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我的母亲四川人——辣妹子的足迹(组图)
2011-01-10 10:13:26
作者:徐纪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四)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的奶奶和外婆就来到我们家,两位老人开始由父母抚养,加上我们四个孩子,8口之家算是一个大家庭了。

    奶奶曾是富家奶奶,能识字绣花,记得腕上还带着一块小手表;外婆则是贫寒主妇,养鸡种菜,厨艺精通,到了北京还抽着铜制的一杆水烟袋,两位老人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协调好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事,母亲费了脑筋。我们四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相差8岁,都处在吃饭长身体的年纪。父亲倾心工作,这个大家庭的生活全由母亲操心,辛苦是肯定的。我和妹妹是老大、老二,都能穿上新衣服,而我的两个弟弟老三、老四,就没那么幸运了,能接着穿我的衣服还算幸运,如果弟弟继承了姐姐的衣服就倒霉了,会被男孩子们笑话,很没面子。60年代初期从南京到北京后,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家总有人得病,我和小弟弟先后因肝炎、肾炎住过医院,最倒霉的是我外婆有一年因发烧不治竟然瘫痪在床,母亲失去了干家务的得力帮手。那几年母亲格外辛苦,每天下班回来,除了买菜做饭,洗衣打扫之外,还要伺候外婆,喂饭擦洗,接屎倒尿,定期洗澡,记得给外婆洗澡是全家最辛苦的活儿,每次即使全家动员、妹妹全力以赴帮忙,母亲也总是累得汗流浃背,这样的辛苦一直持续到我外婆去世。

    上世纪60年代初还处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吃肉凭本,解决好一家8口人的吃饭吃菜问题也不简单。我们从南京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了玉米面窝窝头,很是吃不惯,外婆和奶奶更是如此,看到我们难以下咽,母亲就把窝头切成小丁,加油和葱花或者菜一炒,成为一盘像南方炒年糕似的美食。为了让我们四个孩子既能吃好又能保持一定的数量,母亲也费尽了心思,如将肉馅包在豆腐千张里,将肉丸子煮在浓烈的四川冬菜汤里,菜做好以后,母亲总是亲自给我们四个孩子平均分配菜里的肉丸子,以防止有人“多吃多占”……母亲,就是我们家的中坚,生活里的总司令。

    (五)

    1949年解放以后,父亲的工作也不都是一帆风顺,面对过好几次大的风浪。作为一介书生,父亲也曾显露出性格上的弱点——优柔寡断、思虑过度等等,而在此时,母亲作为一个直率任情的四川人,那种“辣妹子”的性格无疑给了父亲很大的帮助。

    1955年反胡风集团时,怀疑父亲是胡风分子,将父亲监视起来审查,父亲一度也懵了,弄不清楚与那些文艺界朋友交往是不是就是结成了反党小集团?是母亲直率的当头棒喝——“你怎么自己往河里跳”使父亲清醒了很多,开始实事求是地检讨自己;也是母亲给审查组领导写了“平安无事”的纸条,与父亲讲清利害,确保了父亲的政治和生命安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父亲访问越南途中得病,一度意识絮乱、昏睡不醒,有人要将父亲送进精神病院检查治疗,又是母亲挺身而出,拍着胸膛向组织上大喊:“是你们了解徐荇还是我了解徐荇,坚决不能去精神病院!”,母亲的坚决态度,阻止了从这方面的怀疑和治疗。随后,母亲请假陪父亲到北戴河疗养了一个月,没有吃多少药,父亲的病竟然好了。紧接着文化大革命爆发,面对批斗狂潮,沙滩大院里自杀的人不少,父亲有的战友和朋友也有走上不归之路的,而遭受批斗和审查的父亲却没有在这方面发生一点问题。母亲曾对我们说过:“为什么有人自杀,那是家里起火了,夫妻相互怀疑、相互揭发、相互斗争,内外交困,那真是把人往死里逼呀”。而母亲在文化大革命中始终坚信一条,她与徐荇在革命征途中相识相知相伴,徐荇怎么会反党反社会主义呢?她也不断提醒我们这些孩子,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父亲,相信党的审查会有好的结论,千万不能怀疑。

母亲父亲1966年春在北戴河疗养时的留影

    1968年我到陕西三线的一家工厂当工人,谈对象时自己的女朋友竟然受到组织上这样的压力——你是我们重点培养的政治干部,马上就要发展入党,是要当党员呢还是要交一个走资派的孩子做朋友呢?两者只能选择其一。母亲在千里之外的干校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给未来的儿媳妇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我父亲的历史,请她坚信我的父亲,坚信自己的选择。后来还知道,就在同时,母亲还给《红旗》杂志“五七干校”的军代表写了封措辞激烈的信,以一个工人阶级党员(因为当时很讲究一个人的出身成分)的口气要求组织上尽快给父亲做出公正的结论,以免影响孩子们的进步与发展。我的妹妹在内蒙古农村插队期间,被所在公社推荐到北京大学上学,可是父亲单位的外调函却迟迟不回,在这个关键时刻,也是母亲写信给《红旗》杂志“五七干校”的军代表,用激烈的言辞催来了合格的外调信函,保证了妹妹如期上学。

    一个出身无产阶级的共产党员就是厉害,一个四川人的直率任情真是管用,无所顾忌,敢说敢干,在关键时刻帮助过父亲,也帮助了我们这些孩子在非常时期渡过难关。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求知者的故事——从一个难童到中南海的笔杆子(下)(组图)
·下一篇: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雷洁琼同志逝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特稿:以史为鉴向左转
·特稿:为红色精神在上海的弘杨作贡献(组图)
·特稿: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夏斐然: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特稿: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看望慰问守护重要红军遗址的困难群众
·特稿:《红梅赞》、《长江之歌》响彻在榨菜故乡—两江广场送欢乐下基层2012中国文联在
·特稿:徐建平、马继奋参观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景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