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革命传奇>>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
 

通天大道——红军长征在通道的新老故事
2017-06-10 17:13:5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分享到:0

通道转兵纪念馆。 张红 摄

红军当年赠送给村民的马灯。曾祥荣 摄

老恭城书院。 (资料照片)

小水战役纪念碑。 唐曾伟 摄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在湖南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侗乡小城——通道,虽不起眼,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4年9月15日,执行长征先遣任务的红六军团8000多人,在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率领下,从绥宁进入通道。取得小水突围战胜利后,9月17日,占领通道县城,9月18日向靖州新厂挺进。

    1934年12月12日,突破蒋介石布下的4道防线的中央红军,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通道会议”“通道转兵”。

    10月中旬,记者来到通道侗族自治县,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足迹,倾听长征路上的新老故事,感受当年那一段激荡人心的岁月。

    一座书院——历史在这里转折

    从通道县城出发,西行42公里,来到通道老县城县溪镇,因“通道转兵”而大放光彩的恭城书院就坐落在河边一座小山丘上。

    恭城书院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一座侗族古书院。拾阶而上,走进历经200多年风雨的古书院,飞檐翘角的门楼雄伟壮观。长满青苔的青石板台阶和斑驳陆离的雕梁画栋,见证了红军长征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34年12月12日下午,寒风彻骨。关系红军和中国革命前途的临时会议——通道会议正在这里举行,讨论中央红军战略行动方针问题。

    “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介绍,当时李德、博古仍坚持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

    记者在复原的展厅看到,与会者的座椅围着一张方桌依次摆开,毛泽东坐的那把椅子摆在会议桌一角,似乎是个旁听者。这个座次与毛泽东当时的地位是相称的。自从“宁都会议”被解除兵权以来,毛泽东对红军重大军事行动就没有了发言权。

    据介绍,当时毛泽东向李德发问,蒋介石已布下重兵,张网以待,为什么一定要去钻这个口袋?湘江之战的教训还不够吗?如果中国工农红军在此损失殆尽,你负得起责任吗?

    “你们中国革命的责任难道要我一个德国人承担吗?”李德大怒,拂袖而去。

    毛泽东力主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在事关红军生死存亡的关头,毛泽东的意见,除博古没表态外,得到了其他与会人员赞同。

    会后,当天19时30分,以军委名义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了西进贵州的电报,并特地注明“十万火急”。

    刘伯承曾说:“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可见,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通道会议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为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

    红军通道转兵,给当地留下珍贵的红色遗产。近年来,在通道会议会址,兴建了通道转兵纪念馆,收集了300余件红军长征过通道时的资料和文物。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广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群雕巍然耸立。纪念馆内正在抓紧布展,迎接10月20日在此召开的湖南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陈列布展采用图文、实物、雕塑、声光电、情景复原等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方法,真实再现通道转兵这一辉煌历史。

    “今年来,通道以筹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着力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推进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纪念地建设。”怀化市委常委、通道侗族自治县委书记印宇鹰介绍。

    据了解,通道转兵纪念馆由主题陈列馆、纪念广场、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总政治部旧址东岳宫、毛泽东等人住址宝庆会馆等组成。

    一盏小马灯——见证三代红军情

    在恭城书院,放着一盏小马灯,灯罩布满灰尘,灯芯已经干瘪。然而,它却见证了82年前一段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西进贵州,途经通道芋头古侗寨。不明情况的村民吓得躲到山上去了,只有一个叫杨再能的小伙子留在寨里。杨再能发现红军进寨后,用点米、用点柴,都不白拿,会留下银元。他觉得红军是不一样的队伍,主动帮红军挑担子、带路。

    杨再能的儿子杨正益说,当父亲送红军到贵州边界,准备回寨时已是晚上,没有月光,红军不放心,就送给他一盏马灯及一些防身物件。

    从此,杨再能念念不忘红军,希望将来儿子也能加入红军。杨再能育有5个子女,杨正益是他最小的儿子,读了几年书,被杨再能寄予厚望。

    杨正益说,12岁那年父亲去世,临终前把红军送的那盏马灯传给自己,并让他将来入伍当兵。从小听父亲讲红军故事长大的杨正益,内心早已萌生当兵的念头。17岁那年,他报名参军。当兵5年,他退伍回乡,成为一名教师,经常向学生讲述红军故事,教学生唱红军歌曲。

