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99年前的8月,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安平诞生
2022-08-15 13:43:06
来源:河北党史
作者:河北党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台城,
是冀中平原腹地
衡水市安平县的一个小村庄,
虽然在中国版图上
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
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它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星火般的一个小“点”,
激扬着一段荡气回肠的热血历史,
讲述着一个真实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故事。

安平,
不但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
台城特别支部,
还建立了
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地方县委——
安平县委。

中国共产党安平县委员会成立旧址

而这些,
都与一个人有关,
他就是中国农村党建的先行者——
弓仲韬。

01
弓仲韬
从封建地主到进步青年

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
弓仲韬出生于
安平县台城村的一个书香门第。
从明朝初年到清朝末年,
弓家都是安平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清朝后期,
弓家最鼎盛时曾拥有土地4000多亩,
常年雇佣管家、长工、仆役数十人。

弓仲韬有两个弟弟,都在外求学,
其父弓堪常年久居关外,
家中的事情就交给了弓仲韬打理,
他成了掌管全家事务的“少东家”。
阅历渐多眼界渐宽的他,
厌倦了封建大家庭的等级森严,
更无意沉溺于家庭的繁琐事务,
总想摆脱这种违心的地主生活,
心中积累下无法排遣的苦闷和彷徨。

年近30岁,
一个机遇悄然降临。
那年春节,
他的堂兄弓镇回家,
听说了他的苦闷,便开导他说:
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岂能安于陇亩,
你去报考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吧。

于是,1916年中秋时节,
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新生报名处,
来了一位年龄偏大的新生——弓仲韬。
从燕赵平原闭塞偏僻的乡间,
一下子跻身冠盖云集、名流荟萃的京城,
进入新型大学学习新知识,
感受到各种思潮风云际会的碰撞激荡,
弓仲韬久久沉闷的心忽然间豁亮了许多,
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弓仲韬画像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弓仲韬面对校园外
风起云涌的民主与科学运动,
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他投身五四游行示威,
目睹了痛打卖国贼的场面,
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酣畅。

五四运动后,
全国民众精神振奋,
一批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纷纷
创办进步刊物、编辑进步书籍、
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仅一年就创办刊物400多种。
弓仲韬通过学习进步书籍,
思想有了很大的飞跃。 

02
在李大钊的介绍下
弓仲韬光荣入党

1919年,弓仲韬大学毕业,
到北京天桥沙滩小学任教,
距北大图书馆仅有一里之遥。
他借用老乡的证件,
成了这里的常客,
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

李大钊当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经常到阅览室查看。
他身着灰布长衫,
椭圆脸,留板寸头,
浓密漆黑的八字胡,
鼻梁上架金丝眼镜,
深邃的目光仔细地扫描着每个角落。

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

阅览室东北角
一个30多岁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
引起了李大钊特别的注意。
李大钊走过去和他打招呼,
这人正是弓仲韬。
两人交谈起来,
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慨。
此后,
弓仲韬经常和李大钊见面,
从中受益不少,
加深了对中国革命现状和走势的了解,
思想不断升华,
逐渐完成了由一个进步知识分子
向共产主义革命者的转变。

在那期间,
他还受李大钊先生的派遣,
多次到天桥一带的下层劳动人民中
宣传革命思想,
鼓动人民向黑暗的旧社会宣战,
与封建把头、资本家、军阀官僚进行斗争。

李大钊看弓仲韬进步很快,
便于1923年4月,
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向他讲了党的性质、组织纪律、
保守秘密等有关事项,
叮嘱他树立为劳动阶级奋斗的雄心壮志,
肩负起创建崭新国家的重任。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
弓仲韬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03
回老家搞革命
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23年4月,
李大钊对弓仲韬讲: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只在书斋里不行,
只在城里也不行,
需要把工农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
你家在农村,
就回老家建立党组织,
发动群众吧。”

随后,弓仲韬辞去教师工作,
放弃了城市生活,
秘密回到了老家安平县台城村。
他卖掉了自家的20多亩地,
开办了“平民夜校”,
建起了专门为农民办事的群众组织——
农会。
学员们多为村里的青壮年,
还有些无钱上学的贫家少年。
平时常有二三十人上课,
高峰时达到50多人,
三间教室里挤得满满的。

平民夜校旧址

村民弓凤洲后来在入党自传里写道:
“我十九岁时,
本村有个学生叫弓仲韬,
时常找我接近,
他出外访亲望友也让我跟着,
但不知他干什么事。
后来过了几个月,
他就问我对国民党、共产党的意见,
并给我讲国民党是
代表地方财主、做官人的,
共产党是代表穷人的,
共产党主张打土豪,
让大多数人有饭吃。
我一听就说,我赞成共产党。”

