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无私奉献精神(组图)
2022-07-01 09:18:43
来源:世纪风采
作者:徐光寿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关于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重要贡献,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作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报告中指出:陈独秀这个人,“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创造了党……有功劳。”

    一、社会名流主导建党:背叛了自己的家族

    (一)作为社会名流的陈独秀

    说陈独秀是社会名流,应该不会引发异议。我们可从下面史实来看:从五四运动到建党,陈独秀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兼任名刊《新青年》主编。

    1917年元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国立大学,在国内只要说到“大学”,所指就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之下就是文科、理科两个学长。陈独秀做的是当时中国第一学府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是由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签署的任命状。说是“社会名流”毫不夸张。他在北大三年多,文科学长做了两年多。

陈独秀(1879-1942)

    当时的广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省份,因为不在北洋军阀控制之下,而是由资产阶级革命党(先中华革命党后国民党)人控制的省份,有相对的独立性。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一职陈独秀虽然仅做了九个月,但陈独秀这个委员长不仅有职有权——省长陈炯明把广东全省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陈独秀办教育,汪精卫、胡汉民只是其中一般的委员,而且待遇丰厚——月薪300块大洋。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7年初随着陈独秀迁至北京。在上海期间《新青年》发行量只有两三千册,影响力并不太大,但到了北京大学,借助北大的平台,《新青年》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优秀的作者,还有着高质量的读者群体。所以《新青年》的发行量一下子扩大到一万五六千册,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刊物之一。仅就《新青年》主编的身份,说陈独秀是“社会名流”也并不为过。

    因此,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凡是具备这些身份的人都应称得上“社会名流”。

    (二)坐镇上海率先建党,各地纷纷起而响应

    首先,在组织上,中共一大召开之前,国内外共有8个地方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都与陈独秀有关。上海党的早期组织从1920年6月至8月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陈独秀的寓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1920年8月起他坐镇上海,通过写信指导、派人组建和亲自改组等方式,推动各地建党建团。在他的指导、推动和联络下,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欧洲等地相继建党。党的北京早期组织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其他地方党组织或称支部或称小组,都是上海发起组的下属机构。

    1920年12月17日,陈独秀应广东省长陈炯明邀请去广东,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他在广东也推进广东建党,把广东早期党组织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色彩很强的党组织改造成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性质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其次,在思想上,领导三次思想大论战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一次是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是反对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被称为“问题与主义论战”。第二次是反对基尔特社会主义,就是反对梁启超、张东荪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第三次也是最主要的论战,就是反对无政府主义,因为无政府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根深蒂固,在建党初期也是影响深远。经过论战,终于使无政府主义在我们党内逐渐地失去了思想上的市场,让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国际、俄共(布)中央也对陈独秀建党非常满意。维经斯基多次提到陈独秀这么一个享有很高声望和很大影响的教授,称享有声望的中国革命者在中国建党,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另一个俄共特使索科洛夫·斯特拉霍夫也在报告中说:“陈是中国的卢那察尔斯基,是天才的政治家和善于发动群众的宣传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陈独秀不是无产阶级,一个不是无产阶级的名人能够带头宣传马克思主义,能够带头建党,实际上革的就是自己的命。

    根据《共产国际章程》《加入共产国际条件》和列宁对于建设布尔什维克党的要求:共产党的领导人,不得担任资产阶级政府的官员、必须放弃一切社会职务成为职业革命家。就这样,陈独秀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职业,也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包括放弃自己的高薪。

    在中共一大上,13名代表中没有陈独秀,但他仍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921年9月10日,陈独秀在包惠僧的陪同下回到上海老渔阳里家中,专任党的中央局书记,从此成为列宁和共产国际所要求的职业革命家。

    陈独秀的光明磊落也得到了党内外的称赞。不仅共产国际、苏俄代表们对陈独秀称赞有加,这从他们发回苏俄的密电中就有明确的反映,而且在中共党内也广受好评,邓小平曾经评价陈独秀是“不搞阴谋诡计的人”。李维汉也评价陈独秀:“是党内少有的不搞阴谋诡计的人。”此外,老战友鲁迅也对陈独秀有过很高的评价:“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受到各方认可的明确领袖——陈独秀”,不仅中国其他名义上的“共产组织”都无法与其影响力抗衡,而且在中共党内陈独秀的威望和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以致其连任五届中共中央领导人,直到大革命失败前夕的1927年7月12日才由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秘密指令调整了陈独秀的工作。

