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李铁华:五月鲜花泣红如血——朱杏南烈士后代采访记
2021-05-31 11:01:28
作者:李铁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常言道,桃花乱落如红雨,杨花漫漫搅天飞。
    只可惜,花谢花飞飞满天,树头花落未成阴。
    更是那,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五月的鲜花,是如此的鲜艳如血,总让人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九十年前的5月19日凌晨,在南京雨花台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刑场上,一位一米八几的巨人,带着手铐,拖着脚镣,一步步向山上走去……在枪响之前,仍昂首挺胸,高呼口号,唱起了《国际歌》声……他就是我们江阴夏港的才子,有名的儒商,江阴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和江阴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吴县县委书记的朱杏南烈士。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忌日,前不久,我走进了位于黄浦区的一座旧小区内,敲响了二楼一间老式住户的房门。开门迎接我的是朱杏南烈士的亲外孙朱南夫妇俩。经过相互自我介绍后,我坐在了他们小厅的沙发上,开始了采访。(朱南先生简称“南”,笔者李铁华简称“铁”。)

    1.铁:我们先从姓名说起吧,您作为外孙,怎么姓“朱”了?

    南:我外公朱杏南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是独苗,到了外公这一代才有两个弟兄。外公的哥哥叫“杏雨”,外公叫“杏南”,因为都出生在早春季节杏花盛开的长江南岸。二月古代别称杏月,李白有“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等优美的诗句,所以以“杏”排名,起名为“杏南”,又名淦、敬照,参加革命后化名为黄春涛、郑功等。我外婆叫申蕴珍,后来生下妈妈为独苗。我妈“微明”的名字是外公起的,母亲和我们说过,外公起“微明”的意思,是寄予对革命胜利的希望。因为有了共产党和随之开展的革命斗争,社会不再黑暗,开始有了光明。我本姓“张”,兄弟姐妹有四个,因为外公牺牲了,我爸妈要我们传承朱家的香火,同时更要继承外公外婆的革命遗愿,爸妈就把我和小妹改姓为“朱”了。这也是父母的一片苦心。所以,与你同乡人交流,我还是称外公外婆,外婆的二姐申蕴莹称姨婆,原来是外公的前妻,因未生育而主动提出了与外公离婚,又介绍自己的亲妹妹给外公。

    2.铁:你几岁时才了解外公为革命而牺牲的事迹的?

    南:我记得应该是懂事后吧,具体也说不清楚,都是小时候外婆零零碎碎讲给我们听的,当时与现在的感受是不同的。影响比较深刻的是我母亲去探监的事。外公先后关押在苏州、镇江和南京的国民党的监狱里,经历着8个多月的苦难折磨,直到牺牲前,我母亲也只有5岁,才由我二姨婆带着去唯一一次的探监。当时外婆也关押在苏州的监狱里没法相见。留在妈妈心灵深处的感觉肯定是刻骨刺心、终生难忘的。南京的监狱里面十分阴冷,非常潮湿,一股股刺喉熏眼的霉变气味,唯一能听到的是脚镣的金属摩擦声响,给人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恐惧。我相信这对母亲幼小的心灵是莫大的刺激。现在想想,外公在这8个多月的牢狱生活中,他是如何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还对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守不移,对党的秘密不吐出半个字来,对死亡的威胁没有一点恐惧,对自己初心的追求没有丝毫的退宿和后悔,他是怎么做到的?我真的太钦佩外公了!

    3.铁:外婆告诉你有关国民党反动派几次三番抓你外公的秘事吗?

    南:外公在党内职务高、人缘好、气度大、贡献多,国民党要抓他是从未放松过,但是几乎都与当地汉奸与内部叛徒出卖有关。我听外婆讲过有四五次是十分惊险的。一次是在叛徒的告密下,国民党发觉了外公的行踪,立即由伪警察局局长张品泉亲自穿上防弹马甲,率队直奔夏港。外公刚从外面回来,进镇不久,突然发现敌人已向镇上扑来。他急中生智,看到不远处正好有一户人家在建造新屋,他立即进入施工现场,衣服一脱,拎起一只泥桶,混入建筑施工队伍之中忙碌起来。眼看敌人大队人马从大路上赶往他家时,在群众掩护下,竟安然脱险。另一次是在农民的掩护下躲进猪圈的草堆里而未被搜出。还有一次由于他反应机敏,及时跃出楼窗,并爬行数家屋顶,方免于难。最危险的一次是自身困在家中,国民党伪军大批人马已经包围了家中。他急中生智,躲进楼顶的天花板小暗室,才得以脱险。我后来回老家特意观察,的确看不出这个破绽,还是经夏港“聚园”纪念馆的领导指点后才看出来的。听说在花板暗室里面,一次维修中发现还留着好几把外公用过的小刺刀等防身武器,现在还珍藏在纪念馆内。我估计外公心里一定明白,面对敌人密集的抓捕,逃脱是偶然的机会,但被抓是必然的结局,所以他面对生命危险,心里如此淡定,准备如此充分,对革命事业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面对生死的“淡然”和革命理想的“赤诚”,别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4.铁:现在有人说,“没钱就革命就造反,有钱就堕落就腐败”。你外公这么有财有钱有知识有前途,投入革命运动而不怕掉性命,为了什么?

