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与我的曾祖父刘继贤(组图)
2021-06-29 13:36:08
作者:刘桃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作为一名党员,认为英雄和先锋可以追溯到任何一个时代,只要为国为民贡献与牺牲的人民,他们就是英雄,所谓“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所以我们要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认同英雄就是认同正确的价值观;追随英雄就是追随真善美;颂扬英雄唯有牺牲多壮志;颂扬正能无条件去致敬英雄。为止,这篇历史文档根据历史部分记载和老辈的口述相传,主要以我家族的“英雄”人物史铺述和还原史料……

    秋收起义后,由于那年受反动势力的突击而匆忙的未返回据点被迫转移,当时没有 照相机,也就没有留影,如今也没有百岁老人当面的证词,通过翻阅井冈山革命时期的 历史记载,依然没有发现我家祖辈相传的真实历史,在那年特殊时期特别事件的毛泽东 “宿营”在安福县水西村修整历史史料没有记载,或许是当年特殊历史阶段。听祖辈说当时的毛泽东隐名埋下的需要,隐居在村落。虽然,后来解放后的十几年毛泽东三次派人到水西村,调查当年为保护毛泽东转移而参与革命事业的刘继贤夫妇和刘彩庭英勇少 年,由于村民刘坯树等老人阴差阳错措辞而调查未果,至今近 100 年的历史都过去了,还有谁能够还原那年真实的一段不为人知的革命史,使之革命永生。今年是建党一百周 年,历史终究是历史,不能人为编辑,不能人为纂改,结合历史资料和祖辈相传还原那 年的革命历史,尽可能使得历史多一些历史真实场景,留给后人缅怀与致敬“英雄”。

    毛泽东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的白色恐怖下,1927 年 9 月 9 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起义部队最初攻占了一些城镇,但由于强敌反扑,相继 失利。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那时清楚只有保存实力,为今后解放全中国才有实现的一天,决定放弃攻占长沙的计划。由此,部队转而沿罗霄山脉南下,到远离敌人中心城 市且农民运动基础好的湘南寻求发展。总指挥卢德铭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度,前委作出放 弃攻长沙计划部队南下湘南的决定。20 日晨,部队由文家市出发,开始南下后又几经挫折,在最终确定向井冈山进军。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 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 6000 人的队伍只剩下 700 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 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工农红军在井冈山上遭受突击

    1927 年 10 月初,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的茅坪“安家”、建立了后方大本 营后,沿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活动,以解决部队的给养和扩大政治影响,但刚下山不久, 却遭到了一次大的打击。1927 年 10 月中下旬,毛泽东率队到达遂川西部的大汾镇时, 遭到了遂川县反动武装头目、靖卫团团总萧家壁的突然袭击。萧家壁,人称“萧屠夫”、“萧阎王”,此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听说工农革命军到了他的地盘,遂扬言要把 革命军赶走,如果不走,那就拔刀相见。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胜利在望,到一败涂地,只是瞬间之变,倒在血泊中的共产党人何止万千。毛泽东笔调生动、意志坚定地写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 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 武装的抵抗,在中国的广大区域内,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 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浴火重生,浴血 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叱咤风云、舍生忘死,在秋收起义、井冈建军、 开辟生路、星火燎原的伟大斗争中,求实创新,可歌可泣,谱写了壮烈而壮丽的篇章。

    1927 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井冈山上,冷风嗖嗖,寒气逼人。工农革命军指战员们 刚进入梦乡,萧家壁纠集了三四百团丁突然发动袭击,打了工农革命军一个措手不及。关键时刻,毛泽东当即命令三营向敌人回击,抢占被敌占领的制高点,自己亲率团部绕 到敌人后面,欲与三营前后夹击敌人。

    战斗越来越激烈,革命军鞍马远征,十分劳累,加之人生地疏,仓促应战,难以抗敌,同时团部与三营因敌阻隔,夹击敌人的计划落空,毛泽东不得不下令撤退转移,往山沟沟里钻。此战可谓溃不成军,三营也不知去向,后来才得知三营在匆忙中退出战斗,因崇山峻岭,不明方向,向南转到桂东去了,后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取得了联系,直到 12 月离开朱德部,赶回井冈山,归还了建制。

    毛泽东被迫转移进入安福

    当时,部队被打散,毛泽东的身边只有 30 余人,战士们愁眉苦脸,不免有些泄气。到里部队要吃饭时,炊事担子也跑丢了,没有办法,毛泽东带着 30 余人绕开敌人的正 面围击,经过一整夜的徒步。沿着大河南边的小路,那时的路不太明显,芦草和杂草也 多,也就几乎没有路,还好比较安全。北边的大路不能走是因为避免与比较多、势力也强大的反动武装分子正面冲突,也为了避免暴露给反动武装分子,所以选择了向东转移 进入泰和县沿泸水河西北方向进入安福县。那条河名为泸水河,泸水河全长约120000米,流经安福县全境,经过吉安县流入赣江,她是安福县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一直静静地流淌在县城城区边缘,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给安福县城带来了灵性,平添了几分魅力,泸水河从水溪村南边穿城而过。

