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人物>>正文
一对耄耋老人的红色情缘
2015-06-01 18:04:12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周晓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饶白云和王学祝

    有这样的一对革命夫妻,丈夫王学祝今年已有91岁高龄,在战争年代曾做过发动群众、放哨、收集粮食供应乡政府及支前等革命工作;妻子饶白云也已是84岁,年轻时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共产党组织和军队秘密送情报。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出生于海口市海边的演丰。

    十几岁时,他们就参加革命,此后曾多次出入生死关头,每每化险为夷,极具传奇色彩。

    饶白云和王学祝的生命轨迹有着太多的相似性,然而,他们在前半生却一直不曾相识。在岁月走过半个世纪后,两人才相识相知走到了一起,而这一切是因了冥冥之中注定的革命者的情缘。

    2015年5月8日,记者到演丰镇寻访王学祝和饶白云两位老人,在他们回忆讲述中,战火纷飞年代,两人各自的经历、数次遭遇的惊险以及两人后来故事中的每一份动人情愫,都如同电影般一帧一帧地回放。

    命运多曲折

    少时走上革命路

    故事开始于近海的演丰镇。这是一方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优秀的儿女在这里和敌人斗智斗勇,牺牲性命;又有多少群众在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掩护我军官兵,抛洒热血。王学祝和饶白云便是生于长于这样的一份红色土壤,打小便在村里门前看到许多革命同志来来往往,在他们幼小心灵里,革命的种子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滴滴嗒滴嗒滴滴嗒滴嗒……”这首儿童团的团歌,对于王学祝来说再熟悉不过,因为他曾经是儿童团一名小小团员。

    1925年10月25日,王学祝出生在演丰镇和村,童年时代在和美小学读书,日本侵琼后,他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

    这名小团员当年机灵得很,在团里不仅和大家一起学知识、搞生产,还担负着宣传抗日、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我们那时候经常晚上召集在一起,然后去礼让村开会,一起宣传抗日救亡。”王学祝回忆说,从那以后,他便开始了革命生涯,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琼崖纵队,曾任勤务员、政治服务员。日本投降后,他先后担任三江乡政府助理员、副乡长、四区区长、金堆乡乡长等职务,在民主政府基层做发动群众、放哨、送情报、筹集粮食供应乡政府及支援前线等革命工作。

    说起童年,饶白云的经历要比王学祝坎坷曲折多。

    1931年10月5日,演丰镇高呼村饶家,一名女婴呱呱坠地。这名女婴就是饶白云。“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排行老二,当时我娘是靠乞讨拉扯我们……”讲到这里,饶白云泪水浸满眼眶,颤抖的声音停顿了几秒,继续讲述自己的遭遇。

    原来,饶白云的父亲在她5岁时就去了南洋谋生,去后不久便杳无音信。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顶梁柱走了,家里的天就塌了。靠着母亲外出行乞和打工,年幼的饶白云和哥哥弟弟们才勉强喝上两口稀得见底的米汤。

    当时家里虽穷,但母亲是个革命老宅主,常常为共产党打掩护,家里也常见革命同志来往,有时还能听到一些革命故事,这些都对饶白云后来的选择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饶白云12岁时,家穷实在无奈,母亲忍着泪狠着心把她送到三江,给一户陈姓人家放牛讨口饭吃。饶白云的名字原本唤作“红霞”,后来觉得自己的命运曲折坎坷,就像天上飘荡流离的云,她才将原名改成了“白云”。

    然而,饶白云在陈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仅要放牛做农活,还要经常挨主人的打骂,身上常被扁担笞得青一块紫一块。主人打着,饶白云忍着,就这样,她在陈家偷偷抹了三年多的眼泪。

    后来,饶白云实在不堪忍受逃出了陈家,她心里已经想好了,她要去干革命!

    路遇敌军追

    潜藏河水十小时

    离开陈家后,饶白云辗转找到了当时琼山县三区区委员冯尔宽和三区茄芮乡乡长王统忠,因为这些革命前辈都曾住过饶家,见到他们,她就像见到了自己家人一样。

    从此以后,饶白云入了党踏上了革命的征途,成了共产党的一名情报员。那年是1947年,她还未满16岁。

    饶白云虽年纪不大却机智勇敢,每次送情报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鉴于当时复杂的斗争环境,转送情报都是单线联系的,转送情报的交通站和路线也非固定,时时变动,地下的情报工作真的是千辛万险。

    1948年,那是一个明朗清冷的早晨,饶白云和另一名情报员王春英正准备走回三江镇土公堆村的驻地。没想到,她们在路上却遇到了国民党军的追捕,饶白云和王春英便商量分开逃走。

