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丙
浏览次数:
2025-08-16 14:36:4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阵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区位优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深耕红色文化沃土、厚植红色文化底蕴,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贡献人才力量。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推进学科特色建设

    学院以红色资源挖掘为切入点,以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将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学科特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培养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时代新人筑牢学科支撑。

    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学院立足辽宁红色文化底蕴,将地域红色资源转化为学科建设内生动力,通过构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设立特色研究方向、推进跨学科协同创新等实践,让红色研究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为辽沈地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搭建学术交流研讨平台。学院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依托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兼具开放性与专业性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承办辽宁省第十一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等,推动红色文化理论阐释和研究宣传。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定期举行红色文化集体备课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会等活动,提升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解读力。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与研修基地等各级平台资源,组织教师赴红色文化资源场馆培训进修,提高教师讲好红色故事的能力。

    深耕红色文化沃土 推动课程改革创新

    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推动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

    打造红色课程品牌。学院锚定地域特色红色资源,深入挖掘辽宁红色思政元素,将课程改革与红色基因传承紧密结合,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劳动模范走进课堂,分享亲身经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精神与时代精神,打造集“课程、活动、思政”三位一体的“辽大红色思政课”,形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指导意见》。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院与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丹东市委党校大梨树培训基地、沈阳市劳模纪念馆等单位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特色红色教育品牌建设。辽宁大学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共同申报的“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系列思政课”获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推介示范项目。

    推动技术赋能红色教学。学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碎片化学习宣传特点,依托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抖音、B站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场景教学,让红色文化从“书本上的文字”变为“指尖下的体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厚植红色文化根基 创新思政育人模式

    学院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优势,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精神内核与思政育人时代需求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切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研读红色文化经典。学院举办经典著作诵读比赛、读书分享会、邀请专家学者讲授红色文化经典等活动,推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同时,学院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活动,并结合社会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将理论与新时代辽宁实践相结合,以学促行、以行践学,更好地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

    强化协同育人实践。学院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辽宁:文物“走出去” 文化“活起来”
·下一篇:无
·周宗胜: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修缮历史建筑 保护红色文化(组图)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修缮历史建筑 保护红色文化(组图)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河滨街道聘请红色文化(水南娘子军连)特约顾问
·马情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河滨街道聘请红色文化(水南娘子军连)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河滨街道聘请红色文化(水南娘子军连)特
·周宗胜:革命老区镇——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召开筹办“红色文化”展览座谈会(
·特稿:革命老区镇——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召开筹办“红色文化”展览座谈会(组
·红色联播-唐波:市老促会赴巴山开展红色文化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调研(组图)
·薛钦泽、盛桐:“学雷锋‘庆八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军地书法名家笔会暨红色文化
·特稿:“学雷锋‘庆八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军地书法名家笔会暨红色文化之旅”活
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