几十平方公尺吧,上面只有一小庙亭,供奉着我忘了叫什么名字的菩萨。约有十几个男女信徒。说是什么宗教组织的,他们拿着小旗,穿着统一的黄色服装,在岛上喝茶聊天。我们走到小庙前,同行的一位台湾朋友告诉我,说这菩萨是管婚姻的,我不信神,管婚姻的菩萨更没有什么关系,但旁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信徒,手里拿着香,给我们免费进香,于是我们都好奇地去烧香作揖,心里也并不虔诚,只是为了让同行者给照相留念。上完香我们又和信徒们照相,他们也都积极参加,十分亲切随便,也看不出他们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尘俗味和我们也差不多,开始有人就说他们是为旅游服务的,至此我还真在心里想,说不定他们也真是为了旅游宣传来此工作的吧?因为这岛实在太小了,上面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但名气在,这是日月潭的湖心重要景点,也许有这些人在,旅游者会更觉得有意思,这实在也是一种吸引游人的好办法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谒韩文公祠
·下一篇:北海印象
·目录
·走进大瀑布
·冰山记行
·天池
·山不在高
·故乡的河流
·荔乡散记
·北海印象
·谒韩文公祠
·爨碑参观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