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旅游>>正文
毛主席和华侨(组图)
2021-12-27 16:22:32
来源:朝阳侨界
作者:朝阳侨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纪念日。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与世长辞,享年83岁。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在北平中南海合影(一排右二是陈嘉庚先生,一排左一是司徒美堂先生)

晚年毛泽东

    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毛泽东为海外侨胞写下“侨胞们团结起来,拥护祖国的革命,改善自己的地位”的题词,对他们寄以厚望。

毛主席关于华侨的珍贵墨宝

    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即描述了新中国的蓝图。他说,“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这是我们的国策之一。

    毛主席和陈嘉庚的故事

    1938年,南洋800万华侨的抗日救国统一组织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任主席,积极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

    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亲率五十余人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国考察,第一站是重庆。

陈嘉庚到达重庆

    他此行目的,”一是向抗战军民致敬慰之意;一是考察战时国内状况,带回南洋向华侨报告,使千万侨胞增加爱国热心,以外汇财力资助祖国抗战“。至于慰劳行程,他郑重表示:“第八路军所在地延安,如能达到,余亦拟亲往视察,以明真相,庶不负侨胞之委托。”

    陈嘉庚在重庆的60多天里,每天被迫在各种宴会中疲于奔命。无奈之下,陈嘉庚连续三天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罢宴声明:“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望政府及民众实践节约,切勿消耗物力!”

延安热烈欢迎陈嘉庚

    到达重庆两天后,陈嘉庚便接到毛泽东的来电,邀他前往延安会晤。在共产党驻渝代表董必武、林伯渠、叶剑英的安排下,陈嘉庚于5月31日到达延安,度过了他毕生难忘的9天。

    1940年6月1日晚,毛泽东设宴款待陈嘉庚。宴会是露天的,就设在毛泽东窑洞外。桌面坑坑洼洼,铺了几张旧报纸。吃的是大白菜、豆角,最讲究的是每人一碗鸡汤。

    此后,毛泽东又和陈嘉庚进行了多次交谈。4日下午,他们在考察团住处延安交际处一直谈到晚上10点。

毛主席与陈嘉庚

    延安期间,陈嘉庚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悉心进行考察研究,眼界大开。在此之前,他是坚决的“拥蒋派”,对共产党不甚了解。仅9天的延安之行,他的认识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为别有天地,大出我意料之外”,对共产党由怀疑转为同情和信任。

    一回到重庆,陈嘉庚马上召开记者会,热情地向国内外宣传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直截了当地告诉全国人民:延安让我“如拨云雾见青天”,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为我大中华民族庆幸!从此与国民党分道扬镳。蒋介石恼羞成怒,于1942年免去他国民参政会参议员的职务,特务分子不断袭扰他,使他不得不在爪哇岛隐姓埋名达10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陈嘉庚回到新加坡,为庆祝他安全脱险,在重庆的集美校友会、厦大校友会、福建同乡会等10个团体,举行了有500多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泽东特地送来祝贺的条幅,高度评价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毛主席和司徒美堂的故事

    作为著名华侨领袖,司徒美堂终生以“忠诚爱国”自誓。虽然长期身居海外,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发展。从抗日战争爆发时起,司徒美堂开始了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交往,他们从起初素未谋面的函电往来,到后来的相互了解、互相支持和亲密合作,先后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和土地改革等,彼此之间结下了弥足珍贵的深厚友谊。

1939年,全美洲洪门总干部举行成立典礼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司徒美堂在香港陷于日本特务之手,在中共地下组织的营救下,1942年秋,他辗转到了重庆,受到中共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的热烈欢迎。周恩来口头转达了毛泽东“欢迎美堂先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延安”的邀请,并赠送延安生产的羊毛毯子、陕北小米、河南小枣。司徒美堂复函向毛泽东表达了敬意和谢意,却因须赶返美国,未能成行访问延安。

周恩来和司徒美堂

    1948年,司徒美堂离港返美前夕,中共华南分局的连贯等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司徒美堂即席亲书《上毛主席致敬书》,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主席回复:“去年十月二十二日惠书,因交通阻梗,今始获悉。”“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全国胜利,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力量,完全实现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实为当务之急”,并热诚邀请司徒美堂“摒挡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

