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学术研讨开新风 以红色的信仰通古今之变化(组图)
2021-09-06 16:13:34
作者:天眸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红网河北任丘2021年9月6日电(天眸)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北油田开发建设45周年,任丘撤县建市35年大喜大庆的日子里,河北省张之洞研究会主办的纪念张之洞诞辰184周年“张之洞在任丘”学术研讨会暨冀中分会成立授牌仪式,在华北油田红色文化展览馆隆重举办,天作之合的学术盛事,为任丘市和华北油田增添了勃勃生机和绚丽风釆。

华北油田红色文化展览馆馆长崔跃刚作主旨报告《张之洞在任丘考察随记》

    众说周知,历代领袖对张之洞都有过高度的评价。孙中山说"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毛泽东说"中国的民族工业、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习近平说"张之洞是具有改革观念的人"。张之洞给我们国家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值得珍视,今天研究张之洞,可以为补充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内涵提供参考。

    160多年前,24岁的张之洞为了养家糊口,曾在任丘八村教书一年,这是有史可查的。这次"张之洞在任丘"学术研讨会,把一段淡忘甚至遗忘的往事提起,对于研究青年张之洞在在未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之前的世界观、教育观之形成有着重要的发现和文化价值。

    今天,张之洞在任丘教过书的八村,已经变成任丘市一座座高楼大厦了,全部土地变成了亚州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日产油气量达到452.10万立方米,该厂每天可向国家交税六千万元。村民们都变成了从事工商业生产的市民了,张之洞的曾孙女张忠云是该厂化验室高级工程师,丈夫张金鼎是该厂总工程师,如今二人已退休,张之洞的另一曾孙张发盛现任该厂车间主任。这百年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张公在天之灵若知道那个世代农耕的八村现在已跨进了工业化的新时代,若知道自己有后人在这国家的大化工厂工作,一定会惊喜的感叹换了人间!

    历史往往在某一顺序线上会有惊人的契合点。张之洞不仅在任丘有过生活的经历,而且他的学生弟子李四光后来成了地质学家,做为共和国的首任地质部长,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明确阐明了石油前景,随即有了开国中将、地质部副部长旷伏兆率队在当年率领冀中军民抗战的大平原上石油勘测,最终有了1976年的华北石油大会战。华北油田的飞速发展和建设,使任丘由小变大,由穷变富,由县设市,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张之洞诞辰184周年到来前夕,华北油田红色文化微信群发出要召开学术研讨会的信息,朋友圈里从者如云,一批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没有一分钱的会务经费,只有一颗纪念张之洞的心,花自己的钱,开自己的车,吃自己的饭,为筹备好会议不辞辛苦,乐此不疲。94岁的孙聚德是华北油田退休老干部,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上海、抗美援朝。他第一个捐款一千元,随之抗战老兵崔国英和一批油田老同志慷慨解囊。市城建局总工程师宋清中是任丘笫一个义捐者,还有山东捐者不告真名。没有论文自己写,没有经费大家凑,有文章的出文章,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显示出群众对千秋功罪谁人评说的责任感。这阵式,让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毛泽东那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母女诵张之洞诗《吹台行赠任丘边云航》

    这次“张之洞在任丘学术研讨会”,从内容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有主旨报告《张之洞在任丘考察随记》 ,有专家宣读论文,有乡贤展示家谱,有少先队员、中学生、大学生咏读张之洞赞扬家乡的诗篇,有歌唱家放歌张之洞家人带到南皮后来唱响全国的河北民歌《放凤筝》,有毛体书法家现场挥笔“一年一度秋尽,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研讨会把思想深度的学术探讨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水乳交融,正如习近平所讲:“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中国电视剧制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制片人王鹏举目睹现场为之动容,即兴演讲慷慨激昂撼动人心。

    一场自发性的研讨会开的别开生面,任丘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王兰芳的开幕词赞道:“不花公家一分钱,不吃公款一顿饭,不动公家一台车,不用公家一张纸,用他们红色的信仰履行着完成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国电视剧制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制片人王鹏举目睹现场为之动容,即兴演讲慷慨激昂撼动人心。鹿传霖后裔、张之洞研究会会冀中分会会长鹿建芳的就职演讲锵锵有力掷地有声,张之洞研究会会长于永昌的会议总结的题目是《学术研讨开新风》,会场上从始到终的热烈的气氛是多年来少见的!