    在父亲耳濡目染下,18岁那年,杨正益的儿子杨标也参军报国,成了杨家第二代军人。2008年,杨标退伍回乡,经常到恭城书院当义务解说员,为游客讲红军故事。

    一座团结桥——承载军民鱼水情

    沿着209国道,记者来到通道菁芜洲镇老王脚村,见一座雄伟的石拱桥横卧在渠水河上,桥的两头各耸立着一个侗族特色的凉亭。挨着国道的凉亭旁,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大字“民族团结桥”,落款为“王震敬题”。

    “现在我们出外,都通过这座桥。没有这桥,我们村就成了一座孤岛。”老王脚村党支部书记吴银贤说,“民族团结桥”见证了红军与侗乡群众的鱼水深情。

    1934年9月15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一路西征,来到老王脚村,这时已人困马乏。

    当地侗胞久遭兵匪之害,听到有队伍入寨时,当地青壮年全部跑到山上躲起来,留在寨中的只有老弱病残的贫苦村民,村寨里几乎家家锁门闭户,红军战士只能临时歇脚于鼓楼、凉亭、风雨桥和屋檐下。

    傍晚时分,村寨中一栋民房突然失火,并迅速蔓延。红军战士立即挑水、扑火。经奋力抢救,10多栋民房免遭火灾。红军还把自己的财物,分发给受灾侗胞。

    红军的一举一动,让躲在山上的侗胞相信,这是穷人的队伍,纷纷回到村寨。侗胞陆秀荣还宰杀了家中一头100多公斤的肥猪犒劳红军,可红军硬是照价付了钱。

    老王脚村前渠水河水流湍急,拦住红军前进的脚步。次日,侗胞帮红军找来木排、卸下门板、搬来八仙桌等,扎成浮桥渡河。临行前,王震深情地对侗胞说,等到革命胜利后,为老王脚村修建一座桥。

    老王脚村依山傍水,进出物资靠肩挑手提、划船渡河,极不方便。修桥,成为当地侗胞的心愿。1989年,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渠水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30米、宽4.5米、高15米的石拱大桥。

    大桥修通,侗胞们为给桥取名的事争论不休。寨子里有威望的吴通焕、陆德坤、吴金照和老人们商量,拟了4个桥名:念红桥,民族团结桥,红军长征纪念桥,先遣桥。吴通焕、黄保慧、陆友昌3人还代表村里人来到北京,辗转找到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

    王震说,就用“民族团结桥”吧,更贴切点,红军也是各族同胞嘛,民族就要团结。

    “红军没有食言。”71岁的侗胞吴道友说,“有了这座桥,我们出去方便、安全,运肥料、木头都可以从桥上过,生活越来越好了。”吴银贤告诉记者,“民族团结桥”也是一座致富桥,促进了村民增收。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余元。

    一座纪念碑——红军精神永流传

    “你们都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们这里的大坡界,红军八壮士的故事同样悲壮感人。”在通道溪口镇小水村,70多岁的村民田绍清给记者讲述了听奶奶彭庚妹讲过的一个故事。

    1934年,红六军团过小水村,看到做小生意的彭庚妹生活困难,送给她一个做饭的“鼎罐”,还有老蓝布印花被子。不久,小水阻击战在离村不远的大坡界打响。

    9月13日,红六军团西征至绥宁黄桑坪,遇到敌军8个团阻截,还有2个师尾追而来。情况危急,红六军团首长果断决定,改道分兵,以游击战术与敌周旋。

    9月15日下午,红18师从黄桑坪南下,向通道杉木桥前进。敌军尾追红军不放,并派兵抄近路直奔小水大坡界主峰,占据有利地形。大坡界地势险要,山林密集,便于隐蔽。敌军到达大坡界主峰后,分散成阻击队形,等待红军到来。

    红军部队行至小水大坡界山底峡谷时,敌军向他们发起突然袭击。红军不知有埋伏,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敌截为两段。红军在谷底,处于劣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松毛岭旌旗犹在 子弟兵忠魂未远
·下一篇:无
·亚高原:通道转兵 转运中华——中革军委通道会议暨通道转兵对党史、军史和毛泽东思想史
·特稿:通道转兵 转运中华——中革军委通道会议暨通道转兵对党史、军史和毛泽东思想史的
·通道转兵,奏响长征伟大战略转折先声
·通道转兵 红军自此有“通道”——写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会议召开82周年之际
·神奇的通道转兵,战略转折的先声——湖南通道县再寻访
·通道,伟人在这里“挥手贵州”(组图)
·李崎:通道,伟人在这里“挥手贵州”(组图)
·特稿:通道,伟人在这里“挥手贵州”(组图)
·湖南:湖南通道迎来首趟红色旅游专列
·特稿:小重山·追寻长征转折点一一通道转兵注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