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振兴中医>>正文
特稿:关于改革中医教育的六点建议(图)
2021-03-05 13:02:24
作者:朱世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中医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中医药教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性重要作用,这里就中医教育改革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中医院校学制应适度延长

    当下的中医院校一般是五年制。数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时间对于培养合格的中医执业医师远远不够。建议,借鉴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验成果:5+3,即8年制。其中5年的专职系统理论学习,3年临床跟师过渡,毕业时经考试合格,同时颁发毕业证书和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二)中西医学课程学时比例必须调整

    多年前,中医院校中西医课程学时之比为7:3;后来逐渐削弱中医课程、强化西医可证,变而为5:5;再后来每况日下,有的甚至变为3:7。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西医院校里西医课程与中医的课程比却是95:5,甚至更低。其结果,有人说,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一个本科毕业证,两个中专生水平;西医不通,中医不精。”没有学时保证,就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建议:调整中医院校的中西医教学时间比例,两者之比应以7:3为宜。

    (三)教学内容要突出中医经典

    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也有部分中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大经典。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专家重新编选中医经典教材,通过足量学时的教学,使中医院校学生夯实中医经典基础。

    (四)必须强化医古文基础

    《医古文》作为必修课,至少应在120学时;《医学史》必修,可在30学时。《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每门课,应为200-300学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数量在一定条件下就是质量,没有一定学时的学习,学生的学业水平质量就无法保证。

    (五)借鉴历代中医教学经验倡导背经典、背经方

    历代中医名家大都强调背经典。过去跟师学中医,先打基础,背《汤头歌诀四百首》,再背《药性赋》等,然后背《伤寒论》《金匮要略》。行医实践中,凡名医没有一个不是背过经典和经方的。清代医学家陈修园授徒,让学生从《医学三字经》开背,继而背经典,做的就是打基础的功夫。古代名医的经验值得中医院校在教学中借鉴。

    (六)在中医院校之外创办“高徒班”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第十二款“优化人才成长途径”中提出的“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经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师承教育继承人,符合条件者可按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的文件精神,继承中医人才培养以师带徒的师承模式,建立高师带徒班,定能收“名师出高徒”之效,加快高级中医人才的培养步伐。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关于在中医院校建立中医疫病防治学科的建议(图)
·下一篇:特稿: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路径(图)
·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知识教学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知识教学的建议(图)
·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建议(图)
·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关于改革中医教育的六点建议(图)
·关于在中医院校建立中医疫病防治学科的建议(图)
·特稿:关于在中医院校建立中医疫病防治学科的建议(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核
特稿: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
特稿:文化自信,传承精华——中医药应该成为文化传
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医中药
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
特稿:关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增加中
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建议(
特稿: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
特稿:关于加强中医院校古汉语和中医经典课程比重的
关于加大依法惩治医闹犯罪力度的建议(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