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旅游>>正文
毛主席逝世后,张玉凤忆起主席晚年对工作人员做一动作,哽咽落泪
2022-02-17 15:51:22
来源:历史详说
作者:历史详说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前言

图|张玉凤老人

    1999年,张玉凤来到韶山参观毛主席纪念馆,看着眼前毛主席留下的遗物,张玉凤的眼眶湿润了,她的心头不禁浮现出了过去与毛主席朝夕相处的一幕幕......

    张玉凤成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

    1944年,张玉凤出生于东北牡丹江的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小商人,但后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家境也变得十分清贫。

    张玉凤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在她14岁那年,因家境贫寒,无法供给8个孩子一起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只读到小学六年级的张玉凤不得不辍学,在社会上谋求生计,以此补贴家用,当时,张玉凤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铁路局应聘工人。

    就在张玉凤去报名没有几天后,便接到了入选列车员的通知,这让她欣喜若狂,而让张玉凤没想到的是,也正是她当初的这一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路。

    自从来到铁路上工作后,张玉凤始终保持着一副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工作,也正是她的这种态度,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1960年秋,铁道部到张玉凤所在单位去选调专列人员,张玉凤有幸入选,当时,年仅16岁的她就当上了中央首长以及外国元首的列车上的列车员。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张玉凤的表现十分出色,她又再次被调往了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当张玉凤得知自己被调往毛主席专列工作时,她的心情既有些紧张,又有说不出的激动。

图|毛主席与张玉凤合照

    当时,毛主席的专列共有12节车厢,但毛主席并不会时常在这12节车厢中来回走动,他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即便是在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也未必能见到毛主席,而张玉凤无疑是幸运的。

    张玉凤第一次执行任务时,便见到了毛主席,而且还让毛主席记住了她......

    当时,毛主席乘坐专列去广州视察工作,专列在广州停留了好几个月,才返回北京,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毛主席在一个站台散步时,张玉凤第一次见到了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

    在过去,张玉凤只在画像上见过毛主席,虽然自从成为毛主席的专列服务员后,她一直有思想准备,但是在亲眼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张玉凤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毛主席身材十分高大、矍铄,神采奕奕,步伐也十分矫健。

    毛主席一边散步,一边同工作人员们交谈,就在张玉凤目不转睛的看着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已经走到了张玉凤面前,还主动伸出手同她握手,这时的张玉凤却紧张的有些手足无措,只是一个劲儿的看着毛主席笑。

    毛主席好似看出了张玉凤的紧张,便和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几岁了?”

    可张玉凤听到毛主席的话,更加紧张地说不出话来了,只是微微张了张嘴,这时站在毛主席身旁的汪东兴看出了她的紧张,替她回答道:“主席,她叫张玉凤。”

图|前排右二为张玉凤

    毛主席点了点头,又问:“你名字的这三个字怎么写啊?”

    张玉凤这次回过神来,赶紧回答道:“主席,弓长张,玉石的玉,凤凰的凤。”

    毛主席点了点头,随后,又同张玉凤闲谈了几句便让她离开了。

    当毛主席回到办公的专列后,在纸上一连写了好几个“张玉凤”,汪东兴看到后,便立即主动征求毛主席的意见:“主席,可否把张玉凤调到您的车厢来当服务员呢?”

    毛主席颔首,以示同意,此后,只要毛主席乘坐专列视察工作,张玉凤便常常能见到毛主席,可她与毛主席的缘分并未止步于此。

    1967年,张玉凤结识了同在铁道部工作的刘爱民,第二年,他们便结婚了,结婚时,他们向朋友借了一间八平米的房间,权当新居,1968年9月11日,张玉凤便生下了一个女儿。

    然而,由于张玉凤的工作十分特殊,她平时既要负责保持车厢的整洁,冬天还要24小时不停地烧着锅炉,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

    1969年6月,毛主席到大江南北视察工作,为此,张玉凤连续出勤三个多月,当回到家中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不认得她是妈妈了,可即便如此,张玉凤的丈夫刘爱民还是十分支持妻子的工作,也正是张玉凤工作的工作认真,让毛主席对她十分满意。

图|张玉凤陪同毛主席视察工作

    1970年7月的一天,张玉凤在北京专列处照常打扫车厢,随时候命出发,就在这时,列车长及副书记来到她跟前,对她说:“你现在立即去中南海一趟,有人要见你。”

    不等张玉凤询问有什么事,列车长便催促张玉凤快点出发,一路上,张玉凤都在想到底是谁找自己,上午11时左右,张玉凤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来到中南海,这一次,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和麻婆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接待了她。

    见面后,张耀祠和吴旭君没有过多寒暄,而是直接问她:“你是否愿意到中南海,担任毛主席的生活秘书?”

