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怀揣几分探幽的兴致,我们踏上了前往“将军故里”金寨县的旅程,目的地是藏于大别山腹地的天堂寨与梅山。这条二日游线路初看颇为理想。天堂寨,光听名字便引人遐想,至今仍披着原始森林的苍翠外衣,开发尚在襁褓。虽有“皖省第一瀑”的盛名加持,但论规模与设施,确乎只是处秘境般的小景区。然而,正是这份未经雕琢的野趣,在冥冥中牵引着我们前去觅幽。
旅途的开端便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探索”。想象中的“红色之旅”,很快被现实里的曲折蜿蜒取代。车载导航时灵时不灵,手中的地图翻了一遍又一遍,沿途不知叩开多少山民的门扉问路。原计划正午抵达山脚,待日头偏西、指针滑过下午四点,我们才风尘仆仆地投入天堂寨的怀抱。或许是山林的召唤太过急切,一整天的颠簸劳顿竟被抛诸脑后,众人顾不上掸去尘土,便迫不及待地拾级而上。山色在步履间悄然转换,暮霭如薄纱般轻柔笼罩,周遭景物渐渐朦胧。这才恍然惊觉,大山的夜晚,竟来得如此迅疾,又如此沉静。
下榻之处是半山腰的家庭旅社。三层小楼质朴无华,自然无法与都市酒店的星级设施比肩,但窗明几净,主人待客的热忱与周到,足以熨帖旅人的心。推门而出,碎石小径蜿蜒向前。举目四望,满眼是醉人的翠色:连绵青山如屏,白墙黛瓦的村舍点缀其间,层叠梯田宛如大山的年轮。耳畔是潺潺溪流的低吟浅唱,间或掠过几声清脆鸟鸣。深吸一口气,混合着泥土、草木与山泉的纯净气息瞬间涤荡肺腑,一种久违的、源自心底的熟悉感悄然弥漫,仿佛回到了记忆深处的故园。
晚餐安排在附近形似“八卦图”的综合区。甫一入院,喧嚣人声与跃动火光便扑面而来。几十号人围着熊熊篝火,踏着《藏族舞蹈》的节奏纵情欢跳。人群中,一位不知何方豪客手持麦克风,正忘情嘶吼着腾格尔的《天堂》,调子早已跑到九霄云外。这“灵魂歌手”的演绎,若让腾格尔本尊听见,怕是要哭笑不得。那狂放不羁的氛围也感染了我们,正欲加入这山野狂欢,却有同伴提醒:“咱们团人太少,点不起篝火啊!”兴致勃勃的计划只得就此搁浅。饭后在院内闲逛片刻,终究带着一丝未尽的念想,早早回了旅社休憩。
天堂寨的夜,美得纯粹。推开木窗,皎洁月色如水银泻地,将山径、树影勾勒得清晰又柔和。三五行人在月光下缓步而行,身影稀落。万籁俱寂,唯有山风拂过林梢,偶尔发出“飕飕”低语,更衬得四野空灵。仰望苍穹,星河璀璨,久违的繁星密密麻麻缀满墨蓝色天幕,仿佛触手可及。那一刻心底不禁莞尔:天堂寨,莫非真因离天堂更近才得此名?我踮起脚尖、伸出手臂,仿佛真能摘下最亮的星子,放入行囊。
翌日,真正的攀登开启。天堂寨诚然不负其名——它是莽莽林海的世界,氤氲云雾的故乡,炎夏避暑的清凉福地,更是珍禽异兽栖息的乐园。既有“平林漠漠烟如织”般铺展的绿帐,传说中转瞬即逝、七彩流溢的“佛光”,更添了几分天堂般的神秘与灵动。攀登龙涧峰的险途,让同行几位伙伴心跳如鼓、腿脚发软,惊险处令人屏息凝神。恰逢周末,游人如织。天塘方海、龙潭飞瀑、云岭天桥、云峰顶、白马寨、圣挂尖、朝天堂、观音岩……凡有名目之地,无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险峻处更是排成蜿蜒长龙,只能缓步挪移。然而,置身龙潭飞瀑之下,一切喧嚣仿佛被隔绝。飞流直下三千尺,激荡的水雾挟裹着丰沛负氧离子,形成天然“空调”与“氧吧”。水汽扑面,清凉沁骨,旅途的烦忧与疲惫瞬间烟消云散,精神为之一振。漫步苍翠林间小道,尽情呼吸天地精华,享受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森林浴”,当真令人流连忘返。