    “搏一搏,我们分开跑,逃脱的机会大些。”饶白云压低了声音对王春英说。

    “好,如果能逃脱就回到驻地等对方!”。

    于是两人就分开了,王春英往一个方向,饶白云往另一个方向。眼看着就要被敌军追赶上了,情急之下,饶白云跳入演丰镇的东河,她小心翼翼地从水里探看岸上的情况,但发现河的对岸也有敌人。“对岸上也有敌军在搜寻着,这下完了。”饶白云当时觉得心就像河水一样凉飕飕的。

    河边长出成片成片的芒草,风一来,芒草叶和其它的植物就随之在风中摇曳。

    饶白云在水中依旧是小心翼翼,生怕在水面上划拉出明显的水波纹,她慢慢地挪到植物繁茂处,潜入下面的水中,只留出口鼻在水面呼吸。

    饶白云在水里浸泡了十多个钟头,直到傍晚六点多敌军走远后才上岸。

    饶白云脱险后赶回土公堆村的驻地时,已经是晚上的12点多。“我衣服都还是湿的,走进屋里,看到春英正坐在饭桌前哭,她以为我死了。”饶白云回忆说,当时,王春英走了另一条路也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当天的早些时候就回到了驻地,然后煮好饭做好菜等着自己。但是左等右等,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王春英没等到人,于是她便胡思乱想起来。直到12点多,看到饶白云推门而入,王春英才止住了悲伤,“我们当时就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凌晨被围困

    村民机智助脱险

    1947年,王学祝当时在三江乡也差点丢了性命。“我们真的是命大,幸亏当时跑得快啊!”回忆起当年的场景,王学祝觉得是命悬一线。

    其时,王学祝和其他革命同志前往眉咸村开展工作,但由于天色已晚,他们只好暂住在村民颜之荣家。颜家人热情地收拾出侧房给他们歇息。当天夜里,王学祝等人谨慎小心,守到深夜才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眼睛刚眯上没多久,王学祝就隐约听到争吵声。当时天还未亮,约是早上五六点,王学祝心想:难道是颜家夫妇在吵架?可这听起来不像啊,他坐定仔细再听——

    “快说!乡政府在哪里?”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我们不知道。”颜之荣和妻子答道。

    “嘴硬是么,快说出来,不然打死你!”另一个粗鲁的男声。

    “都说了我们不知道!你是耳聋么?”颜之荣妻子的声音提高了很多,“你们不懂自己去找么,干嘛来问我们!”她的声音越来越大……

    原来,凌晨时分,三江乡国民党乡公所的乡兵带着刀枪包围了颜家,而颜之荣与妻子正故意和乡兵大声地争吵,一边暗示王学祝等人快离开,一边为他们拖延时间。王学祝睡意全无,站起身来催促其他同志打开了颜家房屋的后门,趁着天未全亮,雾影朦胧,他们躲进了眉咸村的后山。

    说起这段经历,王学祝对颜家夫妻一直深怀感恩。

    因革命结缘

    从此相伴度余生

    “我们两人都是多次遇难不死,想想那真的是命大啊!我们俩后来在一起也是因为都干过革命工作,经过那么多苦难而互生怜惜。”现在,王学祝和饶白云两人回忆起来总是感慨万千。

    王学祝和饶白云真正走到一起,是在1990年。在革命战争时期,饶白云和王学祝两人就如同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

    “那你们两位后来是怎么在一起的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饶白云看了看坐在旁边的王学祝,笑着说:“那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乡村教师为受害“慰安妇”奔走半生
·下一篇:无
·红色文化搅热凉山红色旅游
·东方红孩:李崎寻访川西地下党员秦世禄烈士的红色足迹
·特稿:李崎寻访川西地下党员秦世禄烈士的红色足迹
·红旅中国行 健康进万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旅游活动在南京正式启动(组图)
·高擎火炬永向前——记红色记者、革命烈士秦世禄(组图)
·李崎:高擎火炬永向前——记红色记者、革命烈士秦世禄(组图)
·特稿:高擎火炬永向前——记红色记者、革命烈士秦世禄(组图)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追梦少年——“六一儿童节”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组图)
·郑赟: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追梦少年——“六一儿童节”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组图)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追梦少年——“六一儿童节”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一对耄耋老人的红色情缘
特稿:北京六一幼儿院全院共庆建院70周年(组图)
红色文化搅热凉山红色旅游
刘松柏:原延安第二保育院的老阿姨和老孩子们在北京
左权忠骨移葬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特稿:原延安第二保育院的老阿姨和老孩子们在北京六
中国乡村教师为受害“慰安妇”奔走半生
叶剑英次女叶向真:“祖国和人民需要什么,父亲就做
刘松柏:北京六一幼儿院“马背摇篮”铜像揭幕(组图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女儿宋玉娥深情讲述——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