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立夏节起义期间的红色文化简谈
2022-11-18 10:24:57
作者:刘永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29年5月6日,在大别山腹地的商南地区,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行动开始了。一夜之间,丁埠、南海、西河等地纷纷宣布起义。起义的成功,促成了红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的成立,也进一步推进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

    红军对联的初始见面

    南溪农民暴动胜利后,詹谷堂即兴写了一幅对联贴在火神庙大门上。上联是:赤帝本威灵,应教普天赤化;下联是:红军初暴动,试看遍地红花。该对联的上联用赤帝隐寓了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组织领导的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联现实写景,展现了红军的胜利,展望了商南地区遍地红旗招展、革命取得胜利的场景。对联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充分展现了革命初期欢欣鼓舞的心境和气氛。

    起义胜利的第二天,商南地区各集镇和道路两旁的墙壁、树干上贴满了标语,宣布共产党领导立夏节起义的胜利,便可见一二。特别是5月9日,各地起义军会师斑竹园,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詹谷堂见此情此景,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斑竹,庆祝大会上人们群情振奋,军旗下背着枪支、拿着长矛大刀的红军战士和赤卫队队员,他心潮激荡,满怀喜悦心情,欣然写了对联“斑竹满园制来数杆长枪维持共产,红花遍地训练三军大队保障民权”。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抒发了作者要以武装斗争来实现“共产、民权”的革命理想,用“斑竹”“红花”喻指蓬勃发展的革命组织和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红三十二师成立的时间、地点、情景和目的任务。“斑竹满园”点明了红三十二师成立的地点,斑竹园就是因长满斑纹的竹子而得名;“红花遍地”说明了红三十二师成立的时间,当时立夏刚过,满山开遍映山红。作者“制来数杆长枪”和“训练三军大队”借指红三十二师成立时的情景,由于缺少武器,很多红军战士用的是竹制长矛。“维持共产”和“保障民权”说明了红军成立的目的和任务。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边区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它是鄂豫皖边区成立的第二支主力红军队伍,也是安徽境内诞生的第一支工农红军。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

    革命初始,红军就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在斑竹园会师后,徐子清、周维炯、李梯云他们就在文昌宫举行了工作会议,决定在南溪黄鹄湾设立商城县临时办事处,作为临时革命政府,负责县、区、乡政权建设的筹备和有关苏维埃政府政策的制定、宣传工作。

    1929年9月,三次反“会剿”胜利后,商南地区五区区、乡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南溪、斑竹园、吴家店为中心的纵横100至70公里的豫东南根据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人们欢欣鼓舞,玩灯唱戏,庆祝人民政权的诞生,特别是八月的桂花飘香,为革命的胜利平添一层喜气。

    胜利的喜悦要用歌声来表达,要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传唱的民谣来体现。任务的重担落在果子园佛堂坳模范小学校长罗银青的身上。夜晚,他坐在窗前,八月的桂花开得正艳,清香丝丝缕缕沁入他的心间,眼中不禁浮现出乡苏维埃成立大会上人民群众的欢乐场景,情不自禁地哼起民歌《八段锦》小调,即兴填起了新歌词,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歌曲一气呵成。李梯云审阅定稿后,模范小学女教师陈觉民负责编舞教唱。10月初,在斑竹园长岭岗举行的第一区苏维埃成立大会上,方子翼、方太森、肖大清、刘昔祥、吴文彬、涂诗银、黄祖德等16名学生表演了歌舞打花棍《八月桂花遍地开》。此时,学生们舞起花棍,红丝绸缠绕着花棍,上下翻飞,眼花缭乱。花棍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敲击肩、背、脚、头、臂、腰、腿,节奏时快时慢,花棍上的铜钱发出清脆响声,充盈着飞舞之美,赢来广大军民阵阵掌声。随后,罗银青把油印好的歌曲散发给参会人员,当场进行了教唱。会后,少共县委将这支歌曲油印发给各团支部、各乡苏维埃政府,党政军民进行了学唱。12月27日,红军战士和宣传队在庆祝商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又演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自此,这首革命歌曲便在豫东南革命根据地流传开来。欢快的曲目,清新的小调,洋溢着饱满的革命热情,展示着工农红军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

    红色歌曲的传唱,影响了许多热血青年参加红军,开启了革命征程。老将军方子翼正是这首歌的鼓舞,参加了革命,走上了传奇一生的革命生涯。是的,“方将军就是那批热血青年之一。这首歌他唱了一辈子!他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我国空军第一代飞行员。”“八月桂花遍地开……”2015年2月,98岁的方子翼将军再次听到家乡亲人哼唱这首民歌小调,流下了眼泪。此时的他,也许回忆起1929年罗银青老师带领大家唱这首歌时的场景,那时的他眼神热烈,眸子清亮。

    回首《八月桂花遍地开》,是革命志士从未动摇的信念,是红色苏维埃蓬勃生长的源泉,是指引红军小战士走上革命道路的明灯,是人们前进的不竭动力。传唱大江南北的红歌,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群众,正是大别山精神的写照。全国解放后,1961年八一建军节,空政文工团首次把这首歌编入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1964年,李焕之将其重新改词编曲,收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亮相。这两次演出,确立其红色经典的历史地位,也是它成为象征红军和苏维埃时期的一首代表性歌曲。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金寨的红色记忆
·下一篇:无
·特稿:金寨的红色记忆
·特稿:我成长经过的那个年代(图)
·特稿:祖国,一块都不能少(二)
·特稿:念奴娇·壬寅暮秋瞻忠堡大捷纪念碑(组图)
·充分发扬革命传统,让红色书籍“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组图)
·新时代如何继承钱学森军事系统工程思想
·特稿:《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精神食粮
·特稿:推荐《东京大轰炸——1942杜立特的故事》——纪念杜立特行动80周年(组图)
·新形势下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建设精神家园
·特稿:建行研修中心井冈山党性教育研修院: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刘永刚:立夏节起义期间的红色文化简谈
特稿:立夏节起义期间的红色文化简谈
王红娟:金寨的红色记忆
特稿:金寨的红色记忆
我成长经过的那个年代(图)
姜建军:我成长经过的那个年代(图)
特稿:我成长经过的那个年代(图)
任少松:祖国,一块都不能少(二)
特稿:祖国,一块都不能少(二)
蔡永政:念奴娇·壬寅暮秋瞻忠堡大捷纪念碑(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