    南:社会上的这种说法我也是一度自问过,穷苦人要翻身,唯一途径就是起来造反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嘛。但外公的想法是属于另类的,局外人会认为原因可能在于我外公是过早看到不少富人家业败落的情景,可能是他很早被辍学帮助母亲承担了管理家庭作坊的重任,也可能是遗传家族精神或者要保持产业不败,永续辉煌。我老了才明白,外公的眼里看到的是那个时代整个中国遭受外侵内忧,战火连天,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苦难深重,饿殍偏野……想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肩负的身先士卒、唤醒民众的历史责任……所以他会卖田地、当金银,捐资建学校、免佃农地租、办起“阅书报社”、为抗日队伍购买枪支和药品等,这些行为对旁人抑或家人也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在他牺牲时,家产也被他捐献得所剩无几了。这就是外公一生践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这样的一生是最值得的,而旁人是没法理解外公这些壮举的。

    5.铁:村里的原书记告诉我说,外公先后娶了姐妹俩,其实是作为妻子的姐姐没法生育,又看到妹妹与丈夫革命工作上密切配合又情投意合,主动与太外婆提出离婚来成就他们的事业的,是太外婆要留下她继续管理家族的,你是如何看待外婆和二姨婆的?

    南:对长辈的事作为晚辈不便评说。民国期间,很多富裕家庭都是妻妾成群,但我外公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待婚姻是非常严肃的。按照二姨婆和太外婆的要求,离婚不离家,办齐了离婚手续,二姨婆经营管理能力是很强的,做事也很有章法。根据外公的要求,二姨婆总是把变卖家产的钱款及时交出来,甚至把自己父母给的陪嫁的银两也全部给了外公捐献于革命事业。至于外界传说外公用手枪顶着二姨婆的脑袋要她变卖土地的事,我没有从她们的口中得到证实,外公对二姨婆即使离婚后也是十分尊重的,把财产交给她管理。至于我亲外婆,在农民讲习所学习过,在党内她与外公都是同志,在革命活动中她是助手。外公牺牲后,她们姐妹俩还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可惜二姨婆“文革”期间被老家大队里的造反派押回夏港,关押在黑暗、阴冷、潮湿的“牛棚”里,受尽折磨,1971年春就离开人世,确实悲怆。而我外婆也因工作过度劳累、透支健康,在“文革”头一年就逝世了。她们姐妹俩,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作为晚辈都很尊重和敬佩她们,至今也不会忘怀。当然也包括对他们婚恋观的敬佩,而且这也影响着我们子孙后代在对待成家立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选择和努力,也让祖辈们在天之灵得以欣慰。现在想想,一个好的婚恋观,会相互感染的。一位成功革命者的家庭中,必然有理解支持他的父母或伴侣。外公先后拥有两位这样优秀的伴侣,一个帮助管理家庭和企业,一个在身边共同参与地下革命工作,也是一种幸运,更是老天对他老人家的眷顾。

    6.铁:你对外公的革命生涯道路选择有何感悟?

    南:外公革命生涯道路的选择,的确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读书成才,在家庭的关心和文化熏陶下,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启蒙读本,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第二阶段是学医救人,高小还没毕业,他父亲送他到江阴城东的蒲鞋桥跟着著名中医师韩筠谷当学徒,期望以医为业,舅舅也很热爱中医,感到为人治病是实现人生意义的有效途径,悬壶济世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可惜学医不到半年,他的祖父不幸突然病故,外公只能中断学医,回家帮助母亲打理家庭和企业。第三阶段是办学育人,他一面发动挚友合伙办企业,一面大力捐钱新建了镇西面的东园村小学,还出资为夏港小学建造了八间四个教室,将创办于民国前三年的这所初小升格为完小,自己还亲自担任校董,并以校长的身份直接负责过教学管理。他想通过普及知识来培育人才,来解脱老百姓的贫困。第四阶段是走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的救国道路。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国民党政府的腐朽和挑起内战,感到教育救国之路暂时还行不通。所以,他在共产党组织内获得了觉醒,唯有组织起来干革命,才能唤起民众,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所以他果断脱离国民党,乐意担负起地方共产党的领导责任,最终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祖辈选择的这条道路,被实践证明是人生发展成长的阳光之道,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也是我国人民的幸福之航。

    7.铁:你作为朱杏南烈士的后裔,总结一下祖辈有哪些精神是我们当代人必须坚持和发扬的?

    南:我最最敬佩外公的,一是作为出身首富家庭的他,参加革命的最初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心”,肯定不是为了自己摆脱贫困,而是像周总理等无数革命家那样,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唯有这份对马恩的“主义”和对共产党的“信念”,才会初心不改,至死不渝;二是他对待租赁自家土地的贫苦佃农,总是具有悲悯之情和帮助之心,减租粮、免学费、作资助,真正对待贫苦农民视作兄弟、体贴抚恤;三是他舍小家、为国家的胸襟和气度,还有他对待“名利”和“财产”以及“生命”的淡泊和慷慨;四是他对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反动派及侵华日寇的深仇大恨,勇于担负起救国救民历史大任的气概和精神。这些信念、情怀、气概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大众走独立解放、民族复兴的凝聚之力,是我们后代永世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必须要传承和弘扬的。

    8.铁:我知道,夏港最初的“乡管所”(即“人民公社”办公所在地)就设在你外公家里,你了解外公的祖产和墓葬的情况吗?

