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进今年建成的大型人防工程-淹西林园外景.(中红网江山摄)

淹西林园人防工程可大量存放骨灰盒,成为大型地下陵园.(中红网江山摄)
中红网江苏武进2009年5月26日电(江山)全国首座人防平战结合的大型地陵——淹西林园,今年清明前夕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民政部、南京军区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现场考察后认为,在人防工程里存放骨灰,既节省土地,又平战结合,在全国属于首创,值得全国各地民政部门学习和借鉴。
淹西林园位于武进烈士陵园西侧,由武进区人防办和区民政局共同建设,总投资8500多万元,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于2007年底动工。该园战时为人防物资储备库,平时则利用每间房间的墙壁存放骨灰盒。每个存放盒实行全封闭,并设计了精美图案,可存放骨灰盒15万多只,寄存面积只占整个建设空间的十分之一。据测算,可满足武进城区三十年的使用需求。地面是一个大型的公共绿地广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处健身、休闲的上佳去处。
该园是武进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定位为社会公益性设施,在日常运行管理上体现惠民、利民的原则。如对中心城区拆迁安置的骨灰盒,每年只收50元的管理费,其余费用均免。目前,存放的4万多只骨灰盒中,85%以上是拆迁安置的,较好地解决了武进中心城区拆迁安置的骨灰盒存放难题。对于非拆迁安置的,按照保本微利原则,低廉收费。
在一般人看来,“人防工程”和“陵园”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关的概念,而武进区人防办却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区人防办按照平战结合方针,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为政府改善民生多作贡献。该园不仅节约了建设资金,还大大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对于解决城市殡葬功能、创新改革殡葬模式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据区人防办主任翁浩明介绍,整个工程没有浪费一分土地,如果采用地面殡葬的方式,一个公墓按1.5平方米计算,该工程可节约土地300多亩;每个公墓按1.5万元计算,那更可为用户最起码节省10亿元资金。同时,采用在地下殡葬的方式,为逝者营造了一方静谧的乐土,十分契合中国人传统的“入土为安”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