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怡情篇:以“民乐”为主的音乐磁带 |
2009-02-18 15:23:27 |
|
作者:《毛泽东遗物事典》 |
浏览次数: |
|
|
|
|
在5、60年代,中共领导人跳舞的兴趣很浓,跳舞的地点就在中南海的紫光阁和春藕斋。首长们来跳舞的时间很有规律,除开节庆日,朱德一般是晚上七点半到舞场,九点左右离开。刘少奇来得稍晚,走得也稍晚,因为他经常要等毛泽东来,汇报些情况。毛泽东有夜间工作的习惯,经常是十点以后才来,十二点以后离开舞厅去办公。
当时,负责陪同中央首长跳舞的常常是空政文工团的女团员们。有天,年方十六的小演员王学文受领导安排,陪毛泽东跳舞。当毛泽东进来时,王学文痴痴地站着,忘记了周围,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她眼里心里只剩下那个从记事起就熟悉了的形象,好一阵才回到现实中来。
当一曲新维也纳圆舞曲响起来后,小王羞怯地挽着毛泽东步下舞池,开始跳起舞来。毛泽东跳舞时喜欢亲切地和舞伴聊天,问问舞伴的年龄,籍贯和生活工作情况,不时来点幽默,以消除对方的紧张感,这次也不例外。他望着小王稚气未脱的脸,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我叫王学文,十六。”
“当兵了,不能学文不学武啊。”毛泽东一句诙谐的话,使小王的紧张感消除了一大半。接着,毛泽东又问起小王的籍贯、工作和家庭情况,谈着笑着,小王的身心变得完全舒展起来,舞姿优美动人,敏捷洒脱。毛泽东穿着一双棕色的大皮鞋,鞋底很厚,跳舞时迈着大步,像车轮一样沉重有声。
毛泽东不善跳舞,只能跳慢三、慢四和曳步舞。但他有个绝招,一曲终了时,能准确无误的将舞伴送到原来的座位。王学文正跳得尽兴,毛泽东的手忽然在她肩上一按,她身不由己地坐下去,定定神,发现自己正坐在原来的地方。毛泽东微笑点头致礼,独自走回自己休息的座位。
对毛泽东来说,跳舞不仅是娱乐,而且还是接触群众,了解下情的好机会。1962年12月,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工作的崔英曾在两次周末舞会上与毛泽东跳舞。第一次跳舞时,毛泽东得知崔英的爱人1960年下放安徽锻炼期间,因医疗事故而去世的经过后,关心地询问她生活是否有困难,并勉励她把两个孩子抚养大,教育好。见崔英仍在流泪,毛泽东微笑着握着她的手,又用左手扶着她的肩说:“多好听的中国民族乐曲呀,快去跳舞吧,去找大家玩吧。”毛泽东的关怀使崔英大受感动和鼓舞。两周后的又一次周末舞会上,当慢四步舞曲响起来后,崔英快步走到毛泽东身边,请他跳舞。两人踏着舞曲节奏,缓缓慢步。崔英趁机向毛泽东介绍了反右派运动中,某些地方党委不执行政策,把一些好同志无端打成右派的情况。毛泽东突然停止了舞步,当即要崔英把各地右派申诉情况写一个综合材料送给他,以便对真正划错的右派进行平反。
|
|
|
|
|
 |
|
|
|
|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