    南:对于外公的祖产,当他牺牲时也已经变卖得所剩无几了,都用于了革命事业,所剩下的企业和房产也被地方没收,具体过程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外公的产业,来源于百姓又最终用于百姓或回归于百姓,尤其是用于国家的解放,劳动人民的翻身,这也是很公平的。“文革”结束后,司令阿姨(即刘飞夫人朱一)(1)陪同我母亲回江阴,县政府和政协领导出面协调归还部分房产,在继续使用的情况下愿意支付每月3000元租金给我们。母亲与司令阿姨商量后,当即提出放弃产权登记和租赁费,愿意将这幢三间七架附二个侧厢的花式洋楼无偿捐赠给国家,作为“朱杏南烈士纪念馆”。

    (对于朱杏南烈士牺牲的后事处理,朱南先生沉默片刻后,送了我《苏州甲子丛书》中的一册《太湖风云》。我回家阅读后又联系了夏港的老乡进行电话采访。得知的情况是:朱杏南烈士在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残杀后,由其大哥和申蕴莹一起赶往刑场,将烈士的遗体装入一口薄皮棺材内,通过水路运回到夏港,但棺材外渗出很多血水,他们作为亲人早已悲痛欲绝,再也不忍心惊动烈士遗体了,只能将其连同薄皮棺材一起套入大棺材内,摆放在故居第一进的正厅上,三天中四周乡邻都偷偷前来祭拜。最后落葬在本镇北面长江村原属于李家村的黄山岗上(2)。文革后期,朱微明回夏港为父亲扫墓时,竟然发现烈士的棺材已遭到盗挖,烈士的遗骨早已散落一地,任由风雨的侵凌。后来面对这一片惨象,随同前来的苏州博物馆的领导对着当地干部的面说:“朱杏南烈士是我们吴县县委书记,夏港不要,我们苏州要!”没隔几天,经过请示协调,苏州的一辆面包车,准备好了新的骨灰盒,陪同烈士家属重返夏港,静静地来到墓地,将散落的烈士遗骨,小心翼翼地一块块拣起来,放入新置的骨灰盒内,然后捧着盖上红布的骨灰盒,邀集当地镇政府几位领导,在烈士故居内,开了一个简短庄重的迁葬仪式。然后启程运去苏州,最终落葬在苏州横山烈士陵园内。如今,烈士的塑像,随同他的革命事迹,在烈士事迹陈列厅中布置成一座专柜,供后人瞻仰。)

    南:作为我的外公,他还算是幸运的。记得2014年12月,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在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的重要区域。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有1519名。在这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刑场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就超过10万。我外公不但留下了名字,还留下了事迹介绍。我母亲还亲自把外公在夏港老家放在二楼窗台上作为安全信号的那个花盆,连同红木茶几,一起亲自送到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现在摆放在展示厅内。这类真实的物件,在雨花台纪念馆是非常珍贵的。外公的钱财没了,但他从事的革命事业成功了,他追求的“主义”实现了。外公最初的棺木被盗了,但他的忠骨也已算捡起了一些后,安放在苏州横山烈士陵园内了。作为他的后代都铭记着他的遗嘱,传承着朱家的优秀家学家风,都能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低调做人,贡献社会。而且家乡政府还在他的故居修建了他的“烈士纪念堂”,让人们有拜谒的场所。这些都是对他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铁:你对事物历史性辩证性的看法,你的胸襟和心态,使我敬佩万分,也感激不已。你外公的坟墓被盗毁,你二姨婆文革中受到的迫害,以及你爸妈等所受到的冲击和牵累,即使你们后代宽宏大量,没有追究,尽管这些坏事属于个别人所作,也已引起我们所有家乡人的愤慨和反思,对知情者当时应敢于制止,起码对于参与者应该承错悔过,让大家记住这些都是最丑陋的最卑劣的行为,家乡人民也确实欠下了这一沉重的道歉!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俞梅荪:为老秘书吴象送行(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五月鲜花泣红如血——朱杏南烈士后代采访记
·朱杏南写给家人的遗书: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李铁华:五月鲜花泣红如血——朱杏南烈士后代采访记
特稿:五月鲜花泣红如血——朱杏南烈士后代采访记
国典香竹书院夏季高端文化交流活动系列之十八在首都
文化自信志不衰(组图)
俞梅荪:为老秘书吴象送行(组图)
特稿:为老秘书吴象送行(组图)
吴河鲆:红军长征通道会议会址考(组图)
特稿:红军长征通道会议会址考(组图)
顾文华:淑珍神采随曲韵 大鼓琴声化春风——祝贺李淑
特稿:金仙寨下金江河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