    二、放弃高薪和家产,贴上个人住所、稿费、版税:奉献物质财富

    (一)放弃高薪

    陈独秀成为职业革命家,必须放弃担任的社会职务。此前,陈独秀一直是高薪。1917年初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块大洋。1920年12月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月薪还是300块大洋。以1917年为例,当时北洋政府的薪资体系大致是分为几个等级:全国范围最高等级的是1人,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块大洋。第二高的是民国议会的议员,月薪500块大洋。第三高的是民国的总统、总理,月薪400块大洋。第四高就是民国的内阁总长们,加上北大的两个学长,月薪都是300块大洋。一般而言,北大的教授240块大洋,副教授120大洋,讲师80块大洋。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毛泽东月薪是8块大洋。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会见来访的美国记者时专门提到了这一段。他说:“当时我在北大做图书馆管理员,收入不低,有八块大洋。”毛泽东特别加了一句“收入不低”,说明他对这个收入应该是满意的。

1918年6月,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第二次毕业摄影

    1921年9月,陈独秀从广东回到上海专任中央局书记后,上海著名的商务印书馆曾找到陈独秀,希望他做商务印书馆的馆外编辑,每月300块大洋,每年只要编辑几部书稿、提供一部书稿就算完成任务。但陈独秀没有接受,因为商务印书馆是资产阶级的机构。按照可比价格,当时1元(1元即1块大洋,编者注)钱可以买10斤猪肉、40斤大米。一般工人平均月薪只有7元,保姆是3元左右,北京一座四合院的平均价格也就3500元左右。

    (二)放弃丰厚家产

    陈家是安庆城内的大户人家,亦官亦商,家产丰厚。陈独秀的继父陈衍庶做过清朝四品官员,而且既做官又经商,所以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在北京、杭州、辽阳和安庆等地积累了一批土地、房产、店铺,还有一些古玩等,而陈独秀是陈家这一辈中唯一的财产继承人。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爪牙、军阀倪嗣冲占领安庆,对陈家进行了第一次抄家,抄走了不少财产。虽有很大损失,但家底还在,依然可观。陈独秀自己对家产历来没有兴趣,尤其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后,对于封建家庭的这些家产不仅无意,也不可能去继承。

    (三)创办的《新青年》作为党的理论刊物

    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新青年》也造就了陈独秀。陈独秀走到哪儿,《新青年》就带到哪儿。他在上海,《新青年》就在上海;他到北京,《新青年》就被带到北京;他从北京回到上海,《新青年》又被带回上海。这么一个发行量在北大曾经达到一万五六千册、有巨大的影响力的著名杂志,在建党过程中被改作共产党的理论刊物。从1920年9月1日起,《新青年》8卷1号开始作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理论刊物,吸收了陈望道、李汉俊、李达、沈雁冰等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加入《新青年》编辑部。

    (四)用个人收入贴补党的经费

    作为职业革命家,陈独秀还用稿费和版税补贴党的经费。当时共产国际为推动各国建党,都有一些经费发放给各国。在中国,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拿到共产国际经费后,全部用于党的工作,且一清二楚。1922年6月30号,陈独秀给共产国际执委会写过一个报告,汇报了从1921年10月接受共产国际资助以后十个月中党的组织发展和经费使用情况:党员数量由50多位增加到195位;党的经费总共支出了17655元,其中共产国际经费是16655元,自筹经费1000元。在党的一大、二大之间,中共并没有党费这一说,党费是在二大党章制定以后才开始征收的,分为四个等级。一大以后党的自筹经费1000元主要依靠党内同志的资助,尤其是陈独秀个人稿费的资助。

    此外,陈独秀还为各地建党经费提供担保。从现有资料看,他为长沙毛泽东办文化书社提供担保,让毛泽东拿着担保到好友汪孟邹的亚东图书馆支取了300块大洋。毛泽东后来很快就把文化书社办起来,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革命力量发挥了作用。另外,武汉的恽代英为办利群书社,也到上海拜访陈独秀,陈独秀也在亚东图书馆为他担保了300元。恽代英带着300元回武汉办了利群书社,同样宣传马克思主义、集聚革命队伍,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陈独秀已成为职业革命家,他的稿费显然不够归还亚东图书馆的担保款。汪孟邹等了两年,见陈独秀还没还,于是硬着头皮找到陈独秀商量还款的事。此时陈独秀也入不敷出,说:“我哪里有钱呀,你看,我的家也被抄了。我现在自己的收入,你也知道。”汪孟邹显然有备而来,他说:“这样吧,你把你从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文章交给我,我来给你编个文集,你用文集的版税归还吧!”陈独秀只好答应。亚东图书馆很快就编出了《独秀文存》四卷。这是陈独秀第一次出版自己的文集,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独秀文存》。出版后发行量非常好。第一版汪孟邹没敢多印,只试探印了一批,然而在此后从1922年至1934年的12年间连续出了10版,发行量很大。依靠《独秀文存》版税,陈独秀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还清了作为党组织发展经费的600元担保,也补充了党的经费。