    刘继贤安置毛泽东带领的部队

    毛泽东带领 30 余人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于 23 日清晨天微微放量,毛泽东与这 30 余人的部队,进入安福县枫田乡境内,他们沿着泸水河道边继续向西北转 移,当他来到水溪村时,看到泸水河北边 50 米处有一座百余米长的大石板多孔桥,这 座大石板桥的修建与我的太祖父刘元量在 19 世纪初花了全部家当的付出功不可没。毛泽东他们走了一夜,饥饿难耐,桥南边的几户人家稀稀落落的,有几栋不大的房屋,毛 泽东部队路经桥前向村户要了一些水,毛泽东并不想打扰他们,继续前行进入村庄走,毛泽东 30 余人的部队过大石板桥的北边后,正好遇到我的曾祖父刘继贤在忙些农闲清理屋前一些杂草杂物,毛泽东(当时隐名埋姓)上前去问道:“老表您好阿,我们是中 国工农红军,打从井冈山过来的。面见毛泽东满脸疲惫但从不吝啬笑容,曾祖父刘继贤先有耳闻工农红军,心里清楚工农红军是为老百姓革命过上好日子的队伍。曾祖父了解 到毛泽东部队是从井冈山那边过来的,是国民党反动武装分子对我军进行了突击,目前 红军被迫走散,为了保存实力,逼迫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暂时的。曾祖父刘继贤一直对红军的革命解放农民的事业也先有知晓,一直盼着老百姓自己的红军部队早日解放安福,曾祖父毫不犹豫地没有决定把毛泽东及 30 余人安置下来(当时我曾祖父家是本 本土土的当地人,高祖父刘元量因为村修桥修路开河种树等功绩显著,根据圣旨记载,在道光皇帝二年,刘元量被封为九品登仕郎)。

    毛泽东那时也是感觉到老百姓对革命的大力支持,心里喜极而泣的由衷的感激,我的曾祖父从此更坚定了对革命胜利的到来充满的信心。10 月下旬的吉安天气非常不错,安福上空气候宜人,不过多久,阳光从遥远的东边照射过来,那天早上暖暖的铺在大家的身上。听父辈和老前辈介绍,曾祖父刘继贤虽然也是头一次遇见毛泽东,但是看到是 红军革命战士内心是无比的兴奋和感到亲切。当年的毛泽东也只有 34 岁,正当风华正茂的毛泽东除了因战斗转移加上一路辛苦显得有些焦脆外,但骨子里透露出革命的斗 志,解放属于人民的国家的意志依然露出微笑,看的出来毛泽东从来不把困难当阻碍,不把苦难放心上,而是把解放全中国当使命,把解救老百姓当担当。把毛泽东领安置好后,毕竟走了一夜的毛泽东的他们,曾祖父刘继贤夫妇先是从南面那条清澈的小河边打 来了几桶水,水质非常的好。烧开水、储备开水,当时也没有好的热水壶,水很容易变成温开水,温开水也就会慢慢凉下来。还哈就是当时 10 月下旬的天气还是比较凉快。然后先是找来一点剩饭先是解决饥饿,当时没有这么多的碗筷,毛泽东和大家用手代替了筷子吃饭吃菜。曾祖父刘继贤夫妇他们了解到毛泽东余部那时候很需要问有一个落脚 处,曾祖父清楚认识当局的中国,到没有革命的红军,就没有新中国的胜利。我的曾祖 父还主动和毛泽东探讨,告诉毛泽东水溪村是一个人口不多,但地处隐蔽,四面环山,大河小河,河水当道,国民党发动武装分子很难走进这个村落。就这样毛泽东他们就继 续留住下来。曾祖父刘继贤决定把房东屋并排的三间全部腾出留个毛泽东他们,加上天 井大堂还有院子,面积足以他们活动了。这种老房子的结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两房之间 暗藏隐蔽空间,便于及时躲避不及之用。

