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丁儿”云岭出生记
2008-06-16 15:04:52
作者:陈志宏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在新四军军部驻云岭的这段时期,留下了许多尚待发掘、令人难忘的故事,“丁儿”的出生就是其中之一。
  在丁家山村,有一座普普通通的一厅三开厢的民宅,户主叫张道义。66年前的一个早晨,一个新四军的后代出生在这里,孩子的父亲是当时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的曾山,母亲邓六金是著名的30名长征女红军之一,在中共中央东南局妇女部工作。
  张道义家与中共中央东南局相邻,仅隔几步路,曾山和邓六金就住在东南局内的一个小房间里。1939年农历七月十九,邓六金临产,当时正值早间,空间狭小的东南局里,人来人往,十分嘈杂。
  警卫员立即跑到张家说出要求,张道义的母亲二话不说,把床上的一床被子抱走,腾出了一间屋子,随后邓六金带了一床被子走到张家。当时张道义的一位婶婶也住在他家,张母妯娌二人一起为邓六金接生,很快,就传出了孩子响亮的啼哭声。因为出生在丁家山,这个孩子乳名就叫“丁儿”。
  在东南局旧址曾山住所前,记者见到了今年77岁的张道义,一位淳朴的老汉。巧的是,他的儿子现在给东南局旧址看房子。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老人依然十分清晰:“丁儿出生后,还在我家住了一个星期,后来才回到东南局的房子里。”
  在张道义家的那间房子里,“丁儿”睡过的摇篮仍放在那里——一张农家普普通通的竹摇篮,张老说,屋里简陋的摆设虽已不是当时的原样,但大致还是当年的情形。因为了儿在这里出生,张道义家现也成为景点的一个部分。
  “丁儿”出生后,张道义的母亲,一位朴实的农家妇女,付出了很多的关爱。服侍邓六金的月子,帮着带孩子,给孩子喂吃喂喝,洗换衣物,与母子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当时张道义是一个11岁的孩子,小时侯的张道义经常逗“丁儿”玩,拉拉孩子的手脚,但他从来没有抱过这个孩子。“我是想抱,看我小,邓妈妈根本不让我抱。”说到这里,老人仿佛回到当年那段时光,笑了。
  “丁儿”在云岭长到大半岁的时侯,皖南的形势渐渐紧张起来。1940年4月,曾山让母子回到老家江西吉安。走的那天,曾山将母子送到了村口,张母抱着“丁儿”送了很远,直到孩子睡着了放进箩筐里,目送邓六金等人走远,看不见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两名军地服务团的战士护送母子,一位是福建籍的张炎培,一位是江西籍的汪国庆。他们与邓大金姐弟相称,扮成接姐姐和外甥回娘家。挑着张家给的两只箩筐,并将一支左轮手枪和几十发子弹用尿布裹好放在箩筐下面藏着。
  在泾县老街南街105号,笔者走进一道深巷,见到了今年已87岁高龄的退伍红军老战士汪国庆,汪老刚从医院治病回来,躺在床上,因年事已高,又刚大病一场,神志十分恍惚,当我们问起当年的这一段事和行走路线时,老人半晌只含混地说了一句:“从上海走的…”再也不能说别的什么了。
  据有关党史书记载,邓六金母子回家的路线是这样的;从南陵坐船到芜湖,再由芜湖坐船到上海,接着从上海坐海轮到福州,最后翻山越岭走到江西吉安,辗转一个多月。两位战士在曾家休息了两天,后顺利地返回云岭。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在皖南新四军随军书店的日子里
·下一篇:工作动态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参观考察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组图)
·新四军史料陈列展获省级精品奖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盛况
·我馆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赴合肥参观考察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我馆参加中国革命纪念馆专委会第19次年会
·中央党校新疆班学员考察团来馆参观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盛华仁来馆参观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铁军精神”巡回展走进南陵县中学(组图)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