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的体育情结 |
2008-04-30 10:17:38 |
来源:中青网 |
作者:文/伍绍祖口述 余玮整理 |
浏览次数: |
|
|
|
|
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现在的体育,可以说完全是开始,开始搞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毛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可以说是个群众运动,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小平同志后来这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小平同志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尤其关心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他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在这“四有”中,他把“有体力”作为为人民、为人类做贡献的基础。他曾经多次告诫国家体委的领导同志:“就是要加强学校的体育嘛!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1974年8月8日,小平同志在接见我国参加亚运会的队伍时强调:“毛主席向来主张,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就叫‘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群众性问题。当然,这就是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小平同志对体育工作的这些指示,成为我国体育战线的宝贵财富,指导着我国体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多年来,小平同志不断地对体育工作给予关心和指示,体育发展很快。一次,他在会见体育界外宾时说:“过去我们是东亚病夫,以后要做东亚强人。”
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曾多次指示要加强体育工作,他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小平同志把体育作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示国家体委:“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方针,制订规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无不是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
邓小平参加老干部“运筹与健康”桥牌比赛 |
1990年7月3日,年过八旬的小平同志兴致勃勃地来视察刚刚为亚运会建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此前他亲自题写了中心的名称。当时,我向小平同志汇报了亚运会的筹备情况,他想得更远一些,没有谈亚运会,却关切地问起另一个问题:“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我知道,小平同志早在70年代就表示过,中国应该办奥运会。但在亚运会还没有办完的情况下,是否申办奥运会,有些同志还有疑虑。由于小平同志的过问,促成了申办奥运会的决策,事后证明,申办奥运会是深得全国人民拥护的,群众热情很高,尽管申办之路出现过挫折。
那次见到小平同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平同志那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一下车就说:“我这次来是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视察完后,他坚定地对我们说:“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的圆。现在有些年轻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对他们要进行教育。”小平同志的这些话,给当时筹备亚运会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
北京举办亚运会期间,小平同志十分关心这一盛会,一顶印有中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的帽子,他戴了很久很久。
1993年9月,北京在蒙特卡洛仅以两票之差申奥失利后,小平同志意味深长地说,最要紧的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10月1日,我又见到了小平同志,他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但要警惕有人捣鬼。”他告诫我,西方“什么允诺都靠不住,这个道理要管好多年,不要轻易相信许诺,拿到东西才算数,没有拿到的就不要信。”
今年是小平同志百年诞辰。很巧的是,你采访的今天,7月13日这一天,与中国申奥的历史有关。三年前的今天,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