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朝鲜:拓碑记
2022-12-23 10:13:02
来源:南崖树
作者:张朝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

    朋友老贺说,他家祖坟有一通民国初年墓碑,保存甚好。随后又用微信发来他所记录的碑文,我读后,心里甚是敬慕,便想亲自观曕,并建议他可请人拓印数张,一作收藏,二作玩赏,三作宣传展示。无奈四处打听,偌大县城,竟找不到善拓的师傅。

    前两天,档案馆李馆长介绍说,他认识一位伍姓师傅,长年在外地专司古建石刻修复和拓碑,又兼善刻石,技艺超群。几番联系后,今日午后,我们三人驱车,直接去老贺的老家齐村三合村中东组。在村道口驻车,老贺带我们三人,步行至其村南公坟,穿过一片荒草丛,径直来到其祖坟墓碑前。老贺已提前将碑座周围杂草清理干净,和周边新坟高大的碑石相比,此碑形制矮小,并不十分起眼。三人围着墓碑察看一番,只听老伍连声赞道:“好碑,好碑。”老伍介绍说,此碑100多年了,保存相当完好,实属难得;碑石取材富平本地磬石,质地优良,极耐风化,碑文字迹清晰可辨,书法率直自然,颇有功力。碑好,对老伍下来的拓碑工作也无形中增添了许多动力。

    听了老伍的介绍,我们几个也非常高兴。在老伍做拓碑准备工作的空隙,我也对石碑作了一番仔细观察。

    此碑通高160cm,宽63.5cm,厚20cm,碑座深陷地面下,不知其长宽。碑身正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碑首,下部为碑身。碑首呈半圆弧形,弧顶高54.5cm,弧底直线上正中分列竖向阴刻“源远流长”四个大字,大字左右两侧及上部为一组浅浮雕图画,已漫漶不清,大略像两条腾空下行、又回身昂首欲上、身躯盘绕弯曲的螭龙,两龙之间是一个烈焰熊熊的火珠,珠心似有文字,但无法辨认。弧周阴刻线之外留有2.2cm宽的碑边,弧下弦与碑身有4.5cm的素面间隔。下部碑身高98cm,正中竖刻“先考(妣)启明府君(井、李孺人)合葬之墓”,右侧为小楷碑文,竖排三列,每列39字;左下为立碑人等及落成时间。

    碑侧及顶面以阴刻直线取平,凿痕间距如一,刀工仔细;背面似为原始平面,微有凸凹,无工。整个石碑远看朴实无华,细品却处处别具匠心,真是难能可贵。

    二

    老伍的手提袋里,装着他拓石用的所有工具和材料。装满清水的小喷壶,长短大小两个棕刷,拓包、拓板,自调的墨瓶,一沓密封在塑料袋里已经煮烫的宣纸,外带一只小木凳,以备不时之需。上纸前,老伍用大棕刷先将碑面仔细清理了一遍,刷去浮尘、风化的沙质及杂屑。然后用喷壶在碑面轻喷一遍清水,待水均匀渗入碑石后,再上纸。上纸时,先将整张或半张的纸提起,与碑身正对,纸张须略大于碑面,再轻敷于碑面,然后用手轻按顶端,再用棕刷快速地由中间向两边及上下一刷接一刷、并保持一个方向排开刷去。刷纸是拓碑的关键环节之一,要用力适当均匀,既要将纸刷平,不能起皱,也不能破损,又要使纸张与碑面的凹凸起伏处紧密贴合,还不能在纸下留有气泡或间隙。当然,在炎热的夏季、干燥的环境中或沙石、风化严重的石面上上纸时,需喷白汲水,白汲水有利于纸张与碑面的贴合,又不影响拓完后揭取。

    上纸完毕,须稍息静候,让饱水的纸张晾干至微潮,方可进行拓墨工序。纸张的干湿,有经验的师傅,目视纸张颜色即可;若光线较暗,则可用手背轻触纸张,但切不能用手指触碰,经水的宣纸十分酥脆,手指触碰即使很轻微,也可能会造成纸张撕裂破损。

    拓墨时,先取适量墨汁在拓板上,然后用拓包反复扑拓,使墨汁均匀蕴含到拓包里,然后,以碑面凸起的部分为主,由上到下,由左向右,排拓开去。拓墨既不能太轻,也不宜太重,以碑面图文的痕迹自然显露为目的。老伍的扑拓动作快捷熟练而有节奏,每在纸面上拓印三五下,便又在拓板拓一两下调墨,但节奏却不变,犹如击鼓,铿锵有力,看似轻松自然,一般人却很难达到。一张碑面,往往一气呵成。再看拓纸,碑面的图文字画已在纸上呼之欲出,碑面的凸凹痕迹,已黑白分明,刀笔锋芒,纤毫毕现。

    三

    小心揭下拓纸,晾干,一张拓片宣告完工。纸上辨认碑文,比在石上容易多了。该碑碑文如下:

    墓之有碑,所以为志也。念吾贺氏,系山西平阳府洪铜(疑为洞之误)县人。自明祖建极,始迁山左青郡朐邑茹家庄立居。始则瓜瓞绵绵,继焉子孙振振。历始祖讳岱、琏、九重、福亯、承良、洪德、玉琇、阡、世大、振德振绪、元丰元义、父魁东叔魁道,凡十二世。于光绪己丑,吾父复迁陕西西安府富平县人和邨立居。草创未就,奄忽辞世。不预为记,恐世远年湮,宗序莫考,于是率孙勒石以为记云。

    以下为立碑人等恕不一一罗列。落款为:

    民国三年(1913年)全月穀旦。

    该碑碑文,再次印证了清末山东移民关中的史实。《焦云龙年谱》载,“齐、豫、楚三省客民来著籍落业者,皆自公始”。焦云龙,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富平、长安、咸宁等县知事,绥德、商川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任职期间,见关中地区因战乱、灾荒导致人烟稀少,社会凋敝,便与家乡山东方面联系,动员山东居民迁居关中。《焦云龙遗集》中有其在三原任上所作《拓垦》一诗,曰:“满目蓬蒿状惨然,堪怜沃壤变荒田。招徕开垦捐牛种,坐卜仓箱取万千。”诗后按语云:“筹万金施散耕牛、籽种,齐、豫、楚三省人至,荒地遂成沃田。”其诗不但描述了关中当时的凄惨景象,又可知他不遗力招徕外籍民众,施予耕牛、籽种鼓励其开荒种田、发展生产的事实。据《富平县志》(1994年版)载:“光绪六年(1880年)全县土地荒废48万余亩,官府招募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无业流民,开垦荒地,‘计口授田’。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共招垦民1299户5799人,连同土著18845户82170人”。贺氏家族就是这一时期迁居富平的。其立居之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利方便。现齐村镇三合村中东组村民,皆是贺氏后裔,已逾300余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姜建军:父子两代人的信仰(散文诗)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朝鲜:拓碑记
向我的革命老兵爷爷姚清泉致敬(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29周年,有多少共产党员敢向毛主席汇
三四七团四连活捉美国一个黑人连
特稿:第十二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线上+线
刘振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父子两代人的信仰(散文诗)
姜建军:父子两代人的信仰(散文诗)
特稿:父子两代人的信仰(散文诗)
信仰毛主席,实现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