行至山顶,一处奇景引人驻足。一条不起眼的小径,竟是安徽与湖北两省的分界线!向导指点着说:“一脚踏安徽,另一只脚就跨进了湖北。”众人顿觉新奇,纷纷立于路中,体验这“一步跨两省”的奇妙。极目北眺,湖北境内“众仙朝圣”的奇峰耸立。嶙峋怪石经亿万年风化雕琢,形成无数虔诚“人像”,皆面朝东方,姿态万千。向导汪导娓娓道来:每当朝阳初升,霞光万道,祥云瑞霭缭绕其间,光影流动,恍若众仙家齐聚朝拜圣境。此景之奇,据说可媲美黄山。只可惜,这般玄妙灵动的光影奇观,寻常相机实难捕捉神韵,只能将遗憾与想象深深烙印在脑海。
天堂寨的水,是此行最动人的精灵。她纯净得不染纤尘,清澈得可见游鱼细石,水深恰到好处,温柔地一路相随。跋涉疲惫时,何妨褪去鞋袜,赤足踏入蜿蜒山涧?溪水冰凉刺骨,那股清冽瞬间由足底直冲天灵,四肢百骸通透无比。无论心中郁积着夏日燥热,还是俗世烦忧,都在此刻被冲刷干净,只留下空明澄澈。天堂寨的山,层峦叠嶂,风光旖旎。尤其是海拔1700多米的龙涧峰,奇松破石而立,怪石嶙峋入云,云雾缭绕其间,集黄山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峻与九寨沟之原始野趣于一身,气象万千。深入幽谷,更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静下心来,轻轻翻开涧底卵石,耐心守候,便可能邂逅珍稀的“娃娃鱼”。它们体色浅淡,点缀着细碎金斑,在透过林隙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隐士”偏爱栖息于阴凉石缝,游动时姿态雍容,不疾不徐,带着远古生物特有的从容。下山途中,我亲眼见其他游客眼疾手快捕获两条,小心翼翼养在盛满清泉的矿泉水瓶里,津津有味地观赏。单是这份与自然生灵不期而遇的机缘,便足以让天堂寨之行值回所有周折。
诚然,天堂寨可供镜头捕捉的景致不少——飞瀑流泉、奇岩怪石、虬劲古松、参天巨木……尽管现实中,它们或因规模、或因角度,与心中预想的恢弘壮丽略有落差,但定格在画面中,依然别具风骨,颇能“上相”。同行伙伴中,也偶有微词,或抱怨餐食粗简、服务未臻完美,或感慨多数景致不如想象中惊艳。然而,我深以为然:探访如此尚在开发中的“秘境”,本就不该苛求它有成熟景区的完备设施与无瑕景致。我们踏上旅途,难道仅仅是为了“旅游”这个标签本身吗?更多时候,我们是在逃离日常的藩篱,寻觅一种久违的心境——那林间的静谧,星空的浩瀚,溪水的清冽,与原始自然肌肤相亲的悸动,发现珍奇生灵的惊喜,“一脚踏两省”的童趣,甚至迷路问路的波折本身,都构成了旅途的独特风味。朋友,你说呢?旅行真正的意义,或许不在于目的地是否完美如画,而在于行走间,我们是否找回了那颗感知美好、拥抱未知的初心。天堂寨,这片原始而略带野性的土地,恰恰以其不完美,赠予了我们一份返璞归真的心情,一次贴近心灵的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