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小小木船,见证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来源:《学习时报》2025年4月21日
作者:于江 王明
浏览次数:
2025-04-21 14:58:1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江苏省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珍藏着一艘小小的木船。这是从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渔民周德宏的家中征集而来,原本是周德宏的祖辈捕鱼用船,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木帆船长约13米,中宽约2米,帆高约8米,吨位约18吨。渡江战役时,就是这艘木船,冒着枪林弹雨,将30多名解放军战士送过了长江。目前,该船的船桨、船帆、缆绳全都保存完好,但战火与时光早已在船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斑驳痕迹。这艘小小的木船,见证了广大人民群众无畏支前和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早在淮海战役结束前,中共中央就开始谋划渡江作战。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作为统筹解决淮海战役指挥和后勤保障的领导机构。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提出:“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役以后,几个大的野战军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月,完成渡江南进的诸项准备工作。然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2月9日,总前委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针对国民党军江防布局和地形情况,初步确定了渡江作战的方案。

    2月11日,毛泽东又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决定“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同年,3月22日,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和三野司令部由徐州进驻到蚌埠东南的孙家圩子村。随后,总前委召开了渡江作战会议,邓小平起草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指出:“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采取何种处置,战局的发展均将发生于我有利之变化,并有可能演成敌人全部混乱的局面。”根据《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分为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其中东突击集团由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第10兵团及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组成,由粟裕、张震指挥,从三江营(扬中以北)至张黄港(靖江以东)段渡江。

    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在多次派人实地勘察后,最终选择泰州白马庙乡作为渡江战役东线指挥部所在地。随着渡江日期的临近,有关渡江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其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船只等水上运输工具。苏北沿江的船只原本不少,但国民党部队为阻止解放军大军渡江,提前将长江北岸沿线的船只全部强拖到南岸,或者就地毁坏。加之,当时解放军没有海军机构,无法名正言顺地接管起义投诚的国民党海军,舰船也只能全都停靠在长江沿线。

    为了解决渡江所需的船只问题,泰州的百姓倾其所有筹集过江载具,有些老百姓把床板、门板,乃至攒了一辈子的“棺材板”都捐了出来;很多渔民将渔船改装成作战船只,将棉被打湿裹在船的周围,用泥土砌在船舱内侧,防止敌人子弹击穿船体。同时,泰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不仅渔业发达,造船业也很兴旺,泰州的渔行村有近千人从事造船工作,造船技术远近闻名。渡江战役前夕,渔行人民无所畏惧,男女老少齐上阵,自发地日夜赶工,为解放军大军渡江建造大量木船。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此时渡江战役一触即发。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晚,东、西两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于4月22日胜利突破国民党军队近千里的江防阵地。

    渡江战役胜利之后,周德宏父亲支前的这艘木船经多次修缮后,一直被周家用作捕鱼,并有效保护,直至被政府征集。如今,展馆中的这艘木船仍然可见周身布满枪孔弹眼,随处可见木塞堵眼的痕迹,记录着当年渡江支前老百姓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舍生忘死支援解放大军渡江的壮烈场景。据统计,在渡江战役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斗争》中蕴含的精神密码
·下一篇:无
·张如美、傅永曙:郑浦港新区布展“渡江战役第一枪”(组图)
·特稿:郑浦港新区布展“渡江战役第一枪”(组图)
·张静宜:逐浪鲜红船影,追忆渡江战役(组图)
·特稿:逐浪鲜红船影,追忆渡江战役(组图)
·写在《渡江战役胜利七十周年》红色之旅
·胡山: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活动在南京举行(组图)
·特稿: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活动在南京举行(组图)
·渡江战役胜利七十五周年(组图)
·弘扬红色文化进入新阶段——黄黎民副主席参加“渡江战役胜利暨解放南京75周年红
·特稿:满江红·纪念渡江战役胜利七十五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小小木船,见证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延寿县中和镇党组织丨协同发力共促党建工作
戴伟国、邱燕红:“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
特稿:“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跨越时空
特稿:湖南耒阳“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激活高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张少林: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谷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