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抗日根据地>>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沙家浜:在历史与现实中续写光荣
2009-10-22 15:20: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郭奔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66年前,沙家浜人民抒写芦苇荡抗日传奇;66年后的今天,沙家浜人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续写光荣。

    有人说,沙家浜是因沪剧《芦荡火种》和现代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名扬海外;而沙家浜人说,沙家浜本来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的常青是源于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

    走近沙家浜,神秘的芦苇荡、游弋的小舟、惬意的春来茶馆、机智的“阿庆嫂”……展开的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早在1928年4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先烈们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团组织,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苏(州)、常(熟)、太(仓)游击根据地。1939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东进江南,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像“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沙家浜军民同仇敌忾的鱼水深情,也孕育了经典的《沙家浜》。

    如今,从历史中走来的沙家浜,一派新的景象。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东南角,现在的沙家浜镇是由两个镇合并而成,共有4万人口,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过,一改过去交通主要靠水路,出门不便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沙家浜人民也充分享受到常熟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原来偏于一隅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崭新的城镇。

    “常熟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关心沙家浜的发展建设。”常熟市委副书记戈炳根说,沙家浜是常熟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市里有理由有责任把沙家浜建设得更加美好。近年来,常熟市加大了对沙家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坚持走保护教育为主、适度开发利用为辅的科学发展思路。

    一出戏唱响了“沙家浜”——“沙家浜,天下传”。沙家浜人巧做这个被擦亮了的品牌,他们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涵,以浩荡的芦苇荡风景为特色,以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主调,以民俗风情和农家生活为补充,招揽中外游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共有350万游客走进沙家浜进行观光旅游,2004年,风景区的门票收入达到了2000万元。沙家浜还推出“三色游”:即追寻阿庆嫂、郭建光足迹的“红色游”;忘却喧嚣、走进自然的“绿色游”;持螯赏菊、对酒当歌的“金色游”。

    沙家浜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沙家浜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党史、党性教育的场所,为青少年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为部队官兵提供了进行国防教育的良好阵地。仅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苏州市唯一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来参观的各类学生就达5万人次以上。

    “沙家浜”三个金色大字越来越为世人所熟知,也正在成为今天的沙家浜人民续写光荣的坐标。不少外商慕名前来这里投资。落户在沙家浜镇的省级东南开发区常昆配套区,吸引了40多家台资企业。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技术,还有操着不同语言的外国人,让沙家浜这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乡名镇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2004年,沙家浜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亿元。

    沙家浜是红色的,沙家浜也是金色的。这里充满着商机和奋斗。在沙家浜风景区内,以前作为打击侵略者天然屏障的数千亩芦苇荡如今变成了致富百姓的聚宝盆。58岁的朱阿宝自小就在芦苇荡边生活,目睹了从贫穷到富裕的巨大变化。他家的住房已换了好几代,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三层楼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下一篇:牟平:抗日革命的先驱地
·从一首歌到红遍全国一出戏 忆《沙家浜》台前幕后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成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特稿:七律·参观沙家浜缅怀刘飞将军
·张少林:七律·参观沙家浜缅怀刘飞将军
·七律·参观沙家浜缅怀刘飞将军
·特稿:七律·参观沙家浜缅怀刘飞将军
·《沙家浜》中“胡司令”的原型胡肇汉被捕记
·彭真与《沙家浜》
·沙家浜的英雄夏光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常熟市沙家浜镇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