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旅游区新闻>>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
 

粟立章、吴万源:红军长征“通道会议”会址考证
作者:粟立章、吴万源
浏览次数:
2025-04-03 10:25:2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总之,军委纵队没有进通道城。经过对敌我双方电文、亲历者回忆文献、当地老人口述、行政管辖及地理特证和文物等史料考证,特别是会议主持人周恩来的回忆、伍修权谈通道会议、陈昌奉、肖月华的回忆考证,构成了解开这一历史迷团的底层逻辑。如果主观臆断,偏离史实,将书院或庵堂说成会址,其利害所在:一是不遵重这段重要历史,背离了通道会议的本质,曲解了“通道会议”主持人周恩来的回忆;二是伤害了婚宴主人对红军“殷情款待”的良知;三是不利民族团结和长征文脉的传承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其作用发挥。

    会址到底是在“县境”还是在“县城”呢?1984年4月18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前馆长秦兴汉及史学专家陪同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夫妇重走长征路72天,在贵阳召开的座谈会上史学专家孙日昆等在介绍通道会议情况时说:“邓颖超同志问过周总理,肯定有这样的会议,是在通道县境,不是在县城,是在一个百姓的家里开的。当时,这家里正举行婚事,那是个临时会议,是个紧急军事会议,是解决军事方向问题,毛主席参加了这次会议,是被排挤后参加的第一次会议。”[26]这个回忆,正是李德在《中国纪事》中所写的“飞行会议”。通道会议的召开,为长征初期红军“转兵入黔”及此后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至91页。此文最早于1936年春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中文版)第一、二期合刊上。
    [2]石仲泉:《走走党史系列——长征行》,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3]摘自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一文。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半月刊》,1985年第1期。
    [4]以上八封电文引自通道侗族自治县党史资料丛书第二辑:《红军长征过通道》(1986年6月内部印刷),第33、34、35、36、37、38、39、40页。
    [5]徐则浩:《王稼祥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6]摘自通道侗族自治县委党史资料丛书第二辑:《红军长征过通道》(1986年6月内部印刷),第11、259页。《中共党史资料》第9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中共黎平县委:《黎平会议资料汇辑(二)》,1985年12月内部印刷,第175页。
    [7]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23—29页和侗族情报侦察员唐光泮敌情汇报。
    [8]《萧锋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页和1983年5月25日肖锋给通道县委负责同志回信《关于通道会议的回忆》一文。
    [9]石永言:《遵义会议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0,61,62页。
    [10]胡羽高:《共匪西窜记》,贵阳书店1936年版,第223、224页。
    [11]贵州省博物馆:《红军长征在贵州史料选辑》,1983年内部发行,第729页。
    [12]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半月刊》,1985年第1期。
    [13]刘伯承:《回顾长征》,《八一》杂志,1959年第20期。
    [14]摘自洪州区志编纂领导小组编,1989年10月湖南省靖州印刷厂印刷(内部发行)《黎平县洪州区志》第10、11页。
    [15]中共湖南怀化地委党史办:《红军长征在怀化》第127页。田自保、吴传仪1983年12月19日在北京访伍修权的记录,资料存通道侗族自治县党史办。
    [16]刘毅辉、田自保1984年5月4日在武汉采访陈昌奉的记录,资料存通道侗族自治县党史办。
    [17][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和注释394页。
    [18]《访问范金标同志谈话记录》(1972年5月15日),载《“红军长征与湖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湘潮》2016年10月增刊,第130页。
    [19]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杨秀全等人1978年8月在广东省博罗山老干休养所采访萧月华的记录《红军长征路过牙屯堡采访记》,资料存通道侗族自治县党史办。
    [20]《铁流万里》(中国革命史话第6卷),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21]康克清:《康克清回忆录》,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22]萧锋:《长征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页。和1983年5月25日肖锋致信通道县委负责同志《关于通道会议的回忆》一文。原件存通道县党史办。
    [23]《中共党史资料》第9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中共黎平县委:《黎平会议资料汇辑》,1985年12月内部印刷,第175页。
    [24]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作家出版社1958年·北京版,第23—29页。
    [25]湖南省、黔阳地区、通道县“长征调查办公室”李仲凡、王琏、张检明、刘毅辉等人1977年10月在军事科学院调查,采访战史部二处李绍群处长的谈话记录,资料存通道侗族自治县党史办。
    [26]秦兴汉著《陪同索尔兹伯里踏访长征路——让世界都知道红军长征》,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21页。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习水酒文化里的红色基因(组图)
·下一篇:无
·哈达铺与红军长征相关问题研究
·走进郧西,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2025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系列报道
·中红网-曹宇婷:观《长征第一渡》有感
·1958年毛主席去济南,见到了长征时的警卫员陈昌奉:你现在官不小(组图)
·贵州:创新形式弘扬长征精神——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中红网:“全民国防教育新长征之二——丹阳站”暨红色江山万里图——大别山卷”
·浅谈红军长征的日记史料(组图)
·中红网-崔建东:充分发挥军休干部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教字育人”的重要作用——
·中红网-马远东、张光军:铭记长征精神 传承革命文化——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
·中红网:“全民国防教育新长征之一——香山站”暨“红色江山万里图——香山卷”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