鹿传霖后裔、张之洞研究会冀中分会会长鹿建芳的就职演讲锵锵有力掷地有声

    学术本是国家公器,开研讨会为了什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种学术研讨都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难题,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一连串的涟漪,让历史震撼,让时代感动,让民族振奋。如果是尘埃,就会被扫除;如果是黑暗,就会被照亮。我们这个民族,落后了200年,学习了100年,如今紧追了40年,跨进了新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被无尽的欲望推着走的时代,这些年由于资本对学术的绑架,当下对名人的研究江湖化了,就晚清四大名臣而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名气大于张之洞!就沧州名人而言,纪晓岚的知名度压过了张之洞!这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们为完成晋升的论文或借历史名人赚钱,找出几百年上千年前那些早已化为腐泥的死人的几句话为己所用,从发黄发黑的故纸堆里引经据典哗众取宠,更有一些热衷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放火舞刀的人意在为一些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翻案,把我们古老文明败坏的面目全非,学界的歪风邪气把我们固有的道德文化和信仰旗帜吹的七零八落,老百姓对这人心变坏,环境变坏,学术变坏憋了一肚子火,于是,民间学术研究如星火燎原。

张之洞研究会会长于永昌作会议总结《学术研讨开新风》

    这次研讨会让我们看到,学术研讨会竟可以这样开,开的如此生动活波,为我们今后的学术研讨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创造了一个新模式,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也告诉我们,文化人不一定挂着大师头衔,学术研讨不是公知们的专利,文艺也好,研究也好,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人民的利益正是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的文化是无需提醒的自觉,真正的文化人就是为大众着想的善良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的创造力是这次“张之洞在任丘学术研讨会”的源泉。这次群众自发的研讨会,表明这座石油城的劳动者们不仅能让任丘地下深处的千万年石油黑金见青天,也能把160年前张之洞在任丘的文化挖掘出来,在这辽阔的冀中大平原上,创造物质文明也创造精神文明。这一次,给神圣的学术殿堂吹来新的学风新的启示。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这是当年张之洞题于武汉黄鹤楼的一幅楹联,当年张公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今日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联想起毛主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创造历史的人民大众有权利解读历史,特写此文,赞民间学术研讨开新风。

任丘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王兰芳会长赞志愿者们把会议办的新风扑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山东省淄川区:“小喇叭”声声入耳讲党史(图)
·下一篇:无
·特稿:山东省淄川区:“小喇叭”声声入耳讲党史(图)
·特稿:《红色文化蕴青州》将出版发行——献礼建党100周年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
·特稿:一字一句总关情——中央领导同志与人民日报社点滴
·特稿:太行精神的内涵与由来(图)
·特稿:血与火的奋斗(图)
·特稿:“难产的婴儿”在血与火中成长(图)
·特稿:奇袭日军视察团——回眸八路军敌后亮剑之精神
·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元帅两访中国,毛泽东回答说:“刘少奇之后的事我就不管了……”
·志愿军烈士安葬祭文来了,看完潸然
·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天眸:学术研讨开新风 以红色的信仰通古今之变化(组
特稿:学术研讨开新风 以红色的信仰通古今之变化(组
山东省淄川区:“小喇叭”声声入耳讲党史(图)
闫盛霆、郗文娇:山东省淄川区:“小喇叭”声声入耳
特稿:山东省淄川区:“小喇叭”声声入耳讲党史(图
《红色文化蕴青州》将出版发行——献礼建党100周年暨
樊光湘:《红色文化蕴青州》将出版发行——献礼建党
特稿:《红色文化蕴青州》将出版发行——献礼建党10
李盛堂:一字一句总关情——中央领导同志与人民日报
特稿:一字一句总关情——中央领导同志与人民日报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