    (五)贡献老渔阳里2号的自家住所

    陈独秀1920年2月19日从北京来到上海,这一天正好是1919年农历大年除夕。3月23至26日间入住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就是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号。张国焘1920年7月从北京到上海,住在陈独秀家。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到了陈家以后,发现楼上三间,一间是陈独秀夫妇和两个孩子的住所,还有一位女青年叫王会悟住在陈独秀家,另外一间是陈独秀的书房。楼上三间房,就是这么安排的。关键是楼下三间,据张国焘观察,一间是《新青年》编辑部兼陈望道的住所,另一间是堆放《新青年》的地方,还有一间是陈独秀的会客室。另外还有一个亭子间住的是李达,他1920年夏天刚从日本留学归来。11月7日李达在这里开始主编《共产党》月刊,所以陈独秀的7个房间挤得满满当当。这里共办了三种期刊:《新青年》《劳动界》《共产党》。按时间顺序,这里住过的进步青年有王会悟、张国焘、陈望道、李达、李中、叶天底等。其中李达、王会悟就是在此相识、相爱、结婚、居住,婚礼由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主持,一直居住到1921年9月上旬陈独秀从广州返回上海前夕。

上海老渔阳里2号旧照

    出入老渔阳里2号的进步青年更多,据统计有197位。这些青年们是为追求真理而来,也是出于对陈独秀的爱戴而来。在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家至少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在这里成立,时名“社会共产党”,对外简称“社会党”。到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二是筹备中共一大。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望志路辅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筹备处就在老渔阳里2号。三是一大以后中央局机关驻在老渔阳里2号。中共一大1921年8月初闭幕,成立了中央局,陈独秀被选为书记,中共一大中央局机关驻地就是老渔阳里2号。

    三、奉献了人身自由 两个儿子为革命也献出了生命

    为了建党伟业,陈独秀还奉献了人身自由。

    他一生八遭通缉、五次被捕、四次坐牢。其中四次坐牢都与领导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创建中国共产党直接相关。第一次被捕入狱在1919年6月11日的北京街头。陈独秀曾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号召北京市民“直接行动”争取“彻底解决”,而被北洋军阀逮捕关押了98天,9月16日被保释出狱。

    第二次被捕入狱是1921年10月,在作为中共一大中央局机关的个人寓所。中共一大闭幕后陈独秀于9月上旬回到老渔阳里2号自己家中主持中共中央局工作。不到一个月,10月4号法租界巡捕就搜查了这里,把室内的《新青年》《共产党》等进步期刊查抄没收,把一批重要文件尤其是中共一大的重要文件一扫而光。陈独秀也被巡捕房关押了22天。与陈独秀同时被捕的有杨明斋、包惠僧和柯庆施3位共产党人,还有陈独秀之妻高君曼。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让革命之花绚烂——学习总书记谈“自我革命”有感
·下一篇:无
·特稿:让革命之花绚烂——学习总书记谈“自我革命”有感
·特稿:四川华蓥市阳光天使队举行庆祝建党101周年 喜迎党的二十大座谈会(组图)
·特稿:关于尽快启动《邓颖超年谱》编纂的建议(组图)
·特稿:党建共建“结对创先”签约在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举行(组图)
·特稿:新县陈店、郭家河景点观感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委会主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红色报
·特稿:庆祝建党一百零一周年
·特稿:秦巴风光,汉水灵秀,美丽紫阳,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红色紫阳(组图)
·特稿:瞻半条被子——瞻仰湖南汝城沙洲红色基地(外一首)
·特稿:瞻半条被子——瞻仰湖南汝城沙洲红色基地(外一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无私奉献精神(组图)
王帅:让革命之花绚烂——学习总书记谈“自我革命”
特稿:让革命之花绚烂——学习总书记谈“自我革命”
“百年京张,匠心筑梦”——行走的课堂 建国路小学走
四川华蓥市阳光天使队举行庆祝建党101周年 喜迎党的
杨天军:四川华蓥市阳光天使队举行庆祝建党101周年
特稿:四川华蓥市阳光天使队举行庆祝建党101周年 喜
关于尽快启动《邓颖超年谱》编纂的建议(组图)
关于尽快启动《邓颖超年谱》编纂的建议(组图)
危春勇:关于尽快启动《邓颖超年谱》编纂的建议(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