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吕玉兰传
第二十六章 天大的事由地大的人来干
2014-08-27 15:49:55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邢台日报》1978年8月23日刊登的一篇访问东留善固大队的通讯,生动地记叙了东留善固大办农业机械化的情景:“离开田野,跨进大队修配站的大院,我们立即被一种崭新的景象吸引住了。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机具:开沟机、打埂机、点播器、收割机、脱粒机、扬场机、烘干机等。机房里,一拉溜儿的电钻,车床飞快地运转。”

大型拖拉机在东留善固地里耕耘。

    文中这样介绍该村依靠集体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公社化以前,东留善固连一台柴油机也没有,人推水车驴拉磨,人担扁担牛拉车。那时,人们就向往着‘点灯不用油,耕地不使牛’的美好远景。可当时是小家小户,力量单薄,哪能办得到呢?公社化后,人多力量大,集体经济雄厚了,才为机械化铺开了路子。现在大队有一部汽车,大小拖拉机15辆,各种农业机械390台(件),在耕作、排灌、植保、运输、米面加工、饲料粉碎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自力更生、因地制宜,这是玉兰指导农业生产的一贯思想,在发展农业机械化方面也是如此。据1974年10月20日《邢台日报》题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根本在路线》一文介绍,东留善固“根据土洋并举,大、中、小并举,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并举的原则,以‘土、小、半’为主,从改革农具着手,积极推广各种新式农具……在改革农具过程中,广大贫下中农和能工巧匠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创制和改革思想的方案。修配组经过反复试验,改革了耧、犁、耙和小型机引、畜拉等新式农具,适应了科学种田和间作套种的需要。”

    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多年实践表明,农机发展不仅有赖于“硬件”,即拥有一定的资金和众多的农业机械设备;还有赖于“软件”,即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使农业机械使用好、保养好、修理好、管理好,以充分发挥其效用。在学习、掌握农业机械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玉兰和东留善固的干部们也是十分重视的。

    他叫贾新华,现任东留善固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当年是大队农机修配站站长、革新能手。他向我介绍了玉兰领着他们创办修造站、开拓学习农机技术新局面的动人情景:“那是1972年,村里刚建农机修配组时,一没房子,二没车床,三没技术,唯一的家当,就是一座烘炉,一把钳子和两把铁锤。玉兰这样一再鼓励俺们:‘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出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没有房子,俺们就在露天干;没有技术,俺们就走出去,到先进社队、厂站学习,在实践中琢磨;没有车床,俺们就抡大锤;没有烘炉,俺们就从公社采购站的废品堆里找来一个破铁砧子,自己动手打风箱制造。俺们硬是用大干苦干,突破了道道难关,使简易修配组发展到拥有3台车床、2台电气焊机、一座翻砂炉和多种农机配件的农机修造站。那时候,俺们除修理一般机器外,还能制造十几种拖拉机零件,做到了拖拉机小修不出队、中修不出村。同时,还先后制造、改装大中型农机具30多台(件)。通过多年的实践,使俺们村有史以来第一次涌现出一支拥有驾驶、修理、制造简单配件的农机技术队伍。”

    为了进一步管好农业机械,这个村还建立了一套农机管理制度。据前面提到的《邢台日报》载《实现农业机械化根本在路线》一文介绍,这套农机管理制度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一套专门的农机管理领导班子。在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的领导下,大队组织了一个农业机械领导小组,有一名支委和老贫农、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全大队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各生产队也相应地建立了管理小组。二是建立了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大队先后挑选了100多名文化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人担任各种农机手,做到管机先管人,管人先抓思想。同时,还经常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做到既会使用、又会修理。三是建立了一套专门的农机管理制度。对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大型农机,建立了操作、安全、保养和财务等管理制度,做到定机、定人、定制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夺得农业丰收,吕玉兰和社员们喜不自禁。

    经过玉兰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东留善固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终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这个本来有名的“穷沙窝”,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粮食亩产在1966年上《纲要》即《1956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要求的亩产400斤的基础上, 1969年过“黄河”即亩产500斤,1972年跨“长江”即亩产800斤,1973年超千斤,亩产皮棉也突破了百斤关。从1973年起,东留善固粮、棉亩产一直保持在粮食超2000斤和皮棉过百斤的高水平上,每年向国家贡献的粮食和棉花,抵得上几十个村或几个公社。大队还购买了2部汽车、3部大型拖拉机和12部小拖拉机。

    在经济获得大发展的坚实基础上,玉兰和她的同事们又开始了建设新农村的战斗。他们从1976年开始,齐心合力,精心规划,统一施工,苦干4年,先后整修主街4条,胡同20条,建房1620间。到1980年,全村男女老少全部搬进了新居。《邢台日报》1978年8月23日发表的一篇通讯中,用极其兴奋的语气,这样描绘东留善固村的新面貌:“如今,我们来到这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种新景象:一幢幢新盖的红砖瓦房,整整齐齐;新建的南北大街上,一串银珠似的路灯当空悬挂,两旁的白杨、绿柳秀丽挺拔;那一望无垠的田野里,谷子弯腰,玉米挺立,豆棵摇铃,棉枝压蕾;郁郁葱葱的果林里,沉甸甸的苹果、鸭梨结满枝头……”

夺得农业丰收的东留善固村干部群众们,踊跃向国家喜交爱国粮。

    东留善固建设新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他们的成功经验,先后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当时担任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农业部顾问王观澜,以及河北省老领导、老同志李雪峰、刘子厚、马辉、马力、曾美、尹哲、李炳良、李永进、徐纯性、洪毅、周欣等,先后到东留善固村视察和检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创东留善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业中,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诗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尧山壁,当年曾长期在东留善固体验生活,他写于1972年的长诗《渡“江”进行曲》,热情歌颂了大干社会主义的东留善固人。当年的《河北日报》、《邢台日报》等报刊杂志,多次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了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献身精神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二十七章 堡垒工程
·下一篇:第二十二章 面对荣誉的新考验
·吕玉兰——生命的路标
·读《吕玉兰》
·邢台市首家好人馆“临西好人馆”开馆(图)
·临西县举行“迎七一”践行“三严三实”主题党日活动(图)
·邢台应大力弘扬玉兰精神
·大力弘扬玉兰精神 自觉践行“好官”之道
·为人民服务是吕玉兰精神的核心(组图)
·咏玉兰
·国粹献给您:人人敬佩的好书记(组图)
·玉兰姐,您永远是我的榜样!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