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去年从一个视频里了解到,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西麓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有个“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观,感觉非常震撼。此次南行,在和当地的朋友们交流中得知,我们这次在宜兴下榻的天目湖静泊茶文化度假酒店距其几十公里,并且邻近的还有江南新四军纪念馆,便心念顿起,请毛主席卫士长李银桥之子李卓韦、原百岁老红军王定国身边的工作人员王勇、原驻上海空军某部参谋长毕刚大校一起,在江南的蒙蒙细雨中,雀然前往。这样的话,我们在游览了江南新四军指挥部旧址的情况下,再用整个一下午的时间把这两个相邻近的红色经典都瞻仰完毕,就算圆满了。

蒙蒙细雨,天色阴沉的江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下,游人稀少,愈发显得雄伟壮观,甚至还有几分悲壮。在纪念碑值守的朱安庭大哥见我们远道而来,主动上前给我们做“讲解员”。他说茅山西临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茅山是新四军从皖南出发,东进江南敌后抗日最早到达的地区。新四军战士隐身于茅山的连绵山脉中,利用这天然屏障和有利地形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斗,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壮大了抗日武装,和全国其他战场上的抗日根据地有力配合,遥相呼应,终于迎来全民抗战的胜利,也孕育铸就了伟大的新四军铁军精神。为了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茅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于1995年9月1日正式建成。

纪念碑宽6米,高36米,须弥高3.1米,寓意着镇江市全体共产党员31.3万人捐资建成;纪念碑身高28m,寓意着新四军第一,二两个支队来自南方八省健儿,前边有317级,宽16米的台阶,每组50阶,寓意着抗战胜利50周年;六组寓意着6月,最后的17阶是17日,寓意着6月17日是新四军韦岗处女战胜利的日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健儿汇聚成一支铁流,驰骋在大江南北。苏南抗日军民在陈毅、张鼎成、粟裕、谭振林等新四军将领的率领下,历经血雨腥风,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共抗击和牵制日本军10多万兵力,对敌作战5000多次,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为夺取华中乃至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苏南人民的5万优秀子弟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其中7000英烈长眠在这红色的土地上。

1997年春节,当地一李姓居民为庆祝新年在这里燃放鞭炮。却无意中发现天空中响起嘹亮的滴哒哒滴滴答的军号声。那一年老李家的儿子考上大学,一家人很开心。春节来临,大年30晚上鸣放二踢脚的鞭炮。一声炮响,空中竟然响起了军号声。再放,第二次军号声又在空中响起。待把二踢脚的鞭炮燃放完毕,每一次鞭炮在空中炸响,空中都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因为茅山是革命老区,望庐山脚下就是茅山中小学校,学校的作息就是以军号声的长短为标志的,而不是大多通用的电铃。他们甚至还以为是邻居家的孩子,故意在他放鞭炮的时候吹响了军号,也就没有怎么当回事儿。到了晚上0点时分,老李拿出更多的鞭炮又到外边儿燃放辞旧迎新。令人震惊的是,每一次鞭炮在空炸响后,空中竟然还有军号声。老李心一惊就大声向山上喊,看看到底是谁在山上吹军号?连续几声喊去,竟然没有回应。回去拿到手电筒,沿着纪念碑台阶直接而上,试图找到人,纪念碑周围却空无一人。

辞旧迎新竟然迎来了这么一个神奇的现象,“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观。后经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与上海有关部门声学教授、专家的多次实地考察验证,证实确有这一奇观。至于为什么有这一奇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是绝非人为的奇特景观,但均无法正确解释这一奇特现象。从此“天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观就这样不胫而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及各地报纸、新闻网站纷纷前来采访、宣传,内外游客蜂拥而至,均想探个酒究竟且叹为观止。

90岁的开国少将张智秀将军战地重游,来到茅山,看到这个神奇的军号声激动不已,当即就想到了当年在茅山脚下新四军伏击日军时,部队中有个17岁姓王的小号手就牺牲在这里。1943年10月27日,新四军47团和茅山保安司令部决定利用日军换防机会,在茅山脚下的望母山与通往大茅峰西山谷的石阶道两侧伏击消灭日军。

战斗打响后,17岁的司号员小王按照上级命令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日军招架不住,纷纷溃退。此战毙敌16人,伤敌10余人。我军也有伤亡其中包括年轻的小号手。根据老将军的回忆,对小号手长相的描述,2005年9月,在小号手牺牲的地方特地建造了一座小号手吹冲锋号的造型铜像,供游客瞻仰。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是淳朴的,据当地群众说,这军号声就是新四军烈士灵魂的豪气。鞭炮声似枪炮声,他们一听到枪炮声,就在军号的鼓舞下英勇杀敌!因为茅山抗日根据地掩埋着7000多名当年阵亡的新四军健儿,这也许是表达了茅山人民对茅山抗日根据地的赞美,和对新四军烈士的缅怀之情吧。

现在,茅山“丰碑奇号”每年吸引了300多万国内外游客。先后由李岚清,李瑞环,吴官正、曾庆红,迟浩田,张震,李源朝、回良玉,王毅等数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茅山视察参观。均对“丰碑奇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对“放鞭炮,听军号”来缅怀先烈的这种特别表达方式,表示了赞许,让能够保护好,利用好这种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英雄的在天之灵再次吹响了奋进的时代号角,这是对当今盛世的讴歌,是对今人的激励。一传十,十传百,游人接踵而至,在军号声中缅怀先烈,在军号声中陶冶情操,激发自己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豪情。“丰碑奇号”的天下奇观,已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1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破例将当代的建筑——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列为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当代的建筑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在全国是少有的。茅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景区,现为茅山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热点景点之一,茅山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长三角区域广大游客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红色之旅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也托人买来爆竹二踢脚,在碑前点燃鸣放,于空中炸响的鞭炮声、滴答答,滴滴答的军号声中集合,列队敬礼,向为民族抗战牺牲的英烈致以深深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