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陈毅传》编写组:开国元帅陈毅的故事之一:第一次动荡
2022-12-28 10:59:13
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7月13日,陈毅出生于四川省中部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一个小地主”家里。

    陈毅,字仲弘(也写作仲宏),原名陈世俊,在陈家按“尧、舜、禹、汤,文、武、荣、昌,世、德、延、远,福、寿、绵、长”排列的谱系中,是“世”字辈。小名秋江。

    陈家原籍湖南省新宁县,是清初“湖广填川”时迁到四川的。到汤字辈陈汤佶读书赴考,中了个拔贡,陈家曾经上升为有田产 800 亩的地主。

    陈毅的祖父辈有兄弟两人,父辈兄弟五人。陈家是“耕读传家”“义门世家”,家风和顺。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五兄弟中读书最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懂一些,对陈毅的中文学习颇有影响。陈毅的母亲黄培善(陈毅姑祖母的女儿嫁回陈家的)是陈毅少年时期品德的主要培育者。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陈毅出生前的这60年间,由于清王朝的腐败,中国已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变化中,陈家也逐渐败落。陈毅出生前后几年间,四川又连年遭受水旱灾荒,再加苛捐重税,陈家的败落加速。陈毅出生时,陈家已降落到相当于上中农的经济地位。堂兄陈修和回忆:陈毅的祖父和5个儿子共有田40亩,出租8亩,自种 32 亩,主要劳力为两个叔父,平时雇一长工,忙时全家参加劳动。

    从陈毅的祖父陈荣盛开始,大伯陈昌仁、父亲陈昌礼、母亲黄培善都憧憬着陈家的中兴发达,对陈毅他们寄托着很大的希望。

    陈毅在堂兄弟辈中排行第五,亲兄弟中则是老二。同胞兄弟姐妹五人。陈毅3岁开始跟着两个哥哥背诵《三字经》,5岁开始由父亲课读《千字文》,半年后,进入私塾就学。

    陈毅7岁那年,外祖父黄福钦捐200两银子得了个湖北省利川县建南司“巡检”的小官。黄福钦要女婿去帮办文书,并把外孙带一个去。陈毅于是随父亲到了外祖父的任上。

    巡检司专司“捕盗贼,诘奸宄”的职责。衙门里三天两头残酷拷打“犯人”。黄福钦还让陈毅去认干爹,拜老庚,结交当地权贵。后来,陈毅得知那些被外祖父拷打的“犯人”多半是交不起租谷的穷苦农民,有的还是打富济贫的人物。1942年3月8日陈毅在给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信中,曾这样回忆这段生活:“我在那里过着衙门生活。那时候留下一个至今难忘的印象,就是他衙门里经常毒打犯人,使我在旁边看了非常难受。我很同情那些被打的人,在我心里开始种下了对旧社会愤怒不平的种子。”“在那里过了两年多时间,……官府中腐败黑暗的情况,引起我极端的厌恶……”

    1910年(宣统二年)春夏间,9岁的陈毅由父亲带回四川,经乐至老家到了成都。还在1909年,陈家已将40亩田产抵押掉由乡下迁到省城,居住在成都东门外的上河心。

    陈家迁居都市,主要是为了给陈毅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陈毅的祖父和大伯都认为时势变了,科举已经废止,新学堂已经兴起,陈家要重振家声,

    只有学“声光化电”,搞工矿实业,而这些,在乡下不如都市便利。

    在上河心,他们从地主家租了200来亩地耕种。居住的房子,也是租自那个外号叫“林四顽子”的地主的。

    陈毅到成都后,和堂兄陈修和、胞兄陈孟熙等一起进了锦官驿两等小学,开始学习新学。和乐至乡下比起来,成都当然算是有现代科技设施的地方了。他们上下学都经过陆军部四川兵工厂门前,厂里全部是德国进口的机器,附近还有一座大铁桥;加上来去利川途经重庆看到过的大轮船、大兵舰,使陈毅对科学和工业的神奇力量惊叹不已。他对新学的各门课程学得都很认真。

    头年秋天,由于突发大水,租田被淹,陈家无租可交,被“林四顽子”以“恶佃罢租”的罪名告到官府,陈毅的大伯陈昌仁一度曾被拘留。结果,租田的押金被扣,陈毅的祖父陈荣盛也在败诉后一病不起,不久去世。陈家更迅速地破落下去。

    第二年,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开春不久,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席卷了四川全省。陈家的住地上河心一带,是保路同志军过往和驻屯的地方;陈毅读书的学校附近九眼桥、三官堂一带,是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最活跃的一些场所;东门牛市口一线,是保路同志军与清军作战最激烈的地段之一。成都各大中小学,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课,并组织了“学生军”,参加了斗争。10岁的陈毅虽然没有参加学生军,但从罢课开始的整个斗争他几乎全部都经历了。他还亲见焚香请愿的群众遭受清军排枪屠杀的惨景。后来,陈毅在《给罗生特的信》中说:“我当时还不懂得革命的政治意义,但是暴动的事实为我所亲见,在我童稚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

    家庭的遭际和革命风暴的荡涤,使陈毅对封建王朝的腐朽又有了深一步的感受。当他和胞兄孟熙路过臬台衙门,看见人们在剪辫子以示对清王朝的反叛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上前把自己的辫子剪掉了。

    由于时局混乱,1911年秋天,陈毅和孟熙回到乐至乡下的外婆家寄读,上了青海寺的学堂。陈毅格律诗词的基础是这时打下的。青海寺的陈玉堂老师比较同情和支持当时的革命,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陈毅后来曾赋诗纪念这位老师:“青海设帐启幼蒙,博文约韵坐春风。出国归来先生逝,只忆音容难寻踪。”

