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受老领导陈虎主任和中学校友王东哈相托,我担任编导拍摄了育英同学口述历史纪录片。从 3 月至今陆续制作了 9 个短片,口述人讲述的故事深深感染和教育了我,摘录几个与大家分享。

摄制组采访邓子恢全家。

摄制组采访工作现场。

纪录片的监制:陈树新(左),业务指导:陈虎。
连贯:秘密大营救的幕后英雄

连贯(1906-1991)。1938年任香港八路军办事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后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

连贯的女儿连子讲述父亲连贯的故事。
我采访的口述人连子,讲述了父亲连贯参与组织秘密大营救的事迹。连贯于 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调任香港工作。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12 月日军突袭香港,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被困。
延安方面当即发电报给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决定由周恩来亲自指挥,在香港成立五人营救指挥部,连贯是成员之一。当时,八路军办事处在香港繁华地段开设了一个茶庄,作为秘密联络点,南来北往的人在此接头。连贯表面上是茶庄老板,每日站柜台卖茶,实则他是八路军办事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平日里以老板身份与东江纵队、文化名人联系,通过该联络点将大家组织起来,按计划转移。
在东江纵队的紧密配合下,指挥部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成功将被困人士秘密转移至大后方。此次大营救历时 11 个月,行程近万里,跨越十余省市,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名人及其家属 800 余人,还营救出一批国民党军政官员家属、英军军官以及近百名国际友人和多国侨民,堪称奇迹。
被营救的著名人士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等。作家茅盾评价道:“这场营救是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他们历经千难万险,闯过日军岗哨和搜查,排除土匪干扰,将大批抗日文化人无一伤亡地平安护送到大后方。此次大营救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意义重大。”
赵毅敏:东北抗战的传奇人物

赵毅敏(1904-2002)。赵毅敏曾任中顾委委员、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等职。

赵毅敏的儿子赵战生,女儿凌楚,接受采访,讲述他们父亲赵毅敏的故事。
口述人楚玲和她的哥哥赵战生,讲述了父亲赵毅敏的故事。赵毅敏是传奇人物,1924 年赴法勤工俭学,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28 年回国后在东北开设秘密交通站,后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
1931 年“九・一八” 事变当晚,他着手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份抗战宣言,因 9 月 19 日发布,简称“919 宣言”。宣言团结了抗战力量,逐渐形成了东北抗日联军这一抗日武装。1931 年 11 月,由于叛徒出卖,赵毅敏被捕,省委也遭到破坏。在狱中,面对牢头狱霸和反动军警,赵毅敏表明共产党员身份和抗日主张,以一身正气征服了狱霸和狱卒,还将监狱里的狱医发展为共产党员,取得狱中斗争的胜利。
1934 年,赵毅敏出狱后,带着虚弱病体出任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并到抗联第三军解决了军长赵尚志的组织关系问题,还担任了抗联第三军的政委。1935 年,党组织调赵毅敏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的情况,还与共产国际代表团联合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之后,他又被委派担任苏联东方大学第八分校的校长,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许多干部。
李培瑞:太行山上的英雄赞歌

李培瑞(1926-2022)。八路军鲁艺实验剧团演员。

李培瑞的儿子李润平在采访中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
口述人李润平的母亲李培瑞曾是八路军鲁艺实验剧团的演员。1942年反 “扫荡” 战斗中,鲁艺实验剧团随八路军后勤机关撤退,陷入日军包围圈。
李培瑞在回忆录中写道:日军向太行山根据地发动大扫荡,调集 2.5 万精锐部队,配备飞机、大炮和机枪,采取 “三光政策” 和 “铁壁合围” 战术。5 月 24 日凌晨,日军突然袭击,包围了整个部队。危急时刻,总部派来一个团,护送他们上山并埋藏文件后继续转移。第二天早上到达邵门口村时,敌人再次围上来,他们只得再次转移。
他们沿着河滩行进,左边山上敌人炮火猛烈,不少同志牺牲或受伤,甚至有人连同牲口一起摔下山去。绕过一个山峡,枪声渐稀,大家坐下休息。正趴在河边喝水时,忽然听到有人问:“小鬼,你们累不累?” 他们马上回答 “不累”。其实,两天两夜没吃没睡,怎会不累?但首长的出现让他们立刻充满力量。这位首长正是八路军左权参谋长,他正在指挥掩护后勤部队突围。当天,左权参谋长不幸中弹牺牲,地点就在十字岭。
当天夜里,他们走了八九十里路。拂晓时刚准备做饭,敌人又包围上来,他们试图爬上村后的一座山,但被敌人的机枪堵住去路,部队被打散。李培瑞跟着一些同志往山顶跑,却发现无路可走。日军快追上来了,甚至能听到日本翻译的喊话声。这时,负责后勤的首长杨元山大声命令:“我们绝不做日本人的俘虏,都跳下去!” 接着便有人跳下山去。李培瑞和几个战友坐着往下蹭,没路后顺势跳了下去,之后便失去了知觉。
后来得知,他们跳的山叫莲花垴,那天是 26 日上午 8 点左右。李培瑞下午5点左右被八路军军工部黄崖洞兵工厂的干部陈志坚救起,她是唯一的幸存者。她的儿子李润平对着摄像机动情地说:“想到那些英勇跳崖的八路军女战士,她们那么年轻,心中充满对生的渴望,但为了民族的尊严,她们义无反顾地跳下万丈悬崖。我总在想,应该在英雄跳崖的山下,竖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前的雕像定格在一群八路军女战士相互搀扶、呼唤着投向祖国怀抱的瞬间。”
摄制组采访了许多革命者后代,这些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艰辛历程。如今将这些故事呈现给大家,期待通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纪念活动,能更深刻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更自信、更坦然的姿态面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