司徒美堂《上毛主席致敬书》

    1949年9月,司徒美堂到达向往已久的北平。刚到北平,毛泽东就在香山双清别墅同他会面。由于双清别墅地势较高,许多客人都乘吉普车上山。当时,司徒美堂已年过八旬,身躯病弱,不能乘车上坡。大家正在焦急时,毛泽东出了个主意:用担架抬老人上山。办法虽好,但苦于没有现成的担架。有人便提议把毛泽东用过的一把藤躺椅两边绑上两根木棍,做成一副简易的“轿子”。毛泽东仍然不放心,再三叮咛:“你们四个人抬时,一定要一起轻轻地起来,抬上肩后步子走稳走齐,不要让担架晃动。”当工作人员安全地将司徒美堂抬到会客厅门口时,早已站在门前等候的毛泽东,立即走下台阶迎上前去,双手搀扶老人“下轿”,老人大为感动。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开国大典上的毛主席和司徒美堂

    1949年9月,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毛泽东出席了会议,他热情地和司徒美堂握手,并笑着说:“老人家,欢迎您!”晚宴时,司徒美堂和毛泽东同桌共餐。毛泽东问司徒美堂高寿,司徒美堂答:“已83岁,在美国生活了69年。”毛泽东说:“好呀!老当益壮。干一杯!”席间,毛泽东的烟没了,司徒美堂拿出一盒“克巴”烟递给他,这是一种用铝盒装着、胶纸封好的雪茄烟。毛泽东弄来弄去弄不开,司徒美堂的秘书司徒丙鹤赶忙剥开胶纸,为毛泽东点着火。毛泽东抽起这根雪茄烟时说:“哎呀,好香呀,美国生活方式我还不习惯呐。”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1950年夏天,司徒美堂前往中南海怀仁堂参加政协会议。汽车行驶途中,司徒美堂见毛泽东和其他几位中央领导正步行朝会场方向走着,而自己却坐汽车,深感不安,就要求下车步行。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跟在毛泽东身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悄悄告诉毛泽东:“司徒美堂先生跟来了!”毛泽东听后,急忙转过身,举手向司徒美堂打招呼,并站在路边等候。当司徒美堂走到跟前时,毛泽东握着老人的手表示问候。

1950毛主席和司徒美堂在一起

    毛泽东和老人边走边交谈。毛泽东怕老人累着,便关切地说:“您老年纪大了不要多走,还是上车吧!”司徒美堂坚持毛泽东以主席之尊尚且步行,自己不便坐车,于是就坚持继续往前走。毛泽东理解老人的用意,就笑着站在原地,并风趣而执拗地说:“老人家不肯上车,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又叮嘱司机:“以后无论开什么会,都要把老人家送到会场门口。”司徒美堂大为感动,便不再坚持,笑着说:“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先上车一步了。”

    毛主席和杨振宁的故事

    1971年的乒乓外交,让敌对了二十年的中美关系以民间交往的方式,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杨振宁从美国报纸的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看到美国政府发布的一个通告,美国公民护照上原来印有美国公民不可随便去的共产主义国家,包括越南、古巴、中国和朝鲜,而这个通告把中国取消了。他立即认识到这个通告的重大政治含义,马上给在上海复旦大学的父亲杨武之去信说,他要回到祖国来看望父母、岳父母和同学朋友。

70年代的邓稼先与杨振宁

    杨武之立即把杨振宁的信息报告国务院,得到十分肯定的回答,祖国敞开胸怀欢迎杨振宁远洋归来。

    当时中美政府高层尚未接触,像杨振宁这样有着重要影响的国际著名科学家,不得不由纽约飞到巴黎,从法国辗转拿到了赴中国的签证。1971年7月19日,杨振宁终于登上了飞往上海的飞机,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土。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陪侍重病的父亲,之后到北京,见到了中学、大学同学挚友、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还见到了吴有训、周培源等许多师长好友。

