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2009-06-23 13:58:14
作者:刘金菊、胡亮华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摘  要: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陈毅赞誉其为“东井冈”,毛泽东赞誉其为“李文林式”的根据地。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东固   革命根据地   历史地位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陈毅赞誉其为“东井冈”,毛泽东赞誉其为“李文林式”的根据地。值此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本文拟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是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和立足点之一
    东固位于江西省吉安县的东南部,地处吉安、吉水、永丰、兴国、泰和等县交界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l0月东固暴动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员赖经邦、高克念、曾炳春等从吉安县城潜回东固,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1927年9月,赖经邦在东固敖上村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中共东龙(东固、南龙)支部,赖经邦为书记。随后,成立和恢复了东固农民协会及各区农民协会,并集中九区农协原有枪支及收缴南龙土豪的一些枪支,组建了东龙游击队,由赖经邦领导开展抗税抗租和打击土豪劣绅的革命活动。经过工作,又争取了“三点会”首领段月泉(又名段起凤)参加了革命行列,使东龙游击队扩大到四五十人,三十余支枪。在革命武装发展壮大的基础上,1927年10月间,赖经邦率领东龙游击队,在东固农民群众配合下,浩浩荡荡,出发到东固附近的富田捉拿大土豪王初曦.即为东固暴动。王初曦闻风逃走。游击队没收了王的家产,分给贫苦农民。这次暴动,鼓舞了革命群众的斗志,打击了豪绅地主的反动气焰,揭开了东固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
    东固地区革命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邻近各县的革命者和群众,其斗争经验迅速传播到兴国、于都、宁都、永丰、泰和等赣西南广大农村。中共江西省委还利用特殊的有利条件举办讲习班,使其成为赣西南革命武装力量的训练基地。东固革命武装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赣西南已成为赤色世界。” 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和立足点之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石的历史作用。
    二、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发源地之一
    1927年9月,受毛泽东“拿起枪杠子保卫革命”思想指导,东固地区共产党人赖经邦、高克念、曾炳春、刘经化、段蔚林等以原农会的9支长枪为基础,争取段月泉“三点会”的一批绿林好汉,建立了东固的革命武装——东龙游击队,以赖经邦为队长,段月泉为副队长。随后发动东固暴动,揭开了东固武装斗争的序幕。1928年2月,新成立的赣西南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将东龙游击队与永丰、吉水的农军合并,并吸收吉安、吉水、永丰等地工农群众参加,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七纵队,赖经邦任党代表,吴江任队长,曾炳春、柏金善任秘书长。七纵队下设三个区队和宣传队、运输队等,全纵队有150余人,80多支枪。不久,赣西南特委决定将延福地区李锦云等人筹建的革命武装,编为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九纵队,李育青任纵队长。3月,九纵队奉特委之命开进东固整训。七、九纵队会师后,成立七、九纵队总指挥部,叶天雷任总指挥,詹天龙任党代表,赖经邦任参谋长;段月泉任七纵队长,詹天龙兼党代表;李韶九任九纵队长,金万邦任党代表。1928年9月,七、九纵队奉令调往吉水阜田整训。在整训期间,赣西特委秘书长李文林根据特委决定,将七、九纵队合并,正式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任团党委书记兼团长,段月泉任副团长,袁振亚(后曾炳春)任政治部主任,刘泽民任参谋长。红二团下设四个连及一个政治宣传队。随着东固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1929年2月15日,在兴国莲瑭又成立了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红四团,由段月泉任团长。至此,东固根据地的革命武装——红二、四团成为赣西地区武装斗争的主力和顶梁柱。后来,红二、四团不断发展壮大,编入红一方面军,成为了红一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上看见: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发源地之一。
    三、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休息地”和策应地
    1929年1月,湘赣两省国民党调集18个团的兵力“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不足4个团,且缺粮少弹,陷入困境。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但红四军下山后,一路与敌军屡战失利,处于建军以来最困难时期。为了寻找一个有党有群众的地方休整部队,1929年2月3日,在寻乌罗福嶂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决定:部队经瑞金、宁都到东固,与东固地区的红二团联系,先在那里找个安身之地,然后再寻机西渡赣江打回井冈山。2月8日,红四军在瑞金大柏地一仗,大获全胜。2月13日,红四军进驻宁都县城。2月16日,红四军到达永丰龙冈。此时正在兴国莲塘一带活动的红二团团长李文林得到宁都党组织送来毛泽东关于“调队会师东固”的亲笔信后,即刻带了一连人马赶到永丰龙冈,迎接毛泽东、朱德和红四军,并于18日到达东固南龙。东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刘经化、高克念到红四军总部会见了毛泽东、朱德,商议了两军会师事宜。20日,红四军与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坝上胜利会师。22日,举行了红四军与红二、四团东固会师庆祝大会,毛泽东、朱德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在东固,红四军得到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及时休整,消除了疲劳,取得了补给,充实了装配,伤病员也得到了安顿。因此,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休息地和策应地。如果没有东固根据地作为红四军的“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没有东固红二、四团的支援和帮助,也许红四军真的就象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红四军将被拖垮,更不可能开创赣南革命根据地了”。[1] 无怪乎毛泽东建国后都多次谈到他一生中都忘不了东固这个地方。就凭这一点,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就占有重要的地位。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与东固革命根据地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三次反“围剿”斗争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