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一样,极为贫困。在外曾祖父文作霖时,家计无着,温饱不敷。嘉庆十三年(1809),文作霖与贺氏结婚。贺氏其时14岁,她即毛泽东的外曾母,也是唐家岮文家家业振兴的关键人物,从她开始,文氏家风形成,以后深深影响了毛泽东。
贺氏与小他三岁的丈夫“鸡鸣而起,斗转而休”,不料丈夫积劳成疾,仅二十八岁就去世了。文作霖将4个儿女——最大的绵芳才三岁,三儿子绵姜还在吃奶,女儿也年幼——将这天大的担子压在三十岁的贺氏肩头。
但贺氏在艰难中自强不息,“常勤纺绩,夜坐不眠”,“粒米寸薪,罔不悉心筹划”。一日夜间,一歹徒手持木棒欲乘人之危,贺氏大声呵斥,将其轰跑。
慢慢地,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外出做长工,打短工,将得来的钱谷交给母亲;母亲带了全家一日两餐,闲时喝粥,顽强节省,家境趋于好转;她又让孩子们读书识字,她自已也跟着读。
经过贺氏与儿子们四、五十年的含辛茹苦,家庭收入由最初几石谷,增至几百石;又过了一些年,创下了唐家岮产业,到毛泽东出生前后已有140多亩水田。
毛泽东外祖家这样的家庭背景,其意义在于文氏家风直接(毛泽东曾长时间住在外家)间接(通过母亲)影响了毛泽东。那么,文氏家风又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注入毛泽东潜意识深处的呢?
毛泽东出生不久,父亲因为出外当兵,将他寄养在外祖家,这对于毛泽东,是一件极微妙而意义深远的事。因为,老天似乎有意将他的父亲远远支使开了,这就使早慧的毛泽东,在受父亲影响之先,接受了母亲、外祖母、舅父母、表兄弟的影响。与一般人不同,毛泽东受“母系”影响是在他刚刚知事的年龄,而且是一种没有父系——包括父亲、祖父、伯父……干扰的纯而又纯的影响!他纯粹地浸泡在慈祥、友爱、博大,宽容之中,没有严厉的父亲的监视与喝斥,而只有一圈暖暖的春光。
多数人的婴、幼儿时期都是在父母交互影响下度过的。设若父亲没有外出当兵,而是同母亲带了毛泽东在上屋场生活,那情形将会如何?
上屋场的氛围是一种阴冷的氛围。在世纪的末日里,毛顺生感觉到生活的巨大压力。一种极大的冷清、忧郁,甚至悲衰,已笼罩上屋场几十年。
毛泽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世上,如果又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上屋场度过他的婴、幼儿乃至童年时期,不用说,他会因营养的严重缺乏而体质极差,更要紧的是他也会渐渐形成那种孤僻、忧郁的性格(还有,他父亲若未外出当兵,影响他的那些优良特质也无法产生)。
毛泽东人生第一步走得非常耐人寻味,他在1902年以前,即8岁以前,差不多全是在外祖家度过的。
唐家岮人口达40多人,四世同堂,热闹和乐,气氛是开朗的,乐观的,这与上屋场仅有三、四口人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唐家岮并不属于那种不劳而获的剥削阶层;它的田亩总数虽多,但人平也只有二、三亩;且文家人人劳动,靠了勤奋使家道繁荣——这正是贺老孺人携众子孙开创的文氏家风。
那么,维系文家这样一个大而团结的家的力量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基础,才使得上屋场有可能受到它的资助,不仅是陷于重重困难的毛顺生喜得贵子的时候,唐家岮给了他很大资助,而且,在文氏坐完月子之后,才有可能带了毛泽东长期居住娘家,这种帮助使毛泽东不但童年、少年生活上不愁吃穿,还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读书机会。
更重要的方面,乃是唐家岮拥有一种极宝贵的精神内核,这就是对真与善的潜在追求,勤勉、宽宏,乐善、好施便是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