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纪念文章
吕玉兰之照片里的故事(10):周恩来邓颖超老一辈革命家为何重视吕玉兰的成长与培养?(组图)
2020-05-25 10:36:48
作者:吕继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文革初,吕玉兰虽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才六年,也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最小的基层“当权派”。可她是省级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与上级各级领导,尤其是大领导有交往,关系“密切”,又是国家总理眼里的“红人”。于是,她成了最年轻的“保皇派”。被山东临清县与河北临西县两地造反派,轮流揪去批斗、陪斗、游街示众。

    在一次和临西县委书记安经章一起被批斗时,造反派振臂高呼:“打倒安经章,保卫党中央”;“打倒吕玉兰,阔步永向前”。呼声震天,使在场保护吕玉兰的吕世周震耳发聩,记忆深刻。

    临西学生红卫兵造反派“瘤子兵”,强迫吕玉兰为不堪忍受“文革”造反派的侮辱跳河自杀的XX X抬棺陪灵游街。每次被揪出来批斗时,如被揪斗的中央领导那样,胸前脖子上,也挂着牌子,牌子上也写着吕玉兰的名字,名字上也用红笔墨水打上叉。双手被麻绳反剪捆绑绑着做“喷气式飞机”状。白天站在台上,被批斗,不让吃饭,不给喝水,批斗完就关押起来,不让回家。饥饿口渴,长时间游街,站台挨批挨打,吕玉兰双腿浮肿。后来,落下了血压高的病症。晚上不让休息,有时半夜正在睡觉,砰的一声,家里窗户纸被捅破,一杆红缨枪和手电光捅进屋内,电光照到炕上。经常这样,把吕玉兰父母吓得也落下了病根。在这样的乱世中,父母为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安危揪心,晚上不敢在让她家里住,就安排吕玉兰躲到几里地外的亲戚家过夜。更残酷的是,后来批斗时用秫秸杆糊上白纸做成小旗子,往吕玉兰脖领里插,把她的脊背皮肤插破,血流如注,鲜血染红了衣裤。造反派们惨无人道,迫害吕玉兰,这是在往死里整。有一次,造反派准备把吕玉兰彻底迫害致死,把重达几十斤重的铁钟糊上白纸,做成高“帽子”,想掩人耳目,扣在吕玉兰头上。企图把她压死闷死,谋害死。在村后,造反派把埋她的坟坑都给挖好备下了。可是,无论造反派们怎么折磨、迫害吕玉兰,她都坚强地挺着,默默接受“文革”的“洗礼”。有时,批她斗她的大会结束了,她还继续把干部们留下,继续安排第二天的生产任务。后来,实在经不住折磨,生命危在旦夕,吕玉兰就偷偷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诉说了她的经历和遭遇。这封信寄出后,很快转到周总理手里。周总理经过省地县级三级组织,了解情况后,指示邢台驻军派军代表,到东留善固支“左”。驻邢台部队解放军代表杜政委、曹文书副师长,很快带人驻进东留善固。把吕玉兰的生命安全,保护下来了。这封信,使周总理邓颖超两位老革命家,更了解了吕玉兰的经历情况。也成了中央最高领导,与最基层干部日后交往,结下革命友谊纽带。

    “文革”后,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周总理文革中保护了一大批革命老干部。却不知道,也保护过最年轻的小干部吕玉兰。

    文革中,毛主席发现被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全国很大一批老干部被打倒。很快就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修正。因此,在九大报告中这么表述:“犯了走资派错误的人,在他们提高了觉悟,并且得到群众谅解以后,应及时把把他们解放出来,给他们安排适当工作。”

    周总理以自己坚定的党性和人格的凝聚力,消除了党内的多次摩擦和四次大的分裂危机。50年来他是党内须臾不可或缺的“凝固剂”。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他藏而不露地将“15年赶上英国”,改为“15年或者更多的一点时间”,加了九个字。将“在今后1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句删去了“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八个字。不要小看这一加一减八九个字,果然一年以后,经济凋敝,毛泽东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搞经济还得靠恩来、陈云,多亏恩来给我们留了三年余地。”

    吕玉兰20岁被上级组织培养村党支部书记,这是新中国女性解放,男女平等,国家政治思想制度的进步。也是吕玉兰对农村民俗观念的一大突破。她带领全体干部群众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改造沙荒,平整土地,打井挖渠,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为人民谋福利,大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跟党走,依靠群众,团结人民,责任心强,勇于担当,有组织号召能力,思想进步,头脑灵活,把毛泽东思想与理论和自己实际工作密切结合。成绩引人瞩目,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培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挨批斗,洗礼锻炼,思想更沉稳成熟了。在这种情况下,批斗吕玉兰,和吕玉兰作对的个别人,对吕玉兰,仍咬牙切齿,讽言冷语,歧视鄙视女性:“别看她蹦哒这么欢,一个女儿家,早晚要出嫁,离开村里。这村里还是我老黑(因贪污被组织开除党籍处理的前任)说了算。拼命干,干也没用,图啥?”。某些思想落后,冷眼旁观的人,也附和问,是啊,没黑没白地干,还挨批斗,图啥?甚至父母亲人都不理解。直到1969年4月,吕玉兰当选中共中央第九届中央委员,成为新中国女性的佼佼者,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代表,村里这种人的这种声音才逐渐消失,不敢公开叫嚣。每当听到这种疯言疯语,吕玉兰就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树立战胜封建思想,战胜造反派的信心和决心。她经常学习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以白求恩精神为榜样,投身革命工作。她在其著名的文章《十个为什么》中,就用白求恩精神,反问那些鄙视女性者说:“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解放事业,图啥?他在为谁打乾坤?”。毛主席说白求恩支援中国的解放事业,这是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上面这两张照片,分别是:吕玉兰1975年参加全国妇联会议筹备工作,与筹备组全体领导合影。1978年参加第五届全国人大与邓颖超、康克清,巾帼女英雄合影。这是她从国家政治政权层面,直接参与起草,国家法规制度,提现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的写照。

    吕玉兰大干社会主义,是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行为,是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行为,是热爱家乡人民的行为。爱党爱国,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农村,建设家乡家园的责任义务,没有男女之别,没有地域之分。处于长期以实际行动,抵制封建观念思想的考虑,处于舍己为人,党而无私,献身革命事业需要,吕玉兰响应党中央国家号召,深受周总理邓大姐夫妇革命家的爱情所感动,所感染。尽管邓大姐每次见到吕玉兰,都催促问她:玉兰子,有对象了吗!?询问中流露出对吕玉兰的关心与牵挂!为了革命事业,坚决找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坚持晚婚晚育。直到1974年10月,吕玉兰35岁时,才决定结婚。经新华社河北分社领导介绍,认识了新华社总社记者江山,经了解接触,三观一致,志同道合,与江山结婚。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宝贵:挺起生命的脊梁——临西县玉兰小学“主人”办学理念断想
·下一篇:无
·陈宝贵:挺起生命的脊梁——临西县玉兰小学“主人”办学理念断想
·五月十七观玉兰
·孟凯韬:再观玉兰花
·吕继光:吕玉兰之照片里的故事(9):中国共产党为何培养吕玉兰(组图)
·心中有榜样 信仰有力量——关于临西县玉兰小学加强政治启蒙教育的调查
·三朵玉兰赞
·吕玉兰之照片里的故事(8)(组图)
·吕玉兰——临西人民的信仰
·吕玉兰之照片里的故事(7):河北省委书记李雪峰、闫达开先后来东留善固视察(组图)
·吕玉兰之照片里的故事 (6)东留善固二十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卫生活动中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