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学习毛体书法 弘扬毛泽东书风(组图)
来源:中国扇子艺术学会
作者:张琳
浏览次数:
2024-11-11 14:39:2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中国书法三千年,名家辈出,代有传人。它虽举步维艰,历经沧桑,却永远反映时代脉搏和社会精神风貌。

    自上世纪60年代,毛体书法作为一种新书体,在中国书坛应运而生,横空出世。毛泽东不愧为享誉书坛,引领时代的书圣和旗手。一个学习毛体书法,弘扬毛泽东书风的热潮,在中国大地此起彼伏,悄然兴起。有人入微入里,研究探索;有人持之以恒,勤磨苦练。

    为了将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学习好,承传好,鼓励毛体书友“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我撰此文,与书友们共商讨共交流。

    一、毛泽东书法是传统书法的组成部分

    毛泽东书法是传统书法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和历代名家一样,书法艺术的成功都是来自师承的渊源,来自对艺术的刻苦磨练和矢志不渝的苦苦追寻,能学习传统书法,就能学好毛体。

    毛泽东书法来自师承传统文化的家庭氛围。到过韶山人都参观过“毛氏宗祠”,祠堂大门的对联为“注经世业;捧檄家声”。这是毛泽东家庭文化的发源地,“注经世业”是说毛泽东的祖先毛苌(chang)、毛亨是专门注解《诗经》的,后人称《诗经》为“毛诗”就来源于此;“捧檄家声”出自于《后汉书》“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③的典故。说的是毛氏先祖以文敬孝,为了挣钱养母,委屈地捧着“檄文”,“不择官而仕”,母亲去世,辞官守孝,他的事迹被汉昭帝下诏表彰。在韶山,在文家,在东山学堂到处都有毛泽东家族留下的文化遗址和故事,为人敬仰,广为传颂。

    毛泽东书法来自对艺术的刻苦磨练。学习毛体书法和任何书法一样,靠的是专心临帖和功夫的积累。天天崇拜毛体,天天要练毛体,待到真正练习时,又花容失色,知难而退,等于是“叶公好龙”。毛泽东书法的成功就在于基础的磨练。毛泽东幼时的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文家度过。毛泽东从小就跟着舅父和表兄练习书法,二舅文玉钦手抄《家范箴言》和大字本,对毛泽东言传身教。

    1910年秋,毛泽东来到湘乡县的东山学堂读书,在东山学堂,书法是学生的必修课,毛泽覃、陈赓、谭政、柳宗陶、易礼容等都是东山学校的学友。在这里毛泽东和大家一起,不但临习了王羲之的书帖,接触了清末大家的墨迹,而且还感悟了曾国藩的理念和书法。

    从1910年东山学堂的《言志》,到1912年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再到1917年的《心之力》,这三篇满分的作文连同后来的《讲堂录》等作品,不仅是毛泽东伟大胸怀、伟大思想形成的见证和基础,而且是毛泽东“落笔大方”,“练成一色文字”④,执着书法艺术的成就与收获。

    毛泽东书法来自对艺术的苦苦追寻。毛泽东一生与诗词相依,与书法为伴,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在毛泽东书法作品中,我们虽然没看到一件临帖的墨迹,但是从他有关书法的信件、谈话以及工作人员的回忆中可以看到,他对传统书法是很有研究的。毛泽东与众多书家不同的只是,他是将功夫用在读帖上,“察总为拟之先”(包世臣语),他“所存拓本约六百多种,看过的也近四百多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则是时常批阅。”⑤除了读帖,就是练字,电文、指示和批示,书信、诗词古诗词,纵逸变幻,笔下生花,临池挥洒自如,借此修养脑筋,乐此不疲、持之以恒。

    在井冈山,他用废报纸、树枝和木炭练习书法;在长征途中,“在马背上哼成的”《词六首》成为艺术的精品;在延安,他庄严宣告“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建国后更是“广置碑帖”,在他的床上,房间里的每个地方,包括厕所里都摆放着他掀开的书,他留给我们的书法墨迹4万多件,每件都是艺术的瑰宝、时代的精品。他仅有的两次出国,《三希堂法帖》等都列入必带的书目。他索要最后一本书是有关书法的《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8月26日。他在1976年9月8日, “全天由工作人员托看文件或书阅看十一次”,⑥其中就有《容斋随笔》。7个小时后毛泽东离开了我们。

    毛泽东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毛体艺术,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毛泽东书法本身就是独步天时的艺术瑰宝,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蕴含着中国革命的的故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现今书坛任何艺术,任何书家不能与之雁行,不能与之伦比。正如《书谱》所说“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lu)于椎轮者乎?”⑦意思是说,人们为什么有华丽的宫殿不住,要去住古人的洞穴;有精美的宝车不坐,要去坐原始的木轮车?

