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人物>>正文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国家公祭日 妈妈没等到 我等到了
2014-12-14 20:38:03
来源:新京报
作者:卢美慧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有机会把过去遭受的苦难讲出来,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而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她情绪的一个出口。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

    为南京大屠杀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跟我们这些家属的自发行为有区别,这伤痛不是一两家人的,而是几十万人的,是整个国家的,该有一个仪式去纪念这一切。好让后来的人铭记那段历史,这是我们自家的历史,如果我们中国人都不好好纪念和尊重,其他国家的人就更不会。

    ——1937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 对话人物

    艾义英

    86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 对话动机

    首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应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邀请,艾义英于12月5日至11日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

    南京大屠杀期间,艾义英的父亲、两个叔叔、一个堂哥被日军杀害。其间生产的母亲为了带着艾义英姐弟3人继续逃命,被迫丢弃了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对日本人“又恨又怕”了77年,艾义英对自己有机会去日本讲述历史真相,相比于日本民间团体所释放出的善意,艾义英对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更为期待,“自家的历史是时候好好纪念一下了。”

    赴日

    77年了,还是“又恨又怕”

    新京报:第一次去日本?

    艾义英: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去日本。

    新京报:知道要去日本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艾义英:可能你们年轻人会觉得,一个都没出过国门的老太太,被邀请去日本,也不用花钱什么的,多好。但当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通知我要去日本,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去那,不去不行吗”,完全是本能的,抗拒。

    南京大屠杀过去77年了,我的爸爸、好几位亲人死在日本人(军国主义)的刺刀下,妈妈告诉我见到日本人就要躲,要藏起来,都是这些记忆。

    新京报:时间过去那么久,过去的感觉还在?

    艾义英:又恨又怕,那种恐惧的感觉还是一样的。在日本下飞机,过来接我们的日本人都很友好,又鞠躬又握手的,有个日本人拖着行李就往前走,我拦住他,说不行。其实对方是想帮忙,但我本能的反应是“日本人又要抢东西”了。

    到了日本第三天,我儿子说去买块肥皂。我在宾馆等他,结果怎么也不回来,我心里很慌张,心想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他回来后我闹了他几句,儿子说他出去不到一个小时,但我就觉得时间长得不得了。

    新京报:除了担心身边的人,你自己呢?

    艾义英:在大阪参加完集会,白天讲了很多南京大屠杀那年的经历,那天夜里我就做噩梦了,梦见穿黄色衣服的日本兵砍我的胳膊,整条胳膊都是血,后来就哭醒了,醒过来的时候浑身都是汗,缓了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作证

    听我讲的多些年轻人就好了

    新京报:参加证言集会时也会有以上的情绪吗?

    艾义英:第一场还是有些紧张。后来慢慢就好了,我没读过什么书,坐在那里也没稿子,完全凭记忆讲。讲的多了就不紧张了,我们是受害者啊,应该理直气壮,是你们日本人(军国主义)侵略我们,你们官方否认历史,那我就把我经历的事实都说出来。

    新京报:日本关于南京大屠杀证人集会的规模怎样?

    艾义英:每场大约有百十来人,东京是最后一站,有150人,还有一些西方面孔在听。来参加集会的人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年轻人很少,这个我有点遗憾。

    新京报:为什么觉得遗憾?

    艾义英:大屠杀的事情,应该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年轻人才是国家的未来,这一点对中国、对日本都是一样的。可能这也是他们(篡)改教科书的原因。我的曾孙8岁了,我家的第四代人,我经常会跟他讲过去的事。

    后来身边人告诉我,参加集会的包括活动的组织者,有好几位是老师,大学、小学的都有,这样就很好。我希望那些老师把我讲的教给日本的下一代。

    新京报:你希望这些讲述能带来什么?

    艾义英:我们这些人(幸存者)越来越少了。我们在南京出发之前,南京电视台给我们发了一枚紫金花的胸针,工作人员说,当时日本战败之后,投降的士兵很喜欢南京这种紫色的小花,把它们的种子带回了日本。据说现在日本国内到处都有南京的这种小野花。

    同行的人说,紫金花象征和平,我一个老太太不懂大道理。但也许只有我们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战争有多么可怕,和平是多么宝贵。

    新京报:和平要有前提。

    艾义英:和平的前提就是不能否认历史,那么多残忍的杀害,几十万几百万的性命,我们这些亲历者还活着,怎么能说否认就否认?

    记忆

    爸爸说“很快会回来”

    新京报:1937年成了人生中印象最深的年份?

    艾义英:嗯,怎么也抹不掉。我86岁了,有时他们问我过去的事,其他年份的会模糊,有些干脆忘了,但1937年的一切,现在都在脑袋里。

    新京报:说说那年你经历的事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南京大屠杀民间调查第一人”费仲兴还原汤山遇难者名单
·下一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心伤”77年未愈
·中国首次以国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各地开展主题纪念活动
·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第三次固化
·一名记者十年“抢救”南京大屠杀口述历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从“受害者”到“守灵人”
·10位幸存者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吉林民众参观伪满皇宫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杀·生·佛——星云大师鲜为人知的南京大屠杀记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心伤”77年未愈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国首次以国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山东公布多组惨案资料 用历史档案揭露日军暴行
中国学者20余次去日本取证挖掘731部队真相
公祭仪式上的特殊群体
黑龙江公布两份特别移送档案让731部队罪行再添铁证
国家公祭日:南京闹市区静默致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各地开展主题纪念活动
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第三次固化
一名记者十年“抢救”南京大屠杀口述历史
不可遗忘——访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日军大屠杀遗址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