    要知道,在当时能够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荣誉,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张玉凤一口答应了下来,就这样,27岁的张玉凤成为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

    毛主席对张玉凤的信任

    来到中南海工作很长时间后,张玉凤的“关系”(人事档案及所属单位)仍在铁道部专运处,依旧住在结婚时借用的小房间里。

    那时,毛主席习惯于白天休息,晚上工作至深夜,在好好照顾毛主席的同时,张玉凤还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家庭。

    为了能照顾好毛主席,又能顾及到家庭,张玉凤趁着毛主席睡觉的时候,才会回家看看,虽然路途远些,但她还是惦念着丈夫和孩子,她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想多回家看看。

图|毛主席参加活动,张玉凤陪同在他身旁

    而当时张玉凤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在毛主席晚年的时候......

    1971年,张玉凤曾经被毛主席辞退过一次,据张玉凤回忆:“那天,毛主席有客人,我脸上表现出不大高兴的样子,受到了毛主席的批评,我仍在辩解,毛主席一怒之下瞪着眼睛对我说:‘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我听到这句话很难过,二话不说就收拾包袱跑回家了,在家了里呆了二十多天,心里十分难受,我难以接受被毛主席辞退的现实。”

    很快,张耀祠得知此事后,他主动找到张玉凤,让她写检查,可倔强的张玉凤没有写,她的婆婆也叫她回去向毛主席道歉认错,她也没有这样做。

    后来,张玉凤想到自己还有一件衣服在中南海,便主动打电话给吴旭君,让她把衣服给自己送到中南海门口。

    吴旭君在接到电话后,让张玉凤等了一会儿后,才对她说:“你在家里等着吧!马上有车去接你!”

    这时,站在张玉凤身边的婆婆高兴极了,她知道这是毛主席让张玉凤回去呢。

    被毛主席“赶走”二十多天后,返回中南海的张玉凤,再次见到毛主席也依旧没有认错,毛主席看到她倔强的样子,笑着对她说:“办事认真,工作尽职,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你可是二进宫,以后要注意啊!”

    听到毛主席的这句话,张玉凤激动得哭了,她知道毛主席一直把自己看做亲人。

图丨左起 张玉凤 毛主席 吴旭君 周福明

    再次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张玉凤比以前更加尽心尽力,毛主席也很体谅她的处境,毛主席常常会问她的家庭情况,有没有什么困难,但她从没有向毛主席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着夫妻俩的薪水维持不很宽裕的生活。

    从1971年春天起,毛主席每到开春和入冬总要生病,身体状况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为了能让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张玉凤开始没日没夜的守在毛主席身边照顾毛主席,与此同时,没上过几年学的张玉凤,常常挑灯夜读,只为学习护理知识,只为了能更好的照顾毛主席。

    在照顾毛主席这件事上,张玉凤绝不允许毛主席做任何对自己身体不利的事情。

    比如毛主席处理工作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时,她总是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毛主席该休息、该吃饭了,如果毛主席一直不听,她便会采取强制措施,还有为了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张玉凤不允许毛主席抽烟,为了做到杜绝,她会偷偷地把毛主席的烟或者火柴拿走,哪怕是毛主席命令她拿出来,她也只当自己没有听到。

    因此,张玉凤的这些行为常常惹得毛主席不开心,但毛主席心里清楚,张玉凤是为他好,为他的健康着想,但毛主席也难免有的时候会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向张玉凤生气,但过不了多久后,毛主席便会主动向张玉凤道歉。

    然而,这些事情张玉凤从来不放在心上,因为在她的心里,毛主席就像她的父亲一般。

    1972年,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经中央决定,由张玉凤代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当时,毛主席由于视力原因,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的时候,难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毛主席便让张玉凤为他读文件、读书、读信、读报,因此,张玉凤也渐渐知道一些国家机密,但是对于这些国家机密,她从不向毛主席发问,也不对任何人透露。

图|电影《大格局》中的毛主席与张玉凤

    对待国家机密,张玉凤选择性忘记,而对待毛主席,张玉凤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除此以外,毛主席还把自己私人保险柜的钥匙交给张玉凤保管,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张玉凤是极为信任的。

    张玉凤生子后不想回中南海,毛主席:你要早点回来

    1973年,张玉凤再次怀孕了,当毛主席得知后,十分高兴的对她说:“你回家休养身体吧!你不用担心我!”

    即便有了毛主席的批准,张玉凤也始终不愿意离开毛主席身边,她担心别人照顾不好毛主席,为此,她一直坚持继续工作到最后一刻。

    1973年7月31日,建军节前夕,军队编制的服务人员都回家准备过节,只留下张玉凤一人,当天傍晚,张玉凤就感到产前阵痛,但她还是一个人给毛主席做完起床后的所有工作。

    当毛主席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十分感动,因担心张玉凤回家途中出现什么问题,毛主席便坚持留张玉凤同自己吃晚饭,最后实在不行了,毛主席便立即派车把张玉凤送到医院分娩。

    8月1日,张玉凤生下了一个女儿,毛主席立即派人送去了一篮子桃子作为礼物。

    产后张玉凤在家休息,由于当时她的婆婆已经回老家了,没有人照顾孩子,为此,她产生了不回中南海工作,在家照顾孩子的想法。

    当时,毛主席十分关心张玉凤,常常派人去看望她,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得知了张玉凤的“难处”,然而,当时替张玉凤照顾毛主席的人,未能很好地照顾毛主席的生活,为此,毛主席便托人给张玉凤传话:“你要早点回来。”

图|毛主席晚年

    在家休养的张玉凤也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虽然说在伟大领袖身边工作,是无上的荣誉。但毕竟工作是很辛苦的,加上又添了一个孩子,在青春岁月里,谁不想过幸福的家庭生活呢?

