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二章 外祖家风和母亲的熏陶:二、文氏家风
2009-02-18 16:08:02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唐家岮文姓的创家,始自文作霖老人,由文作霖的一穷二白到文芝仪、文正兴的家道中兴,经历了一个极为艰难困苦的过程,而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唐家岮形成了一种十分可贵的,对幼年毛泽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的家风。
    文作霖出生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正是17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他的成人,则已是嘉庆末,即已进入18世纪。其时,清王朝由盛转衰,不久之后,外国的坚船利炮就要冲破中国的国门了――而文作霖本人,正处在贫穷窘迫的深渊。嘉庆十三年(1809年),他11岁,就与附近的贺鲁詹之女贺氏结为夫妻,其时贺氏比他大三岁,为14岁。家里没有其他妇人,贺氏成了文作霖的内当家和有力的帮手,家计开始有了起色。
    文作霖既年幼,阿舅犹在堂,正需供养。父亲文道中,贫病交加,“晨夕起居,一有求至,动辄招尤”,尽管如此,贺氏还是曲意承顺。老人也因此慢慢忘记自己家贫,过了五年,文道中去世,贺氏于悲痛中提醒丈夫:
“父亲走了,以后的事要靠我们自己。少不自立,只怕后悔也来不及啊!”
    于是,先鸡鸣而起,后斗转而休,吃苦耐劳,一切为了这个家作打算,不料文作霖才27岁,正当出大力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别了人世,时在道光四年(1824年),这对于文家,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文作霖别下妻儿五个:大儿子文绵芳才10岁,二儿子文绵熏仅3岁,三儿子文绵姜尚在襁褓之中,只10个月!另还有一个女儿!
    天大的担子,压在30岁的贺氏一个女人身上!“三十而立”,这是对男子而言,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女性――贺氏,却不得不顶天立地!对于她,本还有一条路:改嫁,但她没有走这条路!而是选择了一条狭窄、危险,随时有可能掉入深渊的路!
    起初,丈夫辞世,贺氏誓不欲生,再三劝阻才止。婶母见此情景,说:
    “你即使能守住节操,又如何对付家贫子幼?”
    贺氏回答:
    “我只以冰雪为心,柏舟为操,不想别的!”
    贺氏决计率诸儿振兴家业。“既总持家计,极之粒米寸薪,罔不悉心筹划”。虽然收入极少,但她精打细算,常勤纺绩,夜坐不眠。
    一日夜间,一名歹徒持木棒跳到家门口,贺氏被惊醒,一跃而起,历声呵斥!那贼竟被她的正气吓退!
    碰到灾年,谷价昂贵,便全家喝粥。即使丰收年景,她也自己带头,一日两餐,不吃晚饭,早睡早起。诸儿也十分争气,稍年长,即外出打工,将得来的几个铜板,几升谷米,交给母亲,母亲很是喜欢。
    贺氏持家,特重门风,“一庭聚处,嬉笑无闻。诚所谓闺门之内,肃若朝廷者。”也不信医药,唯以勤俭养身,更不惑僧道,经四十多年,门无妖札之虞,福与德便愈积愈厚。
    贺氏起初并不识字,到了孩子们夜读时,她坐在一旁,渐而也认得许多字,后来便“杂观传记,备悉古来节烈事,心慕之”。
    经过贺氏与儿子们四五十年的努力,他们家由初时一年仅入谷数石,到此时竟增至数百石。真是“孝友传家,耕读裕后堂同五世,身历六朝”,贺氏活到88岁的高寿,无疾而终。①
    贺氏的勤俭持家、守操抚子事迹,广为乡里传诵。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朝廷颁文表彰其节孝;同治八年(1869年),她的名字又被编入《湘乡县志》。概括起来,由毛泽东外曾祖母创立、由外祖父、外祖母及伯、叔外祖父母们强化,并为毛泽东的母亲、舅父继承、发扬光大的唐家岮文氏家风有如下几个特点:
    1、顽强向上的精神。贺氏于丈夫去世,身负抚育三子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二章 外祖家风和母亲的熏陶:三、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