    1913年初,母亲带着他和孟熙回到了成都。这年,陈毅 12岁。家庭的经济已十分困难。华阳县(当时成都分为成都县和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简称华德高)规定每班的前三名学生可以免费。下半年,他和孟熙考进了华德高。陈毅读书刻苦,和孟熙各在自己的班级里每学期都考取了前三名。校长冯湛恩是成都有名的古文家,对陈毅的影响颇大。“这段时间,读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千家诗》《唐诗集解》以及《西游记》《封神榜》等书籍,奠定了文化基础。”

    陈毅作文课成绩优异。

    陈毅在高等小学快毕业时,正是袁世凯攫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窃国称帝和反袁浪潮高涨之日。“科学救国”“工国”的口号也更响亮地提了出来。陈毅曾反驳一位遗憾四川没有出过皇帝的老师说:“现在是民国了,无须出皇帝……在要多出几个科学家就好了。”

    而这期间,由于陈毅祖母的去世,陈家分了家,经济更趋困难,陈毅父亲去重庆盐务局当了抄写员,每月只有大洋6元钱维持家庭生活,母亲不得不租种几分菜地贴补家用。国家的出路和个人的出路结合起来,华德高毕业后,陈毅走上了学工的道路。1915下半,他先在成都工业讲习所读了半年,然后于1916年初考上了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校)开始学习染织专业。

    但是,这时陈毅“实在的兴趣是集中在政治和文学方面”。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学工、关注政治和倾心文学成了陈毅发展道路上并行的三个方面。

    从1916 年初到1917年底,陈毅在甲工校学习了两年。这两年中,反袁反帝制斗争的迅速胜利,使他看到辛亥革命所激起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帝制的意志还是有强大潜力的,但是,紧接而来的却是遍及全国的军阀战争,四川是军阀混战最为惨烈的地区之一。战乱中,陈修和和陈孟熙都差点儿丧命。陈孟熙说,军阀混战“是以后促使仲弘投身革命的直接原因之一”。陈毅也曾说:“辛亥革命以后四川连续不断的军阀混战,引起了我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注意。他开始有意识地抨击时事,并带领同学们“闹学潮”,在甲工校里成了头角峥嵘的人物。同时,由于他踢得一脚好球,“陈Forward”(足球前锋)成了成都学界有名的“五虎”之一,使他在甲工校外也有了一些名气。这一时期,陈毅“开始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思想,要搞实业救国………但基本上仍是封建主义思想。”。

    1917年底,由于家庭经济更加困难,陈毅中途辍学了。恰在这时,吴玉章等在成都创办了一个可以免费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陈毅和孟熙都去报考并双双被录取了。1918年3月,陈毅开始就读留法预备学校。

    考入留法预备学校的同学,除了寻找出路和出洋镀金的目的之外,许多人的确同时抱着到西方强国去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宗旨,即如陈毅所说的“转输文明”。预备学校的教师,也几乎全是留法或留比的学生。因此,当时学校里政治讨论的空气十分浓厚。“五四”前夜的中国,救国救民的主张无奇不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关税救国”……。陈毅兄弟俩和同学金满城、杨持正、周光炜、夏时烁、陈中凡等也受这些主义、思潮的影响,经常谈论、争论。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对法国革命的初步了解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陈毅头脑中渐渐明确,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已成主导方面。

    1919 年春,陈毅和孟熙在留法预备学校毕业,双双考取官费留学(共30名)的资格。6月1日,他们离开成都,踏上了赴法的征途。这时“五四”运动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成都,在上海了解到“五四”的精神以后,陈毅的思想就迅速地转到“五四”新潮流上来了。

    恰巧他们抵达上海的第二天,是北京政府的代表在巴黎被迫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日子。消息传到上海,各界兴奋,万民欢呼,还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示威游行。陈毅深受鼓舞,也约孟熙、金满城等几个同学积极参加到示威游行和庆祝集会中去。

    在上海滞留的一个半月中,除了群系赴法船只和参加一些零星的集会及示威游行,陈毅他们主要是在上海观光和听-些当时的社会名流的讲演。特别是吴稚晖和康白情,一个宣扬“反孔”,一个介绍“五四”,都使陈毅的思想发生激烈震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叶新军:红色基因(图)
·下一篇:无
·特稿:开国元帅陈毅的故事之一:第一次动荡
·悼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之子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晃明同志
·时隔陈毅离开茅山82年,金坛开展“重走红色阳山路”徒步活动(组图)
·王玉华:时隔陈毅离开茅山82年,金坛开展“重走红色阳山路”徒步活动(组图)
·特稿:时隔陈毅离开茅山82年,金坛开展“重走红色阳山路”徒步活动(组图)
·四川华蓥:瞻仰陈毅故里 传承红色基因 开展党史教育(组图)
·杨天军:四川华蓥:瞻仰陈毅故里 传承红色基因 开展党史教育(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瞻仰陈毅故里 传承红色基因 开展党史教育(组图)
·陈洪亮:陈毅斋(陈乙斋)革命烈士简历(组图)
·特稿:陈毅斋(陈乙斋)革命烈士简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陈毅传》编写组:开国元帅陈毅的故事之一:第一次
特稿:开国元帅陈毅的故事之一:第一次动荡
叶新军:红色基因(图)
特稿:红色基因(图)
洪荣昌:群众借谷证收据的特征分析(图)
特稿:群众借谷证收据的特征分析(图)
华军:亿万人民跟着毛主席学习,读书,生活,从而把
特稿:亿万人民跟着毛主席学习,读书,生活,从而把
布朋振:人民领袖毛泽东铜像在红色文化第一村浙江义
特稿:人民领袖毛泽东铜像在红色文化第一村浙江义乌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