    二、学习毛泽东书法要做到“三坚持”

    毛泽东书法怎么学?盲人摸象不行,叶公好龙更不行,要像学习传统书法一样,做到“三坚持”。坚持理论研究。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最早的书论出自于李斯的《论用笔》,尤其是魏·曹丕的《典论》问世以后,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书法艺术的理论研究和承传,“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书法是艺术,“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语)。这意思是说,艺术不靠史官记载,不凭权力造势,只要借助理论和文章就能发扬光大,流芳千古。 历代有成就的书家都是书论双绝,殊枝共妍的名家巨匠。卫恒的《四体书势》,王羲之的《书论》、《笔阵图》,欧阳询的《八诀》,张怀灌的《书议》,刘熙载的《艺概》等等。据统计历代至少有112名书家,留下的书法理论140多篇,达一千多万字,但是汗牛充栋的鸿篇巨著,仍不能适应书法艺术发展的需要。毛泽东书法虽然也属于传统的范畴,但作为超群出众的个性书体,理论研究仅仅是开始,未来的任务更重,课题更多。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毛体研究开局良好,2018年注册成立的“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坚持了13年的《毛泽东书法研究》在担当、在奋进。研究的成果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在全国各新华书店,在历次会议的专题中都有成果交流和展示。坚持在临帖交流。毛泽东书法既然是传统书法的一部分,那么学习毛泽东书法,在遵循传统技法和规律,坚持临帖,坚持学习交流的同时,必须突出毛泽东书法的个性特点。这种“个性”是“矛盾普遍性中的特殊性”。

    只要临帖下功夫,打好传统的基础,由传统到毛体,由毛体到传统,就能事半功倍,行之有效。正如毛泽东所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便会找出筋骨,写出神韵”。⑧ 这“神韵”就是“不可学”者认为的“特征”。 坚持学书做人。学习毛体的朋友,凭着一股爱心,凭着一份执着,苦练艺术,学书做人。在毛体队伍中,近些年已经涌现出很多得心应手,技艺精湛的毛体书家,毛体匾牌有他们的墨迹,公益活动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为毛体事业孜孜以求,乐于奉献,这些同志已成为毛体队伍的骨干力量。

    虽然毛体书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毛体老师的作品与毛泽东的形神差距很大,但毛体队伍的“初心”是执着的,方法是正确的,方向是明确的。我们相信,在中国书坛万紫千红的百花艺苑中,争奇斗艳的毛体花蕾,一定会绽放出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艺术花朵。

    三、毛泽东书法开辟了传统书法的新书风     

    从实用到艺术,中国书法艰难地跨越1400多年。魏晋后的中国书法呈现出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繁荣景象,名家辈出,精品荟萃。但我们又必须看到鼎盛之后的中国书法,如今却步入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死胡同。抽象的、流行的,学派林立;狂怪的、杂耍的,不胜枚举,“天下第一”满天飞、“名家巨匠”遍地走。 书法的价值在哪里,如何继承与创新?由艺术到实用 毛泽东开创新书风。毛泽东书法既是艺术的,更是实用的。毛泽东走过的路,前人从未走过。毛泽东没卖过一幅字,没收过一分钱的润笔费,毛泽东书法的价值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一份电报,调遣千军万马;一首诗词,撼动一座山城。 一幅“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成为全党的纲领和宗旨。 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励亿万人民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自从毛泽东说过这句话,毛泽东书法艺术的脚步就从艺术跨越到了实用的新领域。这种既艺术更实用的书法价值,是任何书家不可比拟也是无法比拟的, 1600多年前的“书圣”王羲之倘若在天有灵,也只能自愧不如,望尘莫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事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明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下一篇:无
·红色头条: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严正声明”(组图)
·事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明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中红网:大别山精神走进黄山学院课堂(组图)
·中红网-兴玉:志愿军精神宣讲团走进中岳嵩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图)
·特稿:“关爱老兵 致敬英雄”(组图)
·走进红25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河南信阳罗山县隆重纪念红25军长征出发90周年,
·特稿:伟人颂原创藏头诗:毛主席著作闪金光
·特稿:伟人颂原创藏头诗:毛主席著作闪金光
·特稿:河南义马抗演三队《黄河大合唱》纪念馆奏出新时代强音(组图)
·特稿:成都红军后代联谊会到湖北红安交流调研(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学习毛体书法 弘扬毛泽东书风(组图)
邓子恢后代向瑞金捐赠重要藏品(组图)
红色记忆:石拐会议燃抗日烈火
北方局李大章之子女再到左权县上口村“中共
红色头条: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严正声明
事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明年1月1日起开
薛年勤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珍贵影像资料(组
中红网:大别山精神走进黄山学院课堂(组图
中红网-兴玉:志愿军精神宣讲团走进中岳嵩山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