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征文活动>>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正文
散文——癸未年
2014-06-17 10:58:01
作者:馆陶县人大常委会 牛兰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到了是年的秋后,吃饭都成问题了。树叶子被捋光了,草种子被采光了,榆树皮被剥光了,所有长出来的绿叶都被薅光了。米糠、麦麸、棒子渣、花生壳、棉花籽、棉花旯等早已十分难摸到手了。我的大姐与姐夫一般是住在“解放区”的柴庄乡一带,虽然距里东场村有40里路,我偶尔也去一趟讨换些吃的东西带回。有时也到她婆家颜窝头村的家中讨换一点吃的东西带回。记得有一次,大姐的小姑子“小玉”姐姐给了我几个窝窝头。我暗自兴奋地往家里急赶着,约走到马头村村北的大路(比平地低三四尺的路沟)中段时,从毛圈村南的方向走过来一个高个子年轻人,比较温和客气地截住了本人说:“哎咳,小孩,你篮子里提的什么?”本人放下小篮子后,他立即蹲下身子审视篮子,半天不说话,也不动手。我内心里当然是怕他吃拿,所以,老是嘟哝着说:“俺娘有病,这是俺姐姐家给的!”但是,他审视好久后,还是拿起了一个窝窝头吃着说:“孩子,对不起,我会还你的。你走吧!”本人当时就认为这是个好人,不是坏人,很可能是“我们的人”(他从馆陶县城那边过来,是否是我们的侦察人员?),但实在是饿坏了!…。

    自从那次跟着母亲串村讨饭无所收获后,我就再也不愿意串村讨饭了,还因为我特别惧怕富家养的那些大狗。为了生命,后来的讨饭都是去馆陶县城等集市上讨要。这里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吓人的恶狗。另一种“讨饭”的方式是跟随父亲去“走亲访友”式的“讨借”。记得,当时曾到过卫运河东,现属冠县、临清的一些村庄,如里固、万山、林庄、范庄、辛庄等地。我最难忘怀的是在辛庄的一件事:父亲的好朋友叫刘行正,刘伯父当时60多岁,有二子一孙共四个“光棍”,过的并不富裕,但为人丈义。他知道我们的情况后,爽快地对他小儿说:“七儿,看看咱家还有多少粮食!”七哥看过之后说:“还有一斗来高梁”。老人立即决定说:“收拾一下,叫你大叔都拿走吧!”…

    初冬时节,因为饥饿,人们无法生活,出外逃荒成了大家唯一逃生的出路。为了生存,人们的土地几乎如“白送”一样的出卖光了。接着是将所有居住的房屋卖掉——一般土房,屋墙不值钱,只是把房盖拆了,将房顶上的梁、檩等拆下或整根出卖,或锯成长方条形小木块,推到城里卖给日伪机关或个人当烧柴(我曾多次为父亲拉车子去城里卖木柴而认识了一些日伪机关的地址)。把所有可卖的家产卖完之后,就具体谋划着外出逃荒了。记得,本家的二大娘(克顺之母),在卖光家产之后的当晚没有住处了,她与其7岁儿子(乳名“兰生”,大名克顺)住在了我家西屋(前面说过,该屋是有生婶子的)灶台前的屋地上(我与父母挤在灶台后的小炕上),次日一早上路外逃的…。我事后曾粗略估算,当时的东场前街共有26户,外出逃过荒的有23户,没有逃走的仅仅剩下3户,他们是西头的徐家,是个铁匠,靠手艺勉强度日,不久因遭土匪抢劫迁到了西场居住;东头的族兄克成哥家,他有亲戚关照又是“牛市”经纪人,常常赶集进市活便一点,基本可以糊口;村中间的一户就是我们一家四口了,由于凑不够盘缠(川资、路费)而走不出去。逃荒的人们走后,全村庄能看到的就是残墙断壁、荒草丛生、废墟遍地、荒无人烟的凄凉境地…。听说,崔三叔背井离乡地南下郓城逃荒,曾路过武松打虎的景阳岗一带,他们在郓城方庙镇艰难生存了近一年之后又回到了家乡,出去时一家三口,回来时只剩下夫妻两人啦,原来他们用9岁的崔小梅换来十个窝窝头,把崔小梅送人当童养媳啦(此后,联系多年没有音信)。我的手里常常攥着她给我绑扎的毽子发愣。其实,那就是她用几个各种颜色的破布拉条加上一个旧铜钱,用纳鞋底的绳子缠了几圈。我们几个小猪常常在一起踢毽子,数她踢得好,可以连续踢上几十个。我眼前的毽子忽然好像跳跃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天气有点冷了,家中日子更难过了。三岁的小妹妹饿的直哭,我被迫到卫西集市上讨要吃的,我拾回来几个带泥土的萝卜根,小妹妹爬跪在地上瞪着眼晴吃,浮肿的小腿成了扁平型状…。为了使小妹妹活命,按照母亲的意愿,我曾背着小妹妹偷偷丢弃在卫西集东头、中心碉堡附近的大路口旁边,等人捡拾走。但过了好久,没人捡拾,小妹又哭的可怜,沙哑尖叫的声音撕裂着我的心肺,让我泪流满面,使我不忍心再等下去。于是,又把妹妹背回了家。不几天,眼巴巴地看着小妹妹又饿得断气了。我的小妹妹“死”时,母亲让堂哥把小妹再埋到弟弟埋葬的那块地里。她和婶子、堂嫂仍聚在大门下若无其事的缝补着那似乎已经不能再缝补的衣裳。过了不长一会儿,堂哥回来了,母亲还淡淡地问到:“九儿,这么快就埋好了?”九哥也平淡地说:“没有埋,我看了看还有气儿哩,等一会儿吧”。他又在大门外边坐了一会儿才又去埋的…

    那一天,我望着东边一竿子高的太阳,小拳头攥得咯啪咯啪直响,看到太阳死死的定在那里不动。我怒不可遏的咒骂最恶毒的脏话,你为什么不赶紧升起来落下去?升起来落下去?升起来落下去?让我快快长大?让我快快长大?!第二天,我参加了八路军。 (李廷朝、牛连科、牛玉秀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简介:牛兰学    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国际摄影协会会员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雁翼研究会理事  邯郸市社科优秀青年专家   邯郸学院客座教授   《作家报》编委   国际摄影报记者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学历  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陶山》杂志主编  1986年3月开始发表作品  已出版《青春在线》、《听花开的声音》、《卫河诗魂》等等著作11部330万字  在全国及境外33家报刊 发表作品约100万字    曾荣获中国第21届图书博览会佳作奖,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金奖等获得国家省市级以上学术、文学奖励66项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黄敬书记在冀中——纪念黄敬同志诞辰102周年(组图)
·下一篇:游记——留得清漳吐血花
·朱老总与彭德怀的战友情
·诗意的情怀——写给王天仲长篇叙事诗《范筑先颂》的序言
·关于一座城市的沉重记忆
·重温老歌(组诗)
·故事——馆陶县有个“八义庄”
·论文——试论“赤岸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让经典文物在展示红色文化中放出最亮光彩——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红色文物征集与展示工作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