    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服从革命需要是张玉凤的信念支持,与此同时,她也十分惦念毛主席,就这样,张玉凤又克服了很多困难,回到了中南海,回到了毛主席身边。

    毛主席看到张玉凤能回到自己身边工作,他感到十分高兴,一天,在饭桌上,毛主席无不感慨的引用了《史记》里的几句话说: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此后的岁月里,张玉凤便一直陪伴在毛主席左右,一直到毛主席逝世......

    1976年的春节,冷风瑟瑟,整个世界让人感到不寒而栗。那个寒冷的冬夜,星光暗淡,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住处外面一片昏暗。只有那排整齐的路灯闪着微弱的亮光,一只只睡眠不足的眼睛。

    这里除了悲凉的风声,再也听不到别的什么,除夕之夜,游泳池是那么寂寞、冷清......

    这一天,毛主席的身边没有客人,也没有亲人,只有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其中就有张玉凤。

图|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合影

    当天晚上,毛主席的年夜饭是张玉凤一勺一勺喂的,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自力更生”的口号,气吞山河,震撼过世界,而此时的毛主席却因身体原因,失去了“饭来伸手”之力,就是“饭来张口”的吞咽也显得十分艰难。

    毛主席在这天,依然如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饭后,在张玉凤等人的搀扶下,毛主席来到了客厅,他坐下后靠在了沙发上休息,就静静地坐在那里。

    入夜时,众人都隐隐约约听见了远处的鞭炮声,毛主席看了看日夜陪伴自己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让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于是,毛主席轻轻拉了拉张玉凤的衣角,用低哑的声音对她说:“你们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

    张玉凤立即把毛主席要求放炮竹的想法告诉了警卫人员,很快,大家便听到了爆竹声,在听到爆竹声的那一刻,张玉凤注意到毛主席那瘦弱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心里十分清楚:毛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这些一直陪伴着他的工作人员。

    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经历了几十年战火硝烟,带领苦难的中国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听到的最后一次“炮声”,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鼓励后人除旧迎新,奋斗不止!

    多年的相处,毛主席与张玉凤的感情早已突破了血缘,他们都把彼此看成最亲的人,不是父女但胜似父女,是毛主席与张玉凤之间最为的真实写照。

    然而,生老病死,与亲人分离是人生在世必然会发生的......

    1976年9月9日凌晨0点10分,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了,他永远地离开了他最爱的人民,也最爱他的人民,一时间举国悲痛,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毛主席已经离开的悲痛之中。

图|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

    而一直守在毛主席床前的张玉凤,更是无法接受毛主席已经逝世的残酷事实,她忍不住地失声痛哭了起来......

    不久后,张玉凤便从部队转业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此,她便离开了中南海,此后的岁月里,张玉凤做了一项很重要且让她引以为豪的工作,那就是整理毛主席的藏书。

    在毛主席逝世多年后,张玉凤回忆起毛主席在晚年时对工作人员做的一个动作,更是哽咽落泪......

    1974年7月18日,毛主席最后一次回到东湖梅岭一号,这一次毛主席在东湖共住了80多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雨水
·下一篇:无
·特稿:李雪健对《孤军英雄》中国军高参的神表演(组图)
·特稿:湖北襄阳黄龙:组织少先队员进行红色教育(组图)
·特稿:雨水
·特稿:雨水
·怀念“四八”烈士后代—秦新华大姐(组图)
·特稿:殷付云剪纸作品: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一起向未来”(组图)
·特稿:包森将军殉国八十周年祭辞(组图)
·特稿:包森将军殉国八十周年祭辞(组图)
·特稿:包森将军殉国八十周年祭辞(组图)
·特稿:参加刘兴春大哥追悼会通告(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主席逝世后,张玉凤忆起主席晚年对工作人员做一动
毛主席逝世后,张玉凤忆起主席晚年对工作人员做一动
李雪健对《孤军英雄》中国军高参的神表演(组图)
特稿:李雪健对《孤军英雄》中国军高参的神表演(组
杨涛、张佳文:湖北襄阳黄龙:组织少先队员进行红色
特稿:湖北襄阳黄龙:组织少先队员进行红色教育(组
深切怀念中国画海洋绘画开拓者、“中国画海第一人”
特稿:雨水
特稿:雨水
怀念“四八”烈士后代—秦新华大姐(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