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体育情结 |
2008-04-30 10:17:38 |
来源:中青网 |
作者:文/伍绍祖口述 余玮整理 |
浏览次数: |
|
|
|
|
以中国台北奥委会名义留在奥林匹克运动内,但须易名、易旗、易歌、更改章程。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日本名古屋会议上接受了我国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名古屋决议”,也叫“奥运模式”。正是因为我国进入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我国的体育健儿才有了用武之地,才有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零的突破”,才有了后来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奥运会的辉煌战绩。我相信,这次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同样会取得好的成绩。没有“奥运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政治的作用,这就是政策的作用。抚今追昔,当时的决策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在国家体委、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同志中,当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决策过程的最后关头,是小平同志亲自拍板,力排众议,才一锤定音。所谓“奥运模式”,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恩赐,是当时的国家体委、外交部等有关部门按小平同志指示,抓住当时国际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的契机,运用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归根结底是小平同志理论的胜利。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使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坛上有了用武之地,使我国体育事业受益匪浅,全面走向了国际体育舞台。我们有了小平同志理论这个宝贵的财富,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1997年2月,小平同志病逝。听到这个噩耗,我的心情无比沉痛。2月21日上午,我在国家体委组织党组成员和部分老同志深切缅怀小平同志。在座谈会开始时,我提议“为小平同志默哀”。的确,没有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没有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他走了,却留下了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