周恩来接见杨振宁

    同年7月28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并宴请杨振宁和他的家属。周总理与杨振宁亲切交谈,谈话内容从科学研究、社会问题、国际动态到家庭生活,毫无拘束,整个会见前后近5个小时。

    1973年夏天,杨振宁和杜致礼第四次回国探亲,这次回国,杨振宁向中央提出要拜见毛主席,很快,杨振宁就接到通知,主席要接见他。

    实际上,毛泽东晚年,除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一般很少接见客人。不过,他接见了两名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毛主席与杨振宁亲切交谈

    7月17日下午,在中南海的书房里,毛主席亲切接见了杨振宁。谈话结束以后,杨振宁说他快走到门口时,毛泽东和他握了握手,并且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希望在科学上能够有所贡献,不过自己没有做到,他很高兴杨振宁能够对人类的科学有所贡献。

    杨振宁的破冰之旅在华人圈里引起了轰动和积极的反响。在杨振宁之后,大批华裔学者逐渐消除了顾虑,纷纷申请回国探亲、访问、旅游。何炳棣、任之恭、王浩、陈省身、李政道、牛满江等100多位美籍华人科学家来到祖国访问,打开了祖国与国外的科学交流之门。

人民日报报道

    对于杨振宁70年代回国访问的意义和影响,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曾这样描写过:

    “杨先生在1971年第一次回国访问回到美国之后,他对中国的情形做了很多报告。由于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风和为人,他的演讲和报道在美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完全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所到之处,人们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这些报告,对当地的华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接近,杨先生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毛主席看望留学生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第二次访苏期间,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他向在场的青年说道:“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和留学生们在一起

    就在前一天晚上,莫斯科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得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全体同学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集合,由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向大家做国内外形势报告。还有一个消息跟着传遍校园:毛主席有可能会来看望大家!

    17日早上八点刚过,几乎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便都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陆定一同志的讲话在十点钟开始。此时,能够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了。

    下午三点多,陆定一结束了报告。这时,刘晓大使带来一个喜讯:毛主席将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会后很有可能要到这里来和同志们见面。大使还没结束讲话,同学们就欢呼起来。大使接着说:“但是,这个会议不知道会开到什么时候,有可能开得很晚。”同学们齐声高喊:“等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愿意!”

毛主席参观留学生宿舍

    傍晚六点多,毛泽东到了大礼堂。他身穿灰色中山服,身材魁梧,红光满面,从台前一端阔步走到另一端,微笑着频频挥手向同志们致意。

    “同志们!我向你们问好!”台下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泽东的话语几乎被掌声淹没了。

    毛泽东讲话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大部分同学没有听明白。他见同学们露出困惑的神情,便解释道:“世界就是World。”但是那时留苏学生大多数没有学过英语,仍然听不懂。毛主席便转头问刘晓:“‘世界’用俄文怎么说?”刘晓回答:“是米尔。”

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与中国留苏学生见面

    毛泽东就说:“米尔是你们的,当然,我们还在,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时全场立刻响起欢呼,震耳欲聋的掌声经久不息。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缅怀领袖精神风范 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毛泽东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缅怀领袖精神风范 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毛泽东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代表座谈
·特稿:缅怀领袖精神风范 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毛泽东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代表座谈
·特稿:衡水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衡水举行(组图)
·特稿:衡水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衡水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8周年!(组图)
·特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8周年】毛泽东同志的人民话语体系
·特稿:人民的追念——写于12.26来临之际(组图)
·特稿:中国喜鹊喳喳叫!
·特稿:驰骋江山三千里,铁血无敌常胜军——缅怀志愿军第40军英勇将士(组图)
·特稿:驰骋江山三千里,铁血无敌常胜军——缅怀志愿军第40军英勇将士(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主席和华侨(组图)
毛主席和华侨(组图)
戴靖、邱阳:缅怀领袖精神风范 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
特稿:缅怀领袖精神风范 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毛泽
特稿:缅怀领袖精神风范 守正创新迈向新时代——毛泽
郑斯维:衡水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
特稿:衡水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特稿:衡水市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新疆红色文化学会: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8周年!
特稿: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8周年!(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