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红军遗物——口缸、水壶和床单的故事(图)
2022-08-09 16:44:57
作者:潘世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016年9月18日下午,原任黄平县旅游局副局长,已退休多年的70多岁的新州老住户盛治久先生,来到黄平县文联办公室。我当时在黄平县文联任党组书记、主席,过去曾从事宣传、党史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和盛治久先生是多年的忘年之交。2000年大年三十夜,我俩同好友杨培顺三人曾在盛老家一杯酒摆谈天亮(大年初一)。盛治久先生一见到我,就满脸笑容地从随身带的一个塑料袋里,取出一只生了锈的口缸和一个没了背带的军用水壶递给我,并说:“你长期从事党史工作,我把家里珍藏多年的红军遗物交给你,希望能在黄平县革命历史陈列馆里展出。”

    于是他开始向我叙述了这些红军遗物的来历和故事:

    听我母亲摆,1934年冬,当时听说红军要打进县城来,新州街上好多人家都跑到外地和乡下躲去了,怕打仗,怕遭抢。我父亲盛辑轩是做赶场生意的布匹小商,也收拾货物到旧州躲去了。母亲是做蚊蝇香、豆腐小买卖的,就留在家看家。红军来的那天,满街都是背枪、背大刀的,还有骑马的,看到好怕。城里头从东门到马家坡,驻扎了好多红军。红军的马喂在东门老仓库(现东方家园处)。我母亲那时还年轻,单身一人在家,害怕受欺负,就用一条白布将头包了很多圈,装扮成年纪大的中老年妇女。有二十多个背枪背大刀的红军进我家查看房屋想寻找住处,问我母亲:就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母亲说:丈夫出去做生意了。母亲当时好害怕。红军看到她非常害怕的样子就说:大嫂,不要怕,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朱毛的红军,是专门打坏人、杀坏人的,来你家找个住处,过两天就走了。我母亲这才放下心来。红军搬到我家住后,我母亲就给他们烧开水,帮他们做饭菜,还做豆腐给他们吃。我母亲说,红军在街上住了很多人,他们杀猪都没有刮毛,只是用火把毛烧了后,用刀刮下洗干净就煮吃。红军杀猪时,还拿了一块带黑毛的猪肉送给我母亲。

    红军要走时,用一张蓝色的印花布(像蜡染布一样)床单(或被面)从外面包了一大包他们吃剩下的饭给我母亲。住在我家的红军走后,我母亲收拾东西,发现红军掉了一个口缸在我家。母亲就拿起口缸去找红军,可红军已经走远了,碰到的其他红军说:这口缸不是我们的,就留给你家作个纪念吧。母亲再三推辞不掉,只好把这个口缸留下来了。过了几天,母亲忽然抬头发现木板壁上挂着一个水壶,此时街上所有的红军都走了好几天了,我父亲就用这个水壶装酒,直到1958年他到翁勇供销社的代销点工作后才送给我上学时装水喝。后来,水壶的带子坏了,母亲就用彩色花线编成带子捆绑水壶塞子继续使用。直至我长大参加了工作才不用。而这只口缸一直用到20世纪60年代,商店里有了新式的搪瓷口缸后,才不再使用,于是把它们用布包好放在柜子里。那张像蜡染布一样的床单则被母亲改成包婴儿的包片,伴随我们几姐弟长大,一直到我的几个孩子出生都还在使用。后来我的孩子们长大了,用不着了,才放到衣柜里。可惜今天那张包片一时找不到了。

    80年代时,县党史办成立不久,就有人到我家向我母亲了解红军到我家驻扎的情况,本来想把这些文物交给组织,但由于时间长了,一时找不到,也就罢了。后来我的孩子出生,我母亲在杂物堆的包裹里才发现了包得好好的口缸、水壶和包片。原来,在我们几姐弟长大后,母亲就把印花布洗干净,连同口缸、水壶一起包好,珍藏在隐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此事。要不是我的孩子出生,我母亲还记不起这件事了。母亲用这张包片包了我和我的孩子两代人。

    盛治久先生回去后,我立即将他交给我的口缸和水壶转交给了县史志办。过了不久,盛治久一家精心翻找,还是在家里的杂物箱子底找到了那张包片,转交给了县史志办,县史志办还给他发了红色文物捐赠证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周恩来总理的黄平情怀(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周恩来总理的黄平情怀(组图)
·50年肖华刚调到北京,路边看见一小贩:这不是杀害黄骅的凶手吗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九:文武得彰与贺龙
·特稿:抗战年间照相机的故事(图)
·特稿:百岁老人李褔湘的革命岁月(组图)
·特稿:英雄儿女铸军魂,屡建战功王义元,高风亮节好同志,革命一生长征路(图)
·特稿:记忆中的只言片语(图)
·特稿:再说巴山女红军(组图)
·朱理治之子朱勇祖孙三代到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拜谒革命先驱(组图)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举行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5周年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潘世仁:红军遗物——口缸、水壶和床单的故事(图)
特稿:红军遗物——口缸、水壶和床单的故事(图)
潘世仁:周恩来总理的黄平情怀(组图)
特稿:周恩来总理的黄平情怀(组图)
曹乐、李雪、陈姿伊:河南学子三下乡:踏足红色事迹
陈姿伊、曹乐:河工大学子三下乡:踏足红色事迹,牢
50年肖华刚调到北京,路边看见一小贩:这不是杀害黄
任远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九:文武得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九:文武得彰
叶新军:抗战年间照相机的故事(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