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景区
东北解放纪念碑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
浏览次数:
2025-08-27 22:42:5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纪念东北解放40周年之际,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广场矗立起一座庄严的历史纪念碑,中共中央东北局首任书记彭真题写了碑名:东北解放纪念碑。

    东北解放纪念碑堪称思想内容和造型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苍松、翠柏,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纪念碑,高大、雄伟、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纪念碑的设计别具匠心,三角亭式碑形表达了强烈的时空感,40只展翅飞翔的鸽子浮雕烘托着主碑下部的英文字母“V”(胜利),主碑外侧是顶部相连向下呈三角形环绕主碑的三条拱带,整体设计突显欢庆战争胜利与珍视和平生活之意,同时也饱含了东北人民对革命英烈的无限缅怀之情。碑文全文如下: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动大批军队进攻东北解放区,妄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统治全东北。是时,中共中央东北局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发展武装,大力开展剿匪锄奸反霸斗争,创建民主政权,建立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面对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制定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不断地组织自卫反击,继四平保卫战之后,又于一九四六年底发起“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作战,粉碎了东北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一九四七年五月,我军展开夏季攻势,使东北战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九月至翌年三月,东北我军转入战略进攻,连续举行秋冬季攻势,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将敌人压缩于锦州、沈阳、长春三个孤立地区。在此期间,解放区的土改和支援前线运动深入开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东北我军在战略上处于绝对优势,遂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夺取锦州,将敌军封闭在东北境内各个歼灭的指示,发起了辽沈战役。经过五十二天激战,至十一月二日,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辽沈、平津、淮海三个战役的第一个战役的伟大胜利,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投降的国民党军共四十七万余人。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广大人民群众和关内各战场人民解放军的支援配合下,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共歼灭敌军一百零六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巩固的战略后方。东北野战军尚未休整即奉中央军委命令入关作战,从而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军将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支前,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在后代人民心中。

    为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辽宁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沈阳市人民政府

建立于东北解放四十周年

    东北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3年,从1945年11月初开始,到1948年11月2日解放沈阳结束。东北解放战争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有关革命和反革命大决战的全局问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革命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使得中国革命根据地摆脱了长期被敌人包围的局面。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斗争,始终处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的地位。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到东北劫掠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战争威胁。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剿匪、土改、建党、建政、扩军、发展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扎实开展,东北革命根据地建成并逐渐巩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
·下一篇:无
·辽宁:东北解放纪念碑大修完工
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