后来,
弓仲韬介绍台城村思想进步、
向往革命的弓凤洲、弓成山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过几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
弓仲韬觉得
建立农村党组织的时机和条件成熟。
经李大钊批准,
1923年8月的一个深夜,
在台城村“平民夜校”里,
弓仲韬主持召开台城村共产党党员会议。
弓仲韬、弓凤洲、弓成山三人,
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由于当时尚未建立省委、县委,
故将其定为台城特别支部,
直属北京区委领导,
简称“台城特支”。
支部设在弓仲韬家中。

成立“台城特支”场景还原

中共台城特别支部是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支部,
它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安平人民
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斗争的
一个标志性事件。
李大钊将生命的火种和信仰
传递给了弓仲韬,
弓仲韬又使这星星之火燃遍冀中大地。

04
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
中共安平县委成立

与此同时,
安平县第一个党员李锡九,
也于1923年被李大钊派回原籍,
并先后发展李少楼等3人入党。
1924年春,
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
弓仲韬与安平县北关高小校长、
共产党员李少楼取得联系。
二人通力合作,
从事安平县党的创建工作。
他们很快建立了北关高小、
敬思村两个党支部,
在全县发展党员10余名。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内的李大钊与弓仲韬握手雕像

李大钊对安平县党组织的发展深感欣慰,
他写信鼓励弓仲韬继续努力,
并指示可相机建立安平县委,
加强党对全县工农运动的统一领导。

为落实李大钊的指示,
1924年8月15日,
台城、敬思村、北关高小3个党支部
选派了弓仲韬、弓凤州等9名代表
在敬思村召开安平县第一次党代会,
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
中共安平县委。
会议选举弓仲韬为县委书记,
张麟阁为组织委员,
李少楼为宣传委员,
党的机关设在弓仲韬家中。

中共安平县委旧址

这次会议确立了今后的工作任务:
发展党的组织,
壮大革命力量,
启发群众觉悟,
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此后,弓仲韬历任
中共安饶联合县委书记,
安平、饶阳、深泽三县中心县委书记,
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长工增薪、短工罢市、
改善雇工生活待遇、教师增薪等斗争。

到1927年,
全县共有7个党支部,
5个共青团支部,
百余名党员、团员。
弓仲韬培养的一批党员、团员,
大多成为红色种子,
散布在河北各地,
点燃了不熄的革命星火,
为以后的革命斗争
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安平县“两个第一”创立后,
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村革命斗争的火种
就在冀中大地上蔓延开来,
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两个第一”在党的历史上
有着特殊的意义,
是党在农村发展史上的大事,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05
弓家人
为革命鞠躬尽瘁

在弓仲韬的影响下,
弓家人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有的甚至为革命献身。
弓仲韬的老母亲、
大女儿弓浦和唯一的儿子
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威逼和残害致死。

弓仲韬的三个堂妹也纷纷投身革命。
大妹弓惠诚和丈夫王子益
发展了许多共产党员,
其中有不少人
在解放后成为重要领导干部。
1927年7月,
中共深泽县委成立,
王子益任县委书记。
后来,革命陷入低潮时,
他们千方百计逃过敌人追捕,
颠沛流离,
历尽曲折才又找到了党。
王子益后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工作,
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二妹弓蕴武在家乡参加革命,
入了党,抗战时在冀中战斗,
爱人是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
一次战斗后,
由于音信不通,
双方都被告知对方已经牺牲,
二人万分悲痛。
后来,
他们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
若干年后,
他们才知道,
对方还活在世上。

三妹弓彤轩
从小就追随哥哥闹革命,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台城村第一个报名参军抗日的女子。
抗战时期,
弓彤轩在冀中区党委工作时
与常德善结为革命伴侣。
常德善原籍山东枣庄,
是红二方面军的老红军,
长征中屡立战功。
抗日战争时期,
常德善随贺龙到冀中,
任冀中八分区司令员,
指挥部队多次重创敌军。
1942年,
日寇进行“五一大扫荡”时,
弓彤轩即将临产,
因无法跟随部队行动,
被送回娘家,并生下了孩子。
有一天,
常德善带部队转移到安平附近,
匆匆回家看了一眼还在月子里的母子俩,
这是父子俩第一次,
也是唯一的一次见面。
1942年6月9日,
常德善带领部队本已跳出敌人包围圈,
但为了掩护群众,又杀入险地,
在肃宁县雪村一带遭敌人层层包围,
负伤后,拒绝战友们救助,
用机枪掩护同志们突围,
最终身中27弹,壮烈牺牲。
贺龙对常德善的牺牲十分痛惜,
曾题词“功勋卓著,业绩永存”。
弓彤轩听到丈夫牺牲的噩耗后,
痛不欲生。
直到晚年,
每次提起此事,
老人家都悲痛难抑。