    刘继贤将毛泽东成功转移出国民党势力的监管视力范围

    当时国民党反动武装分子偶尔一次闯入水西村落,早有提防的曾祖父刘继贤当时也 是随机应变,考虑工农红军当时势力很弱,不予国民党反动武装分子产生冲突,指引毛泽东等 30 余工农红军暂时避一避。功劳还得感谢这几栋老房的砖瓦复合型木结构,也 逃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盘问。至少 200 余年的老旧房子方便了毛泽东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继续革命提供了很好的“宿营”环境,虽然房屋简陋,能提供的尽量提供。当时 房屋大堂正好有个天井,空气比较流通。进入 11 月份,天气逐渐天凉,到了晚上 30 余名革命战士也好席地入睡。当时刘继贤夫妇还从几家借了一些衣物、用具、被子、席子 等物品,村民还是愿意尽他们的所能帮助刘继贤夫妇一家度过一个特殊的艰难时期,尽 可能满足革命时期毛泽东部队入住的需要,再度苦难的特殊时期,在后来近一月的日子 里,也尽可能满足毛泽东继续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需要。当时安福县一直是国民党权属,在 11 月中下旬,可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极端分子再次走进了这个村落,个别工农红军包 括疑似工农红军的已经遭到势力的屠杀,从此这个村落的因国民党的势力气息变得比往 常紧张起来,青壮年的曾祖父刘继贤和年少的祖父刘彩庭作为沙家浜戏子出身,他们利 用演出的平台机会想出一个好办法保护毛泽东转移,当然也是冒着全家性命不顾的危 险,他们用智慧战胜困阻,机智地把毛泽东伪装成一个唱戏的演员,几经周折、铤而走 险带出了国民党势力的监管视力范围。另外,据老辈讲有些十几岁的壮丁被国民党抓去 当劳力,其中有些红军为了逃避国民党围堵四处逃串,以下这位红军的后代说至今不知下落。

    刘继贤与毛泽东不为人知的历史真情

    我的曾祖父刘继贤在毛泽东办公期间,他们时不时讲起毛泽东坚定选择井冈山作为 革命根据地几大主要原因:一是在大环境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而井冈山由于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加井冈山上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是党在这个地区群众基础较好,大革命时期各县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 农民协会,并有袁文才王佐等领导的地方农民武装在这里坚持斗争,思想容易被改造,愿意同工农革命军相结合;三是井冈山当地气候宜人,山货齐全,周围区域有很多粮食产区,这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稳固提供了食粮的支持与保障。曾祖父更是欣赏毛泽东的书法和诗词,听我父亲说毛泽东那个写毛笔的砚台是当年毛泽东书法时用的,曾祖父时不时与红军一起聊天,还拿出祖传的墨盘给毛泽东使用,在毛泽东书写需要时还帮他把墨研好,每次都兴奋不已,遗憾的是后来没有保存和留存当年用纸写过的稿子。

    在这期间,毛泽东不断修整修炼,在安福地方政府没有党组织的状况下,不断总结 痛苦的经验,为后期的革命斗争助长了经验。曾祖父刘继贤无形中也受毛泽东的革命影响。曾祖父向毛泽东交谈中得知,更深刻理解毛泽东带领部队发动革命的意义所在。解放后十几年毛主席三次派人回到这个水西这个村庄收集并答谢当年为工农革命事业付 出的老刘家族及帮助过红军的当地村民,由于刘坯树老人隐瞒历史,加上时隔已久和外 来陌生人口多,村庄的房屋修建、拆建、新建、改造几乎物非人非了,后期的调查工作从此就永久成了无声的历史。

    后来曾祖父还了解到井冈山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薄弱的地区发展革命,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通过土地革命,动员农民阶级加入到中国革命队伍中来,并成为其中的主力军,让中国革命正所谓毛泽东大作笔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洪荒态势。无产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构成了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力量,这股力量,远比当时中共其他领导人所渴望的苏联援助更强大,足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和最广大的人民站在一起,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这就是井冈山道路越走越宽阔,中国革命在毛泽东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全部秘诀。毛泽东因革命过程受到反动武装势 力的打压而被迫转移到安福水溪村只剩 30 余人的部队,这也为 1928 年 4 月在井冈山会师粉碎敌人的“进剿”奠定了基础,包括今后解放宁冈、永新、莲花、吉安、安福、遂 川县等地起到宝贵经验。同时,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来,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埋下伏笔。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造就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下一篇:无
·特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造就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特稿:武冈市医保局开展“学史力行”研讨会暨主题党日活动(组图)
·中红头条: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举办红色收藏展系列活动(组图)
·特稿: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举办红色收藏展系列活动(组图)
·庆祝建党百年“中国根”全国书画名家笔会举行(组图)
·特稿:固原市李存吉红色文化大院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举行(组图
·为什么毛泽东不允许纪念碑碑文中有“中国共产党”的任何字眼?(组图)
·特稿: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冯仲云教育基地在冯仲云家乡常州落成(组图)
·特稿: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学党史报党恩,党旗指路百年行(组图)
·特稿:陈平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刘桃红: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与我的曾祖父刘继贤
特稿: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与我的曾祖父刘继贤(
徐生文: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造就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
特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造就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胡南春、唐龙军、曾纯:武冈市医保局开展“学史力行
特稿:武冈市医保局开展“学史力行”研讨会暨主题党
中红头条: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举办红色收藏展系列
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举办红色收藏展系列活动(组图
江山、金梅、布铁威: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举办红色
特稿: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举办红色收藏展系列活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