06
弓仲韬历尽苦难
对党的忠心至死不变

弓仲韬一生对党忠心耿耿,
为党的事业勇于奉献。
他常说,作为共产党人,
就要舍得出家财,豁得出性命。
他变卖田地解决办学和办公经费,
又变卖家产开办工厂
解决贫困党员的生活问题。
到1934年时,
他的家产所剩无几。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
在白色恐怖横行的一段岁月里,
弓仲韬屡次遭到反动当局的通缉,
均在群众的掩护和帮助下安全脱险。

为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县委决定让弓仲韬暂时隐蔽。
根据弓仲韬的建议,
暂由其他同志担任县委书记,
自己通过秘密方式与县委保持联系。

到1935年底,
包括安平、深泽在内的许多县
党组织找不到上级组织,
党的一些活动处于停滞。
目标较大的主要负责人因被叛徒熟知,
大多隐蔽起来,待机而动。
许多党员不甘屈服,
想方设法以各种身份为掩护坚持斗争,
革命的烈火在地下涌动。

安平县农民保家独立团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一方面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一方面日军长驱直入家破人亡,
面对残酷的现实,
弓仲韬和女儿弓乃如决定
“宁死不当亡国奴,到延安找党”!

1937年9月的一天,
弓仲韬带着女儿和身患重病的妻子,
离开了他用生命创建的
台城村和安平县党组织,
离开了他和亲人、战友洒下血泪的故乡,
到西北去找党。

在西安滞留的日子,
弓仲韬一家三口极为艰苦地生活着。
无奈中,
他们卖掉一些带出来的首饰衣物,
住在一家小旅店,
每天到饭摊上喝点稀粥度日。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时。
在这恶劣的困境中,
妻子病逝,
弓仲韬流落到一家工厂当伙夫。
他仍然不忘革命,
在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
鼓动大家抗日,
被残忍的资本家害瞎双眼。
双目失明的他,
对党的耿耿忠心至死不变,
对党的信仰始终如一。

1943年,
经历了7年的流亡逃难生活后,
弓仲韬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和党组织接上关系,
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照顾。
不久,
双目失明的弓仲韬
自西安、汉中辗转返回家乡,
受到中共安平县委、
冀中区委的悉心照顾。

1951年,
晚年的弓仲韬
由台城村迁往哈尔滨,
与女儿弓乃如一起居住。
他曾多次对女儿说,
眼睛坏了不能为党工作,
为此他感到很内疚。

晚年的弓仲韬与女儿弓乃如

1964年3月,
弓仲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享年78岁。
临终前,
他再三嘱咐家人:
“一定要把我节省下的1000元钱交给党,
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

弓仲韬作为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和
中共河北省第一个县委的创建者,
用一生践行了
“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急先锋”的诺言,
在中国农村党建史上书写下光辉的一笔。
在他的影响下,
一代又一代
安平的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
英雄无畏、热血忠诚,
披肝沥胆、流血牺牲,
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
作出了巨大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我爱你中国
·下一篇:无
·特稿:我爱你中国
·特稿:莲花河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和“青少年科普之夏”及中华传统文化手工体验活(组图)
·特稿:父亲姜云清的历史功勋章(组图)
·中红头条-江山、陈胜、江河、金梅:《纪念抗战胜利77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众人同颂毛主
·特稿:嬉戏海“水上乐园”—亲子玩水最爽的地方!(组图)
·特稿:游客朋友相约“太湖湾露营谷夜公园”(组图)
·特稿:张志欣新书《珊瑚摭拾录》序(组图)
·特稿:东海县待安置退役士兵中元节集体拜谒安峰山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一座闪烁人生光辉的永恒坐标——纪念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组图)
·特稿:一座闪烁人生光辉的永恒坐标——纪念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99年前的8月,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安平诞生
李小雨:我爱你中国
特稿:我爱你中国
学习雷锋同志“十个一”
特稿:莲花河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和“青少年科普之夏”
揭秘:毛主席逝世当天未曾公开的报道
举世闻名的爱国文化堡垒《荣宝斋》(组图)
殷付云:初秋恋(荷花)
董必武长征回忆:从毛儿盖到班佑(组图)
一生守诺——侗族“情报